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系列片《广西故事》对广西形象的构建
2019-10-21黄宝龙
黄宝龙
摘要:由广西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系列专题片《广西故事》开播于2016年3月,至2018年底已播出一百多期节目,是近年来广西广播电视台打造电视精品的代表性节目。节目以宣传和展现广西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为使命,立足本土,放眼全国,摈弃模式化的宣传和叙事模式,对广西少数民族、地理风貌和人文精神进行了全新呈现,为构建真实、全面、立体的广西形象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关键词:《广西故事》;广西形象;电视系列片;形象构建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一直是广西的独特优势,广西形象的对外传播内容中,少数民族形象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如何突破外界对广西固有的少数民族形象的认知,《广西故事》力求在叙事视角和叙事内容上进行更深度的创作。
民族特征是识别少数民族最重要的依据,在长期的分化和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之间的一些特征开始变得模糊和趋同,想要真实、集中了解一个少数民族的特征,少数民族节日是最佳选择。《广西故事》民族传情篇章中以少数民族节目为视角和主题的有《壮族三月三》《京族哈节》《瑶族盘王节》《苗族坡会》等。从2014年开始,广西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设为“壮族三月三”公众假日,全区组织的相关活动上千项。无论是电视、报纸还是网络,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的广西各族群众,成为“壮族三月三”的形象代表,就连电视直播中的主持人也大多会穿上少数民族服饰,以体验式或沉浸式的方式营造团结祥和的节日氛围。而《广西故事》的《壮族三月三》则用更具广度的文化视角对这一节日进行解读。在一段拍摄于1980年的珍贵镜头中,解说词写道:“春光明媚的三月天,赶歌圩的人脚步轻盈,没有华丽的舞台,站在树下、河边,只要打开嗓子就冒出一串清亮的歌声。” 无论在武鸣、马山还是宜州,编导都用这样的第三方视角去记录“三月三”。素不相识的人以歌会友,遇上青年男女用山歌传递爱意,围观的人会更多。这样的场景在电视画面中是朴素的,甚至冒着些“土”气,但它传递出了广西人对“三月三”那份纯真以及融入自身血液中的热爱,观众由此能够感受到这个节日与广西人性格是相关的,而不仅仅是一场场流水席式的活动。在《苗族坡会》《瑶族盘王节》《京族哈节》中,编导同样对节日进行了长期的跟拍,最后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在节日中的故事展现他们对本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感,从而让音乐、舞蹈、服饰、饮食等民族特征通过情感的纽带连接观众的内心。
《广西故事》民族传情篇章中还有专门讲述民族音乐的《侗族大歌》《壮族嘹歌》《壮族天琴》等节目,用大量的原生态音乐去展示广西“歌海”里的丰富和多样。此外,还有表现广西饮食文化的《油茶飘香》、医药文化的《民族瑰宝壮医药》《大山里的瑶医瑶药》、建筑文化的《百年廊桥 风雨匠心》《侗族鼓楼》。可以说《广西故事》在广西少数民族特征的刻画上做到了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对广西少数民族形象做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构建。
中華文化以生态结构来划分,大体上有“山文化”与“水文化”之分。山文化以粗犷、刚毅、朴厚、深沉为特点,水文化则以阴柔、善变、奔放、兼容为特点。桂林一直是广西的“形象代言人”,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但是广西的山水不仅仅在桂林。《广西故事》就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新、奇、特的广西山水风光。
“天坑,是喀斯特家族的新贵。它的神秘,可以让你感知大地的脉博;它的神奇,可以让你听见时间的脚步。神秘的天坑群,让你每一次涉足,都有新发现。” 这是《神秘的天坑群》的宣传片解说词。虽然广西乐业天坑群在2001年就被国际喀斯特学界确认为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但是至今仍然有很多地方没有人类涉足。在这一期节目中,编导用镜头带着观众垂降一个个天坑、探索天坑底部的热带雨林、拍摄天坑地下河洞穴,去发现一个个未知。《神秘的地苏地下河》中,来自法国、挪威、加拿大、芬兰的洞穴潜水专家经过多年的寻找,终于拍摄到了珍惜的淡水生物——桃花水母,更是解开了都安地下河以及岩溶天窗的层层谜团。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桂林的奇山秀水,也培育出了种种神奇的未知。此外,《丹霞映奇峰》拍摄了中国发育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丹霞地貌——八角寨,《水火天作涠洲岛》拍摄了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这些节目从历史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多重视野对广西地理风貌进行了全新呈现。
广西山水的独特不仅仅是大自然的赋予,无论是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的人们,还是历代文人墨客,都赋予广西山水独特的韵味和生命。《桂海碑林 石刻流芳》一集就挖掘出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南宋庆元六年,广西提点刑狱王正功在独秀峰南壁刻下了他写的《鹿鸣宴诗》“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提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石刻。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在桂海碑林,游客可以穿越千年。从唐代到清代近一千三百年间,曾经旅居桂林的著名文人学士就超过了200人,包括米芾、康有为在内的文人留下了1500多件摩岩石刻,每一件石刻背后都有一抹厚重的文化底色。在《象鼻山》一集里,张孝祥与范成大对水月洞的争论,反映的是古代人对山水认识的过程。桂林山水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我们看到的一座山、一道河或者一条古道、一个村落,而是其对中华文化滋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因此,桂林山水是有历史故事的山水,而且是充满文化气质的山水。通过对桂海碑林、象鼻山、靖江王府、阳朔西街等等代表性景点的文化挖掘,《广西故事》塑造了灵慧风雅的诗性桂林。
在地域形象的塑造中,山水是“骨”,人文是“魂”,精神是“气”。广西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中,“魂”和“气”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广西故事》有意在这方面进行重点创新,其中文明传承(人文历史篇)、八桂之魂(文化基因篇)、地灵人杰(名人篇)三个篇章加起来节目数量近60期,力图在讲述一个个人物故事的过程中,塑造一个具有情感的广西,构筑一个具有多元精神气质的广西。
广西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这与壮族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广西文化的起源——稻作文化》从大龙潭遗址的大石铲发掘,到《自然》杂志发表的世界稻作很有可能起源于广西的生物学论文,再到桂西的“墨稻”和桂北的梯田,以全景式的视野表达广西人对于“稻”的朴素情感和世界观。《千年铜鼓 盛世和鸣》在对铜鼓文明进行追溯的同时,着重讲述了民间艺术传承人如何让这一远古乐器重新融入生活,让观众不仅感受到广西历史的厚度,更体会到广西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珍爱,以及由此激发出的蓬勃创新力。此外,还有《花山岩画》《布洛陀文化》等节目,它们从空间上覆盖了广西文化最具特色的地域,在流传至今的众多古迹上,既有历史事件的纵向串联,也有现代文化传承的横向展示,具有强烈的时空感,使得受众对广西文化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对于广西来说,其文化底蕴来源于这片土地上产生的人类文明,也离不开与中华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从历史上看,秦始皇在岭南打通了一条水陆并进的交通网络后,中原文明得以与百越文明不断交流、交融。随之而来的大量的文人名仕,他们对于广西的吟咏,在构建广西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构建了广西的文化形象。广西以外的人,对于广西的认识很大一部分由此而来。最早来到桂林的大文人,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文学家颜延之。他的诗篇 “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让独秀峰名扬天下。柳宗元一生留下作品600余篇,在柳州写下的诗文就有百余篇。因北宋党争被贬谪的苏轼、黄庭坚、秦观都与广西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如何在历史的碎片中还原文化的光彩,《广西故事》的编导通过对解说的诗性化表达,去解读文人名仕留下的文化精神,以及数百上千年后在这片地域开花结果的现实成果。以《婉约秦观 海棠传情》为例:
“浮槎馆西侧,流淌着一条经年浪花喧逐的溪水,名为稻香溪。那位眉清目秀的祝秀才,在这里卜居已有数年。稻花飘香,海棠争春,乡音缭绕,诗词就这样在酒杯中生发了。”
茅屋、溪水、稻田、海棠,这一串串意像構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景。而当解说词配上了秦观在此地写下的诗词,这些图景又仿佛变成了流动的画面,广西山水的宁静与朴实得以形象化和故事化。再如:
“为了化解心中的愁苦,他登上横县郊外的寿佛寺。宝华山下,春风十里,僧人们念佛诵经,秦观与主持进行了生老病死的人生对话。回忆自己的半生经历,一直盘踞心中的怨愤,在茶烟梵音间渐渐消散。”
这两段段解说词有诗情也有画意,为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赋与了既能积极入世,也能恬淡归隐的文人精神。这种精神与广西的民族性格、山水特征是相关联的,与广西崇文尚德的文化氛围是一致的。最终,编导通过诗性表达,完成了从个体精神升格到广西人文精神的塑造。
综合来看, 通过一百多期节目,《广西故事》构建了独具地域特色、富于文化气质、内涵丰富的广西形象。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民族文化丰富、历史底蕴深厚、为中华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广西;一个在新时代下多元发展的广西; 一个开放包容、敢于追梦的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