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2019-10-21梁红

健康护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我省某大专院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的总体幸福感得分为3.48±0.36,得分最高的两个维度分别为社会行为得分(3.91±0.65)和生活满意度得分(3.67±0.91)。无理论平均得分的维度为家庭满意度得分(2.95±0.45)、人际关系得分(2.92±0.61)、消极情绪得分(2.67±0.91)。结论:高职护生总体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建议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情况,管理护生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应对风格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按照自我决定的標准对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评价,是反映一定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应对方式是个体摆脱心理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和心理支持机制,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们应对内外环境要求及相关情绪困扰的方法、手段或策略。因此,为了了解护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应对方法,为提高护生主观幸福感,从而促进护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护生未来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思路[1]。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8年9月至10月,采用分层比例法对我省某高职院校随机抽取1002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调查护生匿名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002份,回收有效问卷989份,有效回收率为98.70%。1002名护生年龄16~25岁,平均年龄19.31±1.02岁。988名女孩和14名男孩;其中,大专以上护生920人,高中以上护生82人。独生子女485人,非独生子女517人。城镇护生258人,农村护生744人。

1.2调查工具

(1)个人资料问卷。研究人员参考文献,自行设计数据,主要记录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数据,如年龄、性别、学校制度、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每月生活费等。(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量表由济南编制,共41项,共8个维度,采用5分计分法:1分(完全不一致)~5分(完全一致)。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8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在0.646~0.868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的规模克伦巴赫α=0.937,重新测试可靠性是0.864,编译与坎贝尔的幸福感指数量表为准绳,计算它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r=0.680,P<0.01,证明效标效度是好的,同时,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2]。(3)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由谢亚宁编制,由20个条目组成,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采用4分制记分法:不使用、偶尔使用、有时使用和经常使用(对应分值分别为0、1、2、3)。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总的来说,幸福感受到护理学生的平均分数是3.48,高于理论平均为3.00,标准差0.36,表明护理学生的综合评价生活质量上略高于中等水平。从各因素来看,得分最高的两个维度是社会行为和生活满意度,而没有理论平均得分的维度是家庭满意度、人际关系和负面情绪。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内涵的拓展,主观幸福感已成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是自我体验幸福感的重要决定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护生总体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得分最高的两个维度是社会行为和生活满意度,而没有理论平均得分的维度是家庭满意度、人际关系和负面情绪。社会行为的维度与个体的社会行为有关,如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愿意为更好的社会而奋斗。生活满意度维度包括个人对自己生活满意度的判断程度,如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消极情绪维度主要指个体的消极心理,如感到孤独、孤独、抑郁、悲伤等,得分越高,消极情绪越严重,主观幸福感越低。因此,得分越低,主观幸福感越强。家庭满意度维度涉及个体对自身家庭满意度的评价程度,主要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人际关系包括个人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和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这可能与护生的专业有关。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对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充满爱心,运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人满足身心需求,帮助个人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护士良好的主观性幸福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结合大学水平的护理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就业压力小得多,就业形势好,出国学习或更多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偏见,当前的医疗环境导致人们对护理的理解有一些偏见,不尊重护理人员,因此,家庭经济条件很好,不需要担心学生的就业不填写护理,护理专业往往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或一般的学生,这使得高职护生的社会行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维度得分较高,家庭满意度和人际关系维度得分较低[3]。

这就要求护生在面对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瓶颈和困难时,要提倡积极的应对方法,但不应鼓励护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景、任何处理事情时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它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时适当使用消极的应对方法可能更有利于人们的幸福。

参考文献:

[1]王慧榕,李艳.不同生源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对比研究[J].现代交际,2018(5).

[2]陈玉萍.五年制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6):108-109.

[3]刘丽琼.高职护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8,v.34(14):158-160.

作者简介:梁红(1971.1-),女,汉族,黑龙江省五常市,单位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历本科,专业护理,副教授职称,研究方向基础护理,儿科护理,护理管理。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金项目2018-510《幸福教育在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
高职护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关于体育参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