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谈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2019-10-21孙敏
孙敏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也需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面临一些挑战,是挑战也是机遇。同领域内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要应对这一状况,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单位要想一骑绝尘,就要降低生产成本,研发新型技术,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基于以上条件,各个建设单位应积极利用BIM技术,改良并协调建设工程的一系列工作。预防由于信息技术不通畅而导致的管理失误等问题,令建设成本得到科学的仰制。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引言:由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高效发展,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在建造和设计的流程中,都运用到了新型的建造技术——BIM技术。该技术的投入使设计和成本管理的系统性有所改进。不但要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得到确保,而且还要保障建筑工程在实际作业中的性能是否达到标准。但是,由于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技术较落后且建筑工程的精细化和信息化储备水平不高,导致了施工效率下降,阻碍了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的发展。
关于BIM技术
BIM技术的意义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即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以各项建筑的数据信息为基础,从而构建建筑模型,并且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模拟建筑物的实际信息。其具备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等八个特征。从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资源、行为、交付三个基本维度着手,制作出符合建筑设计单位的操作标准及更加细致的操作实质。
(二)BIM技术的优势
BIM技术不单单是将一些建筑数据进行整合,它还是一种电子信息化应用,并且投入在设计建造、成本管理等数字化的方法中。这种方法可维持各个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使得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削弱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建筑成本,改善施工质量,在极大程度上缩减施工周期。
(三)怎样界说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其原则在于除了“精”、“准”、“细”、“严”四个前提之外,令建筑工程的造价细化到该建筑项目的各个阶段当中去,提高对建筑生产成本管理的干预。
除此之外,利用BIM技术为建筑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BIM技术的特点在于可视化直观、协同化明确、数字化清晰、可模拟化等。利用BIM技术可以實时监测采集建筑建设操作中的多种数据。譬如,可以系统的改进各建筑专业之间的工作效率,扩大施工场地的操作面积,夯实施工的地基以及减少建筑过程中的成本等。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各个信息数据相对迟延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流程中,该建筑的数据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效是极其重要的,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有序性及系统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原材料的价格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价格时而过高,时而略低的,对建筑单位的采购部门来说有些困难,对建筑工程最终的工程造价会形成较大的影响。即使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建筑原材料的价格进行干预,但是这一举措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结果,产生的影响也不甚明显。
主要原因可能是建筑信息网内部的数字化信息不一致,无法快速的进行数据查询及检测且数据相对迟延,不能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此外,还需了解建筑的施工周期。通常来说,建筑的施工周期普遍都很长,在施工过程中,一些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往往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进行分段。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类信息数据会产生波动,数字化信息会出现匹配错误的情况,最终导致各个工程阶段出现相对严重的误差,致使工程造价上下波动,难以稳定。为了使各个施工进程完美的进行收尾,各位技术人员应及时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有效的进行工程规划。
施工前期对工程造价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
在对建筑实施施工操作之前,由于没有精准的数据及准确的施工信息,对施工技术及人员估算的不全面,致使不能较好的了解各类施工项目的自身造价信息,从而导致了造价方面没有显现出较高价值的问题,令施工前期的生产成本激增,此外还会造成施工过程中无法竣工及技术变更等现象,以上都有可能使建筑单位产生相应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要尽可能的做到严谨无失误。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信息不准确
由于建筑的施工周期比较长,所以一些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会对工程进行阶段性施工,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否则会产生信息不全面,数据不准确的现象,从而致使各个阶段的信息及数据出现失真的问题。无法及时准确的解决阶段性的错误与工程施工反馈意见等。这类工程信息失真的现象会降低施工单位的施工效率,加大施工成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竣工等。
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
在常见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通常是以二维建筑设计图为主,对各个施工环节及相应阶段的原材料消耗数量展开仿真模拟,借助这类方式来进行工程造价。以上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清晰的展现出该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且相对笼统。因此,在工程造价的过程中极可能会发生低估及遗漏等现象,使得工程造价出现相应的误差,减少了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了施工效率。借助BIM技术能够使该工程的设计细节更好的显示出来。此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的三维模型对该建筑进行环境上的仿真模拟。能够精细化地对建设成本实施检测,并且着重阐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通过BIM技术来进行工程造价,一方面可以让精细化管理和谋算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能够阐释建筑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有效的进行管理,令生产成本和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尽快实现。
项目施工阶段进行的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
在建筑工程公开施工的具体内容时,一定要进行造价精细化管理。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内容繁多,施工周期略长,且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工程造价难度大幅度上升。然而,工程造价假设不精准,不仅会招致建筑工程项目产生相对应的损失,而且会招致建筑单位出现消极影响。
在决策阶段的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
为了使工程造价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在此之前一定要制定精细的系统决策。所以,在建筑工程各项目准备决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建筑单位可以借助工程造价管理,来更好的在众多施工提案中挑选出最佳的提案。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施工技术及市场经济的角度来阐述,更快的完成投资估算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中,利用BIM技术使该工程的准确性得到改进,在运用BIM技术的流程中,借助其技术自带的运算方法,协助工程造价人员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量的数据展开周密的解析,通过云端科学、及时且准确无误的对工程数据价格情况展开评定,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纷乱复杂,BIM技术能够满足当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要求,突破了我国固有的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手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建立健全新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要对每一施工阶段进行强化管理,借助各类方式及途径来实施过程造价管理。最大限度的增加资源合理配置,降低建设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极大程度上缩减施工周期,对提高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且推广性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朱芳琳.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D].西华大学,2015.
[2]高伟娜. 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3]靳萧夷.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4]李国新.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 江西建材,2016(16):244+247.
[5]郭俊雄,林洁,韩玉麒,李希然,刘继明.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建筑,2016,15(08):10-12.
[6]张扩.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9):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