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传承与特色体育小镇发展的藕合研究
2019-10-21邵伟
邵伟
摘 要:民俗体育文化与特色小镇的融合具有双向促进的作用,一方面特色小镇的建设支撑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民俗体育文化能够避免千镇一面增加小镇特色,从而提振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自信。在具体策略上首先应设立相关组织机构,加强文化价值挖掘作为民俗体育活动运作的基础;同时也应注重场地设施的投放以及赛事的打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特色小镇;文化传承
引言
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所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不仅增强了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同时也增强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的品格。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价值追求对民俗文化出现了偏差,致使许多具有民俗文化得不到深层次的传承,甚至有的已经遗失。十八大后,党中央把民俗文化的传承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在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1传承与创新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国家关于民俗文化的不断重视,各项政策的实施和法律法规的形成,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出现了良性发展。传承是民俗文化延续的内在动力。创新的本质是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求,运用现有的思维模式,对已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现有的环境中对其外部特征或者内容进行和完善。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形式也不相同。就民俗文化而言,民俗文化的创新是在其固有的本质特征下进行创新,来适应特色体育小镇中发展的需求,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参与方式来融入特色体育小镇中来。创新是民俗文化在特色体育小镇中延续的外在动力。传承是对民俗文化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延续,而创新则是在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提高。使得原有的民俗文化在不失本身精髓的基础上,为适应当下环境需求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现出来。从马克思注意辩证思维可以理解为传承与创新互为矛盾,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民俗文化的创新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而民俗文化的传承的前提条件是为适应环境的需求要有所创新。
2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跨界融合困难跨界融合即体育产业链在充实拓展自身相关配套环节的同时,深度嫁接其他产业,把长线产业培育目标和短期投资诉求统筹结合。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目前,体育产业必须跨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共識,体育小镇拉动的旅游消费、培训与课外活动消费、文化产品消费、周边产品消费,远远大于体育运动本身的消费。因此体育小镇必须跨界融合,共生发展。虽然体育小镇已经多产业并重,但深度融合不足。缺少资源整合的能力,缺乏跨界综合运营能力的大型投资企业进入,不具备产业导入与跨界发展的框架基础。此外,体育事业长期在体制内封闭运行,与其他产业少有深层次跨界融合,导致体育体制内的人士不懂其他相关产业,其他产业不懂体育,跨界复合型人才缺乏。这样的体育产业环境,将导致体育特色小镇发育严重不健全。其次是缺乏文化支撑在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形成自己的小镇特色显得十分关键,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的缺乏,会导致“特色小镇”缺乏韵味,造成“千镇一面”的局面。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放眼当前的特色小镇,平遥古城蕴涵汉民族建筑文化、吏制文化、宗教文化、票号文化等诸多特色文化。乌镇在经历江南水乡文化后又衍变出互联网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无疑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当前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们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值得深思。
3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
3.1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在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中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或将其记录在案或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使其得以流传。因此,这些掌握民俗体育形式及文化内涵的专业人才当地政府应予以重点鼓励。例如,邀请他们为当地居民传授技艺,并讲授该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文化渊源,或可拍摄相关宣传片在当地进行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醒或者加深一部分居民对民俗的印象,以及建立另一部分以年轻人为主的居民对民俗的认知。另一方面,特色小镇需要培训更多民俗体育项目的相关指导人员,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交流会加深指导人员对民俗体育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传达体育文化的内涵。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一大重心应落在校园内的传承。一方面,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记忆最为模糊,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脱离了传统民俗文化这一大块内容,因此学生群体是最需要去接受民俗体育文化的培养的。另一方面,学生群体对知识的接受度是最好的,他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去接收、吸纳新的知识,因此在许多方面的教育上主张从学生抓起。从这个角度看,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作为学生体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加强自身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知,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民俗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从而承担起学校民俗体育文化教育的职责。
3.2深入挖掘民俗体育文化内涵,丰富活动形式
理论研究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在这里理论研究主要指对民俗体育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挖掘。相关部门需组织对当地民俗体育文化有深度见解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与探讨,包括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早期形态,民俗体育文化的流变以及所传达的精神面貌等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在当地设立展馆对外展出,或收藏于相关部门作为民俗体育活动运营的参考。另外,在把握民俗体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对外开展各种各样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适当融入现代化的元素以提升民俗体育的趣味性。
结语
总之,在小镇建设上,政府及相关部门需保障民俗体育设施的完善以及指导人员的配置,确保民俗体育文化从研究到开展活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张强,孙庆彬.新发展理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出路[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4):133-138.
[2]孙晨晨,邓星华,宋宗佩.全球化与民族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J].体育学刊,2018,25(5):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