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
2019-10-21王敏
王敏
摘 要: 近年来贫困地区“留守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父母关爱,内心抑郁封闭,自尊心强,少不更事等诸多因素加大了中学班主任管理难度。中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成材的第一组织者、参与者和主要责任人,是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就如何做好乡镇地区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工作任重道远,这也成为贫困地区“扶贫先扶智”的關键一环。
关键词:班主任;引路人;教育方法
当今农村教育困难重重,学校基础设施滞后,优秀教师缺乏,问题学生增多,家校沟通难度加大。中学班主任作为中学教育的“一把手”和直接负责人,在教育中应明确自己任务,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方向。
一、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明白自己的任务。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任务。
班主任是学生道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育人先育心”,作为一名农村班主任老师,面对的学生首先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为管理的留守儿童;其次是父母离异的孩子,这两类学生往往心理上都有很大的阴影。我曾经带的一个班级36名学生中,有17名学生属于单留,5名学生属于双留, 9名学生父母离异,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比例高达80%以上,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在这些家长疏于管教的孩子中,惹事生非、小偷小摸、夜不归宿等现象成为普遍存在。通过长期总结,班主任从一开始就重视起来,在初一新生进校时就摸清学生底细、家庭情况,多渠道了解学生过去,针对不同学生对症下药,通过及时的教育矫正可有效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机率。这就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时时在意、处处用心,捕捉时机、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选准火候以学生接受的方式对学生教育和心理疏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首先是传道,跟着才是授业、解惑,中学老师的教育工作对学生三观的最终形成具有根本性意义,因此班主任应该树立崇高理想,把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为目标,树人树己,自树树人。
2.指导学生增强自信、学好功课的任务。
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中国文化传统素来讲究“经世致用”,所谓的“经”放在今天就是要求学生要熟练的掌握课本知识,练就实在本领。中学阶段的孩子普遍自律性不强,对未来缺少规划,这就要求老师要监督培养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性为规范。班主任要在教育中激励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并将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形成班级好的学习氛围。二是要带领学生走向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古人所谓“经世致用”的“世”,让学生在实践中燃烧对求知的渴望,领略知识的魅力,享受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教导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责任和期许,让他们在掌握技能、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明白个人能力与家庭、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为了完成以上任务,班主任必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品德修养、文化素养和教育理论素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实事求是。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保障。
二、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做到“爱生如子”。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的态度,让学生口服心不服;还是用真情实感去赢得学生心底里的认同和信服?很显然,我们都会选择后者,在工作中运用爱护和关心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尤其是针对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在处理时切勿操之过急,这样会适得其反,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弄不好会让自己下不了台。同时,在对待学生违纪违规上,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优差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班主任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时,应讲究批评的艺术,做到批评要恳切,批评一定要准确,批评要讲究方法,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施教措施。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可以采用发问式的批评教育法,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觉悟、自己认识、自己改正;对反应速度慢、学习虽努力但成绩又不大好的学生则要耐心地指出他们需要改正的地方与方法,切记急躁;对于爱耍小聪明的学生,则应采用暗示和提醒的批评方式;对于脾气暴躁、容易激动的学生,则采用冷处理、商讨式的批评方法。
三、作为班主任,要进一步加强和科任老师、家长的沟通。
班级管理仅靠班主任一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科任老师和家长的鼎力支持和相互配合,班主任要时刻与科任老师、家长保持沟通。这里我主要谈如何和家长沟通。
1.班主任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对于学校决定的一些重大事务,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接纳、理解、认可学校的决定,并参与进来参加学校组织的有益活动。让家庭和学校真正互动起来,让家庭、学校、家长、校长、班主任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成员,形成教育孩子和学生的优化的网状结构,知道自己和他人在网状结构中的工作职责,履行好自己职责,配合好他人职责,齐心协力完成好初中阶段的各类任务。
2.班主任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和进行有效沟通。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有:(1)家长会,(2)家访谈话,(3)个别沟通,(4)建立QQ群、微信群,(5)约谈(见面谈)和电话谈。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但不论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技巧,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一味地说缺点是谁都会不高兴的,尽量在优点中渗透缺点,做到有效沟通。“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和家长都容易接受,并努力改进。只要我们出于真诚,家长、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细心说服,坚持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执教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注重班级队伍建设和目标的培养。
一个好的班集体,一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在班级队伍建设中,可分为五步走——选、塑、扶、引、放。
1.选——主要采用民主选举,同时也要有意向性的选举班干部。
2.塑——选好班干部后,注重塑造班干部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地位、威信等。
3.扶——对于能力薄弱的班干部,要给与适当的指导、扶持、帮助。
4.引——在选、塑、扶的基础上注重引领班级三年目标发展方向。
5.放——在班干部们能力提升后,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班级。
当然,在此期间或在工作中出现完全不能胜任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该换则换,维护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班主任在做好班干部选举的同时,要为班级制定学生长远发展的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做事、讲纪律、会学习的合格小公民。
总之,班主任工作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是一项琐碎的工作,它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在管理时不应满足于按常规办事,而应发挥工作中的创造力,顺应形势,发掘更多让学生、家长喜闻乐见的新方法,顺应国家“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智”的教育理念,积极做好边远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学班主任手册》,王焱、辛颖编著,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2.6
[2]《班主任家校联系艺术,芮秀军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3]《优秀教师的十项修炼》,蔡颖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