特应性皮炎的综合护理进展
2019-10-21姜静娅
姜静娅
摘要: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特征为,患者及其家族中,具有明显的特应性特点,如过敏性皮炎、湿疹、异种蛋白过敏、血清中IgE高、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中典型的特应性皮炎具特定临床表现与上述4个特点。特应性皮炎临床分为3期:婴儿期呈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状;儿童期及青年期则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状。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护理;进展
特应性皮炎是世界范围内常见慢性皮肤病,发病逐年呈上升趋势,发病缓慢,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发作,患者需长期坚持治疗,由于对疾病认知度较低,因此治疗依从性较差。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可提升疾病认知度,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为治疗效果提供保障,本次研究对特应性皮炎的综合护理进展进行分析探讨,现综述如下。
1特应性皮炎发病因素
王华[1]研究中发现,在对638例患者进行检查发现,个人过敏史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家族过敏史中超过12岁者明显增多,同时患者临床症状中以干皮症、掌纹症、面部皮炎所占比例最高,出现唇炎、眶下皱褶症状的患者较少,同时各个年龄阶段中,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与Ig E的均值与正常值比较均较高。由此可见特应性皮炎临床症状以干皮症、掌纹症、面部皮炎为主,同时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与Ig E的均值会出现明显增高,对其进行检验,有利于疾病诊断。李春晓[2]等研究结果中显示,在对213例儿童患者进行病理学分析,患者平均的发病年龄在(0.88±1.73)岁,85.9%的患儿临床表现为慢性皮炎,78.9%的患儿具有过敏史与家族遗传史。同时组织病理学显示,患者出现角化过度、微水疱形成、浅层血管周围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现象。由此可见特异性皮炎发病年龄较低,同时发病与过敏史、家族遗传史有着密切关系。
2特异性皮炎临床护理进展
约有20%的婴幼儿会出现特异性皮炎症状,由于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在刘静雅[3]研究结果中显示,具体表现为婴儿表皮总丝聚蛋白开始减少或缺失情况,出现皮肤瘙痒、干燥,易反复发作。婴幼儿由于身体免疫力较低,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及有效护理干预,易并发其他疾病。对出现瘙痒患儿,定期局部涂抹止痒药膏,缓解症状;对皮肤干裂患儿,做好保湿工作,先使用温热毛巾对患处进行擦拭,在涂抹药膏。
此外,做好健康教育是长期治疗的基础。在汤建萍[4]研究中显示,在3个分期中,部分患者可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采取皮肤清洁、保湿润肤为技术治疗,同时给予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长期治疗中的首选方案。但特异性皮炎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发作,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易丧失治疗信心,治疗效依从性逐渐下降,影响治疗效果。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详细讲解疾病发病因素,告知治疗方法、流程以及意义,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的认识度,同时根据患者病情,查找过敏源,强调生活中尽量远离过敏源,减少过敏反应,从而避免加重病情。西药治疗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患者在长期服药过程中,易产生抗药性,中药治疗在我国临床中被广泛推广应用,王海波[5]等研究中显示,对观察组患者在复方黄柏液外用基础上,加入健脾安神中药方剂治疗,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高山,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SCORA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特定性皮炎护理主要为家庭护理,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的同时,还需要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定期通过电话访问,了解患者病情,叮嘱定期用药,如病情加重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约定就诊时间,进行详细检查。还可通过建立微信群组的方式,促使患者之间能够互相交流,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孤独感,同时促使患者之间能够互相鼓励,建立治疗信心,保持良好心态面对治疗。
3结论
综上所述,特异性皮炎病情进展缓慢、治疗周期长,护理干预以家庭护理为主。通过健康宣教,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知识,提高疾病認知度,做好延伸护理,建立病友群,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为治疗效果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华. 特应性皮炎临床特点与诊断标准探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1(6):1279-1281.
[2]李春晓, 姜承易, 余红,等. 213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 32(3):161-164.
[3]刘静雅, 王凯萍. 婴儿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护理[J]. 心理医生, 2016, 22(24):167-168.
[4]汤建萍. 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和管理[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5, 30(1):33-36.
[5]王海波, 刘海春, 王振清. 健脾安神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J]. 吉林中医药, 2014, 34(12):1255-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