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10-21李成顺

健康护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循证低血糖发生率

李成顺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5%、对照组为22.64%(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2型糖尿病;并发症;生活质量

糖尿病病程长,需要终身用药,血糖控制情况容易受情绪波动、用药依从性等方面的影响,使患者容易出现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且并发症多,给其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研究表明,高质量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但由于受医疗保健系统的规模、信息系统的利用、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常难以实现高质量护理。 循证护理是以循证为指导,将最新科研结论、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运用到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活动开展中,满足患者需求,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我院将循证护理纳入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以期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相关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53例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34~78岁,平均(51.39±3.68)岁,病程11个月~26年,平均(9.53±1.68)年;对照组53例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33~79岁,平均(51.62±3.78)岁,病程13个月~27年,平均(9.82±1.6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1)提出问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既往护理经验及查阅病历等形式总结出2 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如感染、低血糖、足部病变等,组织人员讨论发生的原因,提出问题:如并发症的预防、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

(2)循证支持: 查阅文献寻找证据,找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根据患者需求及实际情况制定循证护理方案。(3)循证应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血糖控制方法、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其预防并发症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定期对患者眼底、足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其保持用眼卫生,发现眼部异常立即告知医生。

嘱其穿宽松的鞋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嘱其不进行空腹运动。指导其学会对低血糖症状的观察,一旦出现低血糖征兆,应及时进食或糖水。预防感染,对发生感染者应评估其病情程度,分析感染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对出现极度乏力、脱水、头痛、精神不振甚至昏迷的患者,应考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应立即进行血糖检测,及时给予胰岛素,同时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对出院后的患者,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微信群交流等方式对患者强化并发症防治知识。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观察指标 采用DMQLS(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心理、社会、疾病等5个维度,总分195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血糖控制情况 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分别为(6.09±1.28)、(7.72±1.37),对照组分别为(7.39±1.68)、(8.75±1.4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3,4.45,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 7.55%(4/53),其中低血糖2例,酮症酸中毒2例;对照组为22.64%(12/53),其中低血糖3例,酮症酸中毒4例,眼部病变1例,足部病变、感染各2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是以循证为指导,根据既往护理经验和患者需求提出问题,从最新科研结论获得最佳证据,并以此作为护理决策依据制定方案,同时在护理计划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患者需求及时修正方案,使护理活动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持续性。护理人员在循证护理护理中,通过不断总结、提出问题、查找证据、与患者沟通等活动,提高了其专业水平、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另外患者也参与护理过程,提高了其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常规护理的主观性和盲目性[3]。循证护理的有效性已经在临床多个领域得到了證明[2]。

2 型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呈渐进性发展,容易导致心血管、肾、眼睛、足等器官组织病变,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控制水平低于对照组,与资料报道相似[3,4]。提示循证护理通过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强化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其自我护理技能等护理措施,不仅有效控制了血糖,而且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循证护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海云,顾美容,王芳.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2型 糖尿病病人血糖、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2):1878-1881.

[2]王海珠,黄婵娟,邢燕姬.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 (16): 2450-2452.

[3]王凰.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7,24 (3):191-194.

[4]邹莉.循证护理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2019,26(14):36-39.

猜你喜欢

循证低血糖发生率
循证护理对新生儿picc护理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