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思考
2019-10-21王力
王力
摘 要:如今社会的发展形式复杂多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学生的文化素质日益升高,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课堂的高效性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突破观念陈旧的教学管理模式,引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这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管理模式;全面发展
新课程在教育事业中的逐渐深入,使学校等相关教育部门不得不去思考更适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方法。为了迎接21世纪的飞速发展和知识层面的挑战,需进行以教学质量为主的教学管理,且需要谨遵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目的,最后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一、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管理理念
“分数管理,应试教育”是当代学校教学模式的主流,成为了教师工作的重要动力,将教师这一职业变得很功利化。很多学生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时,表现出木讷、无奈的表情。原因是知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只为了中考、高考而学。大多数教师因知识点繁多而只是一味地传授,没有时间留给学生理解这堂课讲授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的存在感极低,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可现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已经根深蒂固。分数管理扭曲了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和教师的目光都放在最后的分数成绩上,而非是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上。在“新课标”的实施下,彻底改变以上的两种现象尤为重要,而且将师生在课堂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扭转过来也是在此过程中主要的内容之一。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教学,一切教学均围绕学生而展开细致入微的服务。
二、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学生学习是天职,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尚不成熟,通过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拓宽他们的心怀胸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行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能够在这漫漫人生路中驻足。每一片叶子都有着这世界上独特的脉络,而每一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人与人之间各方面的差異也各有不同,一部分表现在智力上,一部分表现在思维能力上等等。未来的发展方向,就业情况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均不同。课堂上教学模式往往是固定化的,就是那样几个步骤。课堂上教师是重要的角色之一,力透纸背的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但学生在被动吸收,由于差异不同,掌握程度也是具有一定差异的,这需要教师寻求大众的易于接受的方法,轻视主体的差异,最后通过自身的掌握情况检测学生的发展情况,而非单单只凭借分数论结果。
三、正确理解“双基”与“素质”的辩证关系,充分提高学生能力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严重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阻碍了老师的教学课堂的进程。所以新课标出现了新的要求,准备改变传统的,古老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用新方式新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课堂知识。也要在适合的时候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注重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也不能忘记学生的一般能力,要做到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不可以丢掉一般能力这个基础能力,不然就会失败。在数学课堂上要注意数学基础知识、公式方程的应用。在语文课堂上要注意语文知识、文学常识,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作品创作。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既要关注一般能力,也要关注创新能力。注重双基教育这个教育基本,不要轻易的放弃“双基”教育。那么,在“新课标”带领下,要注意老师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引导能力,带动学生更好的去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不要走入误区,走向失败。
四、建立教师与学生持续发展的机制,使管理得到质的飞跃
学生的进步有时是他们自身无法发现的,需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和总结,来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已经弥补了以往的不足。教师是最具有总结评价的资格,评价总结也会是最准确,最符合学生本身的。当然学生需要总结和评价,教师也是需要他人来监督的,需要经常通过考察检验近期工作是否严谨细致,进而对教师输入教学观念行为的最直接的引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仅需要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协调好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充分的信任,让学生爱戴尊敬他们的授课教师,实现课上是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课下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使教师和学校领导消除上下级的观念,学校领导不给予教师太大压力,听取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意见并予以采纳,将学校和教师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去。
参考文献:
[1]刘佳. 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刘昕.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潘建华.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