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四唯”呼唤“双一流”建设评价创新
2019-10-21王战军刘静乔刚
王战军 刘静 乔刚
[摘要]“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评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多元的“双一流”建设评价理念,从评价维度、价值判断、监测平台、多元主体等要素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贯彻落实“清理四唯”。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评价;清理“四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历史坐标方位下,为提速高等教育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大发展所做出的长远战略决策,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创新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命题。建立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书写国际大学评价的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清理“四唯”,把握“双一流”建设评价方向
在当今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全球格局下,大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布局了“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以满足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为出发点,是新时代国家的重大决策,是支撑国家各项战略的基础,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引领性工程,是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发展道路的探索性实践。“双一流”建设时间跨度长,目标宏远,任务艰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推进工程。作为不同于以往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双一流”建设评价既不能因循守旧,固守以往高等教育评价的方式方法,更不能盲目崇拜国內外各类大学和学科排行榜,照搬市场化、商业化的指标体系。在清理“四唯”和重构中国知识体系的新命题下,扎根中国大地,建设符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实际的创新评价模式,形势紧迫。
1.清理“四唯”,对中国特色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新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工程院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对“四唯”倾向进行集中清理。“四唯”造成了教育系统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浮躁投机的不良风气,也是近年来学术造假问题不断涌现的始作俑者。“双一流”建设绝不能以论文、“帽子”、奖项作为建设目标和评价标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当机立断,对“双一流”建设提出的最新指示和要求。
在各建设高校集中全力进行“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展清理“四唯”的专项行动十分必要。“四唯”显示出部分建设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未能正确、全面认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深刻内涵。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各建设高校过度推崇国内外的大学和学科排名。国内外各大排行榜向来重视以论文和奖项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以ARWU、QS、THE、USNEWS为例,直接以高水平论文发表与论文被引用为指标的权重分别为60%、20%、38.5%、65%。国内外各大排行榜在强化“四唯”效应的同时,还不断向我国高校输出基于西方知识系统的评估价值理念,导致我国大学和学科建设出现同质化趋势,遏制大学与学科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双一流”建设实际的评价体系,不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将抗击国内外排名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干扰和影响。
清理“四唯”,要求各建设高校进一步深刻学习体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内涵。“中国特色”是“双一流”建设的本色,是实现赶超的有效选择,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服务国家需求,体现教育的人民性,创造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一流”是对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要在坚持教育自信的基础上,达到国际认可的一流的标准。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由内而外的长期生长过程,要注重精神内涵和制度文化层面的建设。学科建设也不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全部。要坚持“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的底色,并将其渗透和贯彻在大学文化、大学治理当中。追求排名会严重干扰“双一流”建设,排名更不是“一流的标准”的根本要求。一流的标准内容包括技术、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的要求,显然,这三个层面的要求是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除了达到技术层面的要求,我们更该追求高层次的制度和文化方面的一流。片面认识、甚至歪曲理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内涵,将进一步催化“四唯”倾向。清理“四唯”,不再追逐国内外排名,建立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2.重构中国知识体系,对中国特色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新的要求
知识体系是一个内涵宏大的概念范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西方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价值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的传统学术。中国传统知识系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在当时社会与思想的剧烈变动中,逐渐衰落与转型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之学。这一转变,成为传统学术门类向现代意义上的学术门类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传统知识系统的解体,转化和移植于西方的中国近代知识系统建立了起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建立起以十三门类划分的学科体系。然而,我国的知识体系历来具有“依附”本质,缺乏自身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长久以来,西方知识体系构成了西方话语权,想要加强我国的话语权,基础就是要建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知识体系。
我国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重构中国知识体系,将结束西方知识体系对我国教育的长期垄断,是文化自信的高度体现。只有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为原始创新提供不竭动力,才能从源头上提升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扭转。高等教育承担着探究高深学问和知识生产的重任,“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领航雁和排头兵,无疑要承担起重构中国知识体系的历史重任。用中国的知识体系,去解释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去传播中国社会发展的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产品打上“中国创造”的烙印,是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战线的期待,是“双一流”建设要解决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问题。
评价对知识体系的重构具有推动作用。当前,国际知名的大学和学科评价普遍基于西方知识体系下的国际论文数据库。以各建设高校普遍关注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为例,ESI来自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是基于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會科学引文索引)的全球论文统计数据库。科睿唯安的ESI的研究领域与我国学科分类具有较大区别,无法良好对应,它的Web of Science论文数据并不包含人文艺术领域,不能展现评价对象的综合水平。西方论文数据库根植于西方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国内外排行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学科体系、发展路径、教育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双一流”建设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绝不能靠西方化排名引领,“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更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如果仅是“找一些有关中国的数据,放入西方提供的技术模子里面”,或者直接使用西方各类排行榜的数据结果,不仅不利于“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更不利于中国知识体系的建设。在创新中国特色的评价机制上,“双一流”建设重任在肩,义不容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急功近利的评价体制和自身知识体系的缺乏,是制约我国原始创新的瓶颈。清理“四唯”,创建激励原始创新的评价体系,将为需要长期积累的自主性基础研究创造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激发原始创新主体的活力;重构中国知识体系,消除西方知识体系的垄断,将从根本上为原始创新提供驱动力,根除“抄袭”“造假”“重复”的不正之风。“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清理“四唯”,重构中国知识体系,创新评价机制,是时代给予“双一流”建设的新挑战。
发展评估理论,创新多元的“双一流”建设评价理念
清理“四唯”,重构中国知识体系,创新多元“双一流”建设评价理念,需要回望传统教育评估理论和高等教育监测理论的发展,学习、借鉴多学科理论与方法。
1.历史上的教育评估理论经历四个阶段
教育评估是依据一定的目标和标准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近百年的教育评估史上,教育评估理论和方法始终在批判与竞争中,持续着融合与创新的进程。学者古贝(EgonG.Guba)和林肯(YvonnaS.Lincoln)将评估划分为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时代:第一代评估强调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技术性的测量,第二代评估是一种以描述某些规定目标的优劣模式为特征的评估方法,第三代评估推崇帮助委托人决定判断的标准,第四代评估探索了响应式的聚焦方式和建构主义方法论。我们认为,评估理论的演进,只是评估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立场不同,体现了评估理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前四个阶段的评估理论已不再适应信息高速发展时代对教育评估的要求,以往评估理论在评估主体设置、客体选择、价值判断特别是评估方法等方面,也不能满足“双一流”建设评价动态监测、多元综合等的评价要求。尤其是根植于西方知识体系之上的评估理论,并不切合我国“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实际。而新一代监测评估的提出,为创新“双一流”建设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2.新一代监测评估理念,为“双一流”建设评价理念的创新注入活力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数据,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具有“时间尺度密集”“空间尺度多样”“价值尺度多元”的抽象特征,以及常态化、客观性、形成性、多元性的典型特征,具有监测、预警、评估的基本功能。与传统的评估理论相比,监测评估理论体现了在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周期、评估机制、评估价值方面的转变。监测评估能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和规律,再利用可视化的技术,使数据最终揭示高等教育状态。这也要求在处理教育数据与信息的过程要做到逻辑严密,操作性强,此外,处理数据所需要的平台、专家、工具等,也是监测评估实施的基本条件。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产生和根植于各阶段的评估理论当中,又是对传统评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现代技术信息应用的结果,体现了大数据时代对教育评估提出的新诉求。监测评估理论为“双一流”建设评价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时间尺度上,监测评估密集的时间分布和周期,使“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实现监测信息的完整性和实时化。在空间尺度上,监测评估宏观微观相结合,对总体与细节的共同关照,使多种层次比照“双一流”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效的设想成为可能。在价值尺度上,监测评估不仅关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关注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质量状态,能够衡量“双一流”建设的多元价值功能。
3.基于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建构创新多元的“双一流”建设评价理念
近百年来评估理论的发展,尤其是监测评估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评价理念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双一流”建设强调“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及时跟踪指导”,完善“多元综合性评价”“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开展对“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价”,这些明确出现在“双一流”建设国家政策中的具体要求,渗透了监测评估理论对我国“双一流”建设评价的深入影响和积极贡献。
在继承和发展以往评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双一流”建设评价的创新理念:以“服务战略、创新驱动、科学客观、世界一流”为指导思想,以“融通中外、简约可行”为评价策略,以“互联网+”为理念,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以动态监测平台为支撑,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实时、常态监测的同时,每个建设年度实施年度评价,建设中期实施中期成果评价,建设周期末实施期末建设评价,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成效。这一创新理念的实现,将有助于对“双一流”建设核心要素的动态监测,客观呈现“双一流”建设状态,使高校实时了解“双一流”建设情况,加快推进自身建设;使政府全程掌握“双一流”建设进展,及时进行宏观调控;使社会及时获悉“双一流”建设动态,加强社会质量监督。
扎根中国大地,创建“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
在清理“四唯”、重构中国知识体系的历史使命号召下,在创新多元的“双一流”建设评价理念的指导下,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考虑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要素包括开放的评价维度、多元的价值判断、客观的数据监测平台、多元的评价主体。
1.创建开放的评价维度
清理“四唯”,要求“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摒弃以往以论文、奖项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做法,构建创新、多元、综合的评价维度来反映建设成效。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我国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设计了近期、中期、远期30余年的目标规划以及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的建设内容,通过对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的考察,我们确立了达成度、贡献度、引领度、支撑度和满意度五个评价维度。从这五大维度对“双一流”建设进行评价,既能回应国家和社会需求,又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在五大建设维度中,“达成度”突出“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导向,主要衡量各建设高校在开展建设和改革任务时,对本校、本省域、以及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目标的完成程度;“贡献度”引导各建设高校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动力源和智囊团,主要考察各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支撑度”强调各建设高校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评测各建设高校在学科、行业领域的填补空白与不可或缺作用;“引领度”鼓励各建设高校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中不断探索,主要测度各建设高校在制度理念、文化传承中的引领情况;“满意度”以“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和“世界一流”为指导思想,主要评价各建设高校在国内外获得的认可情况。五大维度从中国问题出发,鼓励用中国的方法来设计中国的方案,进一步促进中国知识体系的重构。五大维度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动态、开放的评价指数体系,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可及时对各维度进行调整,精准反映各建设高校服务我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状态。
2.进行多元的价值判断
“双一流”建设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双重价值功能,这就要求“双一流”建设的评价要进行多元价值判断。“双一流”建设强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因此,“双一流”建设的评价要关注各建设高校所发挥的辐射带动高等教育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贡献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世界科技进步、参与国际治理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双一流”建设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主要建设任务。特别是在人的培养上,“双一流”建设强调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同时,重視个体发展的需要,支持人的自由发展。因此,“双一流”建设的评价要关注“人”的发展情况,要全面考察各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效果,在教师成长与评价上探索的成功经验。从多元的价值判断出发,“双一流”评价的核心要素遴选应把握“战略导向、一流引领、重点突出、系统构建、客观呈现”的五大基本原则,总体考察各建设高校在立德树人举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成效,反映各建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
3.建设独立的数据监测平台
清理“四唯”、重构中国知识体系,要求我们抛弃西方论文数据库,使用与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教育信息数据库。构建独立的数据监测平台,是汇集“双一流”建设专有数据的关键,为“双一流”建设的动态监测提供了基本保障。“双一流”建设数据监测平台将集大数据挖掘、监测状态实时输出、建设成效横纵比对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为各建设高校、各级政府提供多维动态观测建设成效的服务。平台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部门相关数据、第三方评价数据、院校填报部分数据、各类公开数据。在数据挖掘方法上,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各种信息技术发展使海量的“双一流”建设数据整理转化为观测者需要的各类信息。在动态监测结果呈现上,监测平台将各种数据信息输出整理为各类交互式动态图表,友好、便捷、动态、全方位地展示各建设高校的建设成效,协助各建设高校及时发现建设问题,提高建设效率。在建设成效横纵比对上,通过横向比较其他建设高校的建设成效、纵向比较自身各年度的建设成效,协助建设高校找到建设短板,也为各级政府下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决策提供参考。
4.多元的评价主体参与
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是实现多元价值判断的核心和基础,是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支撑和保障。为保障评价的国际视角,要在“双一流”建设评价的评审中加入国际同行专家。作为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权威,国际同行专家的加入能够使评价果更加专业化和国际化,客观考察各建设高校在国际的影响力和国际水准。为坚持评价的第三方视角,要“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价”,邀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多个第三方共同参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评价,要注意舍弃第三方评价中带有“四唯”倾向的评价指标,也要慎重选择营利性评价机构。为凸显“双一流”建设的双重价值功能视角,要组织覆盖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及国外相关领域人士组成的专家评审队伍,针对各自擅长、精通的领域进行评价,确保全方位评价建设成效的价值。
“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的创建,将加速“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对清理“四唯”,重构中国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需要广大专家、学者参与,共同研究、共同实践,为清理“四唯”,构建我国“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贡献一份力量,不负党和人民对“双一流”建设的期待。
参考文献:
[1]数据来自ARWU、QS、THE、USNEWS官方网站,统计结果截止2018年3月.
[2]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3]郑永年.中国知识体系的缺失与建设问题[J].学术界,2012(1).
[4]王战军.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5][美]埃贡·G.古贝,伊冯娜·S.林肯.秦霖,蒋燕玲等译,第四代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王战军.主动作为新使命,扎实推进“双一流”[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