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藩之乱看社会管理

2019-10-21李猛

大东方 2019年11期

李猛

摘 要:清朝颁布撤藩令不久,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拥立传说中的明宗室朱三太子朱慈炯继位,正式反清,清朝中央政府在得知消息后,斩吴三桂子吴应熊、孙吴世霖,宣誓平叛。吴三桂在极短的时间内拉拢起一支大部分由明朝旧部组成的将官队伍并连续攻入湖南、江西、浙江等省份,最终形成了延续八年之久的反清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包含着许多政治管理的知识,本文旨在用“三藩之乱”的相关史实解释政治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政治管理;削藩;叛乱

康熙十二年(公元一六七三年)十一月,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斩云南巡抚朱国治并发布檄文,拥戴传说中的明宗室朱三太子,兴明讨清。他在檄文中指出“道义之儒悉处下僚,斗筲之辈咸居显职君昏臣暗,吏酷官贪”,因为在四大臣辅政时期实行的排汉政策,所以这些言论在当时还是很有煽动性的。能够证明这些言论煽动性的一个史实便是在吴三桂反清后不久,便有贵州、四川等地的汉人将官起兵响应,随后在三年之内便攻入的湖南、江西、浙江等省份,其中四川甚至没有经过战争便被吴三桂收入囊中。

清政府在得知反讯后,康熙帝发布诏书,谴责吴三桂“反复无常,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为一时之叛首,实万世之罪魁”。随后,派兵平叛。这样,一场历时八年的规模浩大的战争拉开了帷幕。下面,我将阐述从这场战争中所蕴含的三个政治管理的知识。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上疏请老,议政大臣奏称;“今粤省已经底定,既议迁移,似应将该藩家属兵丁,均行议迁。”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要撤销广东尚氏的藩封。在清朝撤藩令的压力下,吴三桂与耿精忠不得不上疏请辞。吴三桂自始至终没有料到康熙帝会同意他的奏疏。顺治时期南下作战的满洲诸王贵族,在战事平定后相继北返,本是常理,但是康熙帝的决定则是剥夺了吴三桂的王权。另外,吴三桂的亲信刘茂遐等人认为“明亡未久,人心思旧”。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三桂颇具当年“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气概,起兵反清。

《礼记·中庸》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吴三桂迫于形势不得不奏请撤藩,在接到康熙帝“所奏情词恳切,准予撤藩”的命令后,仓促起兵反清,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意料之外的胜利。而正是开始的胜利局面决定了战争的失败。面对各省汉将纷纷起兵的形势,吴三桂并没有及时的整合部队协同作战,只是企图割据一方,裂土称王。而正在吴三桂犹豫不前时,清政府却发动了全面的反攻,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会着重介绍。另外,吴三桂的犹豫也是其在战争后期陷入孤立无援状况的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清政府方面。在吴三桂的反讯传到京城时,康熙帝与朝中大臣也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难于举措。这主要体现在:一、康熙帝急命停止广东、福建两王的撤藩令,以防止战乱的蔓延,但为时已晚,反势已成。一六七四年三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起兵,自任总统兵马大元帅,分兵进攻浙江和江西。二、在反清战争结束后,康熙帝说“当初朕决意撤藩,以致吴三桂背恩叛变,现在幸得歼灭。倘再延数年,朕决意迁撤之举,将何以自解?”又说“不图吴三桂背恩反叛,天下骚动,伪檄一传,四方响应。八年之间,民兵交困”,“议事之人,至今尚多,试问当日曾有言吴必反者否?”从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即使叛乱得以顺利解除,但是康熙帝仍然认为战乱的报发出乎意料,自己对当年的仓促撤藩心存悔意。三、若清政府在撤藩时有着充分的准备,那么凭借清朝的实力绝不应在战争一开始就陷入极端的被动地位,史料记载,自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发难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西北起自陕甘,东南至台湾、福建,到处燃烧着反清的战火,康熙十四年的形势是:反清的地区发展到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台湾的全部,福建、陕西、甘肃、湖南的大部,湖北、江西、浙江的一部,战争总共波及了十一个省,清政府失去了对大部分汉族地区的控制。这种被动形势,如果在战前有着充分的准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前一部分已经提到,吴三桂的亲信刘茂遐以为“明亡未久,人心思旧”,认为如果拥立明朝宗室后裔东征,必将会有旧臣誓死追随。但吴三桂的谋士方光琛认为,吴三桂如果以拥明为口号反清,以前出关向清军乞师还可以自解,但是杀永历帝便无法自圆其说。二人各说出了事情的一方面。吴三桂自降清以来,自始至终效忠于清政府,并与南明为敌,直到擒杀南明桂王父子,从无拥明反清的打算。撤藩事起,吴三桂起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权力被削弱,但是他在兴明讨清时却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陸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甚至在檄文中这样写道“他引清兵入关,是因为看到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杀”,“不得已歃血为盟,许虏封藩,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后见清建都北京,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以故避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而吴三桂当年降清是因为在勤王的途中得知崇祯帝的死讯,迫切的需要寻找新的政治依托的结果。当年若不是陈圆圆,吴三桂很有可能选择了李自成而非皇太极。所以说,吴三桂在檄文中的辩解过于的苍白无力。另外,当年江南、西南的响应者则大多是社会上层人士;在广大的人民、下层兵士中,没有出现顺治年间那种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抗清景象,尽管吴三桂带头“蓄发易衣冠”——这曾是顺治时期汉人最敏感的一个风俗习惯问题——仍然无济于事,跟着他叛乱的除耿尚二藩外,就只有他所豢养的一些骄兵悍将和心腹养子。当时各地存在的小股抗清武装还有陕西袁本秀的农民军,河南张成武的农民军,袁州的棚民军,漳州蔡寅的白头军,四明山胡双奇的农民军,江机、杨一豹的海上义师以及夔东十三家之一的彭时亨等,他们的抗清是一种以民族斗争形式呈现的、实质上是反抗阶级压迫的斗争,与“三落”旨在分裂国家的割据战争性质不同。随着叛乱的不断发展,斥责三藩搞分裂的呼声愈益高涨。如康熙十五年尚之信反清时,广东人民就坚决反对,并断言广东“过了周三年,依旧归康熙”。叛乱后期,湘西、云、贵少数民族也帮助清军抄袭叛军。原来支持三藩变乱的郑经,这时也察觉出吴三桂等人的狼子野心。康熙十五年,他在发动对耿精忠的战争时,指责吴、耿说:“我在海外数十年,本称明号。今吴称周,耿称甲寅,是以来攻。尔家皆我敌国也”。这就充分说明,三藩为维护割据局面而进行的反清,是违背人民意愿和历史潮流的。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以是六十七岁高龄,起兵已有六年之久,战争形式的逆转却让吴三桂陷入了困境,他的部下建议吴三桂早日称帝,以鼓舞日渐衰弱的士气。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其忽略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起兵时吴三桂的口号是兴明讨清,是打着明宗室的旗号进行战争。虽然有悖于事实,但是名号的正当性却为他招揽了许多明朝遗将的归附。而今吴三桂称帝,等于抛弃了“兴明”的旗号,承认了自己叛贼的地位,从而进一步陷入政治上的孤立。这一点有史实为证。康熙十七年三月,吴三桂在湖南衡州建立周国,自称周帝,建元昭武,以衡州为定天府。这个举措非但没有转变吴三桂的败势,而且也不再有明朝的旧臣起兵响应或前来归附。同年八月,吴三桂病逝于衡州,在政治上更无威望的吴世璠继位,吴三桂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已是不可避免。

吴三桂在起兵初期凭借着“兴明”的旗号聚集了一批明朝旧臣,并且曾一度震惊清政府,但是名义的不正当性特别是在其称帝之后,注定了吴三桂这场战争中不可能获得胜利。

而身处北京的康熙帝将吴三桂的罪状公布于众,首先获得了民众舆论上的支持。接着又不顾姑姑的哭诉处死了自己的亲姑父吴应熊,在士气上打击了敌人,激励了清军。事实也确实如此,吴应熊的死给了吴三桂一个下马威。康熙帝为了安定惊恐的军心,镇定自若的每日游山玩水,从而给士兵们吃了一个定心丸。他的决心和平静的心态,对于稳定大局和安定人心有着很大的作用。吴三桂打出的旗号是“兴明讨清”,而康熙帝却并没有因此孤立汉族兵将,反而大力重用,这更加鼓舞了军队的士气。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吴三桂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为康熙帝增加胜利筹码的就是“正义”这个词。通过上面的论述,显然在这一点上吴三桂是不占优势的。

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吴三桂在这张战争中的眼光并没有跟上战争的迅猛发展,他只是一味地停留在封授虚衔上,从而错过了组织各个响应其作战的将领进行协同作战的时机。没有吴三桂指挥全局,各地的将官长期处于各自起兵、各自为战的局面。当时人们向吴三桂建议迅速渡江北上直取金陵,同时出兵四川,占据关中,与清朝争夺中原。而吴三桂却不肯轻易渡江远离云贵,仍然企图割据一方,安心的做王爷。此后数年,叛乱势力“仅徘徊衡湘间”而“不得出湖南一步”,地盘日处而形势日迫。三桂死后,军中有人建议“舍湖南,北向争天下,陆军出荆襄趋河南,水军下武昌,掠舟属饰撼江左”,但诸将与吴三桂同样保守,不肯舍弃滇黔根本,未采纳这一积极进取的建议,最后当然是固守一隅,招致失败。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吴三桂的犹豫不前使其错过了进攻的最佳时机,使清军获得了反攻机会。在陕甘战场,一六七五年四、五月间,清军与王辅臣部交战,王部在临洮、河州连续败阵;六月,失兰州、巩昌等五地,并被清军截断了与四川联络的所有通道。一六七六年五月,清军败王部于平凉城北,准备用大炮攻城;六月,王辅臣开城请降。陕甘地区的反清战争失败了。在浙赣闽战场,一六七五年四月,耿精忠部失长兴,丢建昌;八月,清军攻占黄岩,耿部将曾养性率众逃走。一六七六年三月,耿部在温州被清军击败;十月,清杰书军进驻福州,耿精忠开城请降,曾养性也在温州降清。除此之外,广西战场、广东战场(尚可喜子之信因父子不合,于一六七六年举兵附吴反清)、也相继被清军收回。至此,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吴三桂败势日显。

清军方面,在吴三桂犹豫不前的时候,康熙帝派出了满族诸王领大军南下,倾全力镇压战乱。另外,清军在反攻的同时,不断地派出使臣向叛军招降。在给王辅臣的招降诏书上甚至这样写道王辅臣杀莫洛是因为莫洛“心怀私隙”,“朕知人未明”,“咎在朕躬,于尔何罪?”。清军围攻平凉城的时候,康熙帝再次頒布诏书,赦免城内官兵。一六七八年,清朝中央政府得知吴三桂病死于衡州,以为是反攻的大好时机,急令各路军马分道出击,展开大规模进攻:湖南四川于康熙十八年被收回;次年收回广西,同年十二月,吴三桂的基地——云贵两省也重新回到清朝手中。至此,吴三桂发动的反清战争彻底失败。

长达八年的反清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此次战争波及十余个省区,调动的军队仅绿旗兵就有四十余万。各地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清朝遭受的打击是严重的。战争的发展,基于明朝旧将与清朝的矛盾。但战争的发难者吴三桂并无太大的政治威望。他的仓促起兵只是由于藩王地位不保,意在割据称王,也没有远大的计划。各地将官分散作战,既缺乏像清朝那样严密的军事政治组织,又缺乏胜任的领导者,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清朝赢得这场战争也并非轻而易举。在一些史料中记载此事说康熙帝预见吴三桂必反,故先发制之,显然并不可信。但是,这场意外的长期战乱,却也让清朝经受了严峻的考研。年轻的康熙帝勤政不久,即领导了这场艰难的战争,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康熙帝的统治更加巩固了。

参考文献

[1]蔡美彪、李燕光:《中国通史》第九册,人民出版社,2006年。

[2]赵尔巽:《清史稿》第二册,中华书局,1978年。

[3]李尚英:《康熙平定三藩及其善后措施》,学习与思考,1984年06期。

[4]雷炳炎:《清代八旗贵族世家与三藩之乱的平定》,南通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5]王澈:《康熙帝进剿吴三桂敕谕》,历史档案,2006年04期。

[6]孟姝芳,《从档案看“三藩之乱”中清廷胜利的原因之招抚政策的关键作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7]历史系大批判组,《统一进步必胜 分裂倒退必败——评康熙平定三藩之乱》,辽宁大学学报,1974年06期。

[8]李尚英,《康熙平定三藩及其善后措施》,学习与思考,1986年06期。

[9]芦婷婷,《三藩作乱时西线清军作战的再思考》,北华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10]李天,《多民族国家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民族论坛,1982年02期。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