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火灾的成因及预防
2019-10-21王玉楠
王玉楠
摘要:分析以往经验发现,导致电气火灾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线短路、电气设备故障、群众的不规范使用等都可能引发电气火灾事故。而电气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鉴于此,本文对电气火灾的成因及预防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火灾;成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气火灾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各个住宅、公共场所已经逐渐提高了电气火灾预防工作的重视度。借助科学设计、政府参与、法制管理可大幅提高监管有效性,这是杜绝火灾隐患的必要举措。
1电气火灾特点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当下电气火灾问题十分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电气火灾特点包括下述几点:一是察觉难度高。电气火灾可能包括漏电、短路现象,均是发生在电路内部,隐蔽性强,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后可能会遇到火势无法控制的状况。二是火灾蔓延速度快。电气火灾发生状况下,电路必然出现高温、短路现象,这些问题增加了火势蔓延速度。三是救援难度高。电气火灾由于具有一定特殊性,一般不可用水灭火,同时短时间内无法确定着火点,火势扩散速度快、火灾险情严重。四是报警器反应迟钝。建筑体内的报警器一般是在烟雾、温度达到限值之后才会发出警报,此刻火势一般已经发展到无法挽回的第五,后续反馈处理难度高。五是电气火灾多发生在商业会所。这类建筑一般结构复杂、电源线路隐患问题多。
2电气火灾诱因
2.1设备短路引起火灾
短路是所有电路中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故障。当设备发生短路时将产生巨大的是正常工作电流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短路电流,巨大的电流使器件温度迅速上升,当温度达到绝缘材料引燃温度时就可引起火灾。因设备内部短路导致电流非正常流经该流过的路线而导致的火灾也是最常见的。导致短路的具体原因较多:当电气设备使用年限较长时,内部一些绝缘保护材料受损、老化而降低了绝缘能力,为电流提供了短路通路;在设备安全检查时脱落的绝缘部分未被发现,当受到外力时该部分电路失去绝缘保护造成短路;电气设备内部被附着粘贴物或有小动物钻入导致的短路;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未按照规定出现误接线等现象。对于高压架空线路,则可能存在被大风吹落至线路上的树枝引起的短路。当发生短路时,短路点处会产生电弧、电火花,倘若设备附近有金属或易燃易爆危险品,则电弧、电火花的产生的高温可能导致金属熔化、引燃易燃易爆危险品,导致火灾。
2.2配电线路及设备原因
由于配电线路或者设备上引发的电气火灾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类,由于我国目前很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子仍在使用,随着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多,这些老房子的配电负荷已经难以承载目前的电量使用,从而导致配电线路过热,加速了配电线路的老化速度,以致于发生灾情。此外,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电线电缆的需求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部分不合格的电线电缆进入到市场的当中,其应用也是电气火灾的一大安全隐患。
2.3电动机原因
电动机容易发热和起火的部位是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和铁芯,接触电阻过大和轴承过热也能引起绝缘燃烧及其周围物质着火。
电动机线圈的匝间或相间发生短路、接地(碰壳)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金属物体或其他固体在电动机旋转时掉进电动机内;维修时绝缘受损;线圈受潮等。短路烧毁的电动机,事后能在电动机内发现短路的痕迹。
电动机的过负荷运行,是由于带动的设备过大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引起的。它会导致电动机转速下降,使电流增大、发热量增大;特别是在线圈的焊接处,由于接触电阻的关系,发热熔化或使绝缘燃烧。过负荷的电动机的声响比较沉重,温度也比较高,电动机启动不起来,也多是由于电动机带的设备过大或有故障。在电动机运行时,如果不注意声响变化,启动不起来时强行启动,就容易造成事故。
3电气火灾预防
3.1规范电气、电器产品的生产与使用
对于电气火灾事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只有从源头上消除电气火灾的危险因素,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影响,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要想从源头上排除安全隐患,需做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电气、电器产品的生产制造必须要获得相关专业、权威机构的许可与认证,生产单位要能严格按照国家以及行业相关标准做到规范化、安全化、专业化、合法化生产,有效提高电气与电器产品性能质量,避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相关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同时,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与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内相关标准要求,尤其是建筑中使用的绝缘导线、配电箱、电缆、插座、开关等常用且重要的电气设备,在使用前必须做好质量检测工作,防止将不合格产品应用于建筑工程,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3.2电气线路的选型与敷设
根据有关统计发现,我国近年来发生的电气火灾当中,6成以上致因在于电线电缆,然而我国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对于阻燃电缆的规定却相对笼统,并没有具体提出阻燃的级别。通常来说,电气电缆的应当结合使用场所的差异性环境进行选型,同时还需满足我国工程建设有关的消防技术规范要求。根据现行的消防标准,架空电力线应当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电线电缆的管沟需要单独设置,不能与危险液体、气体管道或者热力管道敷设在相同的管沟当中。此外,在设有可燃物的吊顶等内部,由于金属管对导线有一定的屏蔽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火灾的发生,因此配电线路必须采用穿金属管以及封闭式金属槽盒的方式进行敷设。电气线路的敷设、电气设备的安装都应当由具备资质的电工操作。
3.3电气保护与维护保养
首先,空气开光及漏电保护器等装置的选用应当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电气保护装置的有效性,严格禁止使用其他材料替代保险丝,不允许随意增加保险丝的截面积。建筑的防雷防静电装置也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设置,接地电阻需符合标准。其次,有关单位应将安全用电意识贯彻到底,定期组织电气设施的检修和保养工作,一旦发现配电线路老化、过载或其他火灾隐患问题,应当及时整改,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4防雷击及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预防措施
电气设计中,其防雷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防雷要求、防雷设计要点等,以满足国家行业规范、防雷标准为基本要求。建筑体外部必须装设接闪器、接地装置、引下线等部件,内部设置中还需要考虑防感应雷、防雷击等必要措施。此外,弱电系统的设置中还需要及时增设过压保护器、避雷器和高能浪涌抑制器,这对降低雷电引发的过电压现象而言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快速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等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电气设备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在不断革新,对电气火灾事故的防治提出了严格的挑战。因此,如何正确防治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任重道远。需要从电气火灾的产生根源入手,通过对其诱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防御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和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 参考文献 [1]陶玉红.电气火灾事故成因相关性的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6):125-126.
[2]王萌,刘涛,翟标.电氣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的特点、成因及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9):213.
[3]吕忠毅.建筑电气火灾的成因与预防措施[J].居业,2018(03):89-90.
[4]庄勋港,王西川.电气火灾的成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电子世界,2017(18):90.
[5]王星照.建筑电气火灾的成因与消防安全措施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08):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