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光眼的治疗不容忽视心理护理

2019-10-21达瓦青措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青光眼病症护理人员

达瓦青措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91-02

1 青光眼概述

青光眼是一种复杂并且顽固的临床眼科疾病,该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并且具有极高的致盲率。青光眼疾病中急性闭角型是常见病症类型,主要由于房水循环障碍导致房角关闭使得眼压迅速上升引发的病理性改变,从而诱发急症。急性闭眼型青光眼的发生与患者的情绪波动息息相关,在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压抑、愤怒等不良心理情绪时,机体交感神经进入兴奋状态,使得房水过多分泌,从而眼压上升,反复的眼压上升会使得患者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减弱视力,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是失明。青光眼患者具有一下心理特征:由于病症发病急,对于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来说,以及对于病症症状控制不良、治疗效果地下的患者以及已经失明的患者来说,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增加患者的思想负担,导致患者在忧虑中出现抑郁、悲观的不良心理情绪,对于治疗缺乏信心,甚至抵抗治疗,产生轻生的念头。就整体来说,青光眼患者大多数会表现出易怒、暴躁的情绪状态,同时,对于身边环境非常敏感,出现一点点不顺心的地方便会与人症状,而导致青光眼疾病急性发作后,心理情绪会变得更加无法控制,与此同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忧心理,如果出现家人不理解的情况上述情况会大幅度的加重。由此可见,在青光眼的治疗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护理,还要强化心理护理,缓解与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心理护理的目的

相比于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心理护理的持续时间更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护理技巧,还具有知识性、针对性,从而获取最佳护理效果,促使患者获得优质护理服务。在患病之后,由于角色的转变,患者进入陌生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会使得患者产生特殊的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采用亲和的语气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交流,从而改变患者行为和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的目标在于缓解和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服务的主体是患者,其次是医生和患者家属。心理护理着重在于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与不安,促使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勇敢面对治疗过程,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克服困难战胜疾病。对此,在开展护理服务之前,护理人员必须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信任的桥梁,促使患者能够信任依赖护理人员,安心接受治疗,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3 心理护理措施

3.1常规护理

指导患者完成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體征变化,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了解患者病症诱发因素,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如:病症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对于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青光眼一般采取药物治疗,使用甘露醇降低眼压;针对手术治疗的患者,告知患者手术方式、治疗目的,从而发挥疏导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

3.2心理护理

由于引发青光眼的因素多种多样,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文化程度也大不相同,以及对于疾病的了解也不甚相同,对此,护理人员需了解每一个患者及其疾病情况,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

3.2.1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有效执行护理措施、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包含了恐惧、忧虑、急躁、孤独、悲观、抑郁等,因此,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有着极高的期望。对此,护理人员必须耐心、细心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采用亲和热情的语气,从患者出发,尊重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倾听患者的建议。通过丰富的专业知识技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促使患者获得亲切感、安全感,安心接受治疗。

3.2.2有效完成患者思想工作

由于不同患者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职业、文化也大不不同,对于疾病的认识不一,以及受到性格、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对此,护理人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每一位患者的世纪情况出发,耐心解答疾病相关内容,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加强思想工作,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使患者了解该病症需要终身治疗的性质以及有效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3.2.3促进沟通,鼓励患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首先,必须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增强彼此的了解,促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在此基础上,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以及不良心理情绪对于疾病的不良影响,促使患者了解不良心理情绪的危害性,逐渐发挥自我调节的作用,能够自主控制情绪,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需告知患者家属,避免刺激患者,导致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加重;对此,应该鼓励患者,促使患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配合度、依从性。一般来说,青光眼存在家族病史,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家属有效预防青光眼。

3.2.4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关心患者

青光眼发病急,会出现头痛、畏光、眼痛、眼胀、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同时存在极高的致盲率。在疾病确诊后,患者的心理往往被焦虑、痛苦填充。对此,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从患者出发,疏导患者心理的不良情绪,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与担忧。对此,可以告知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的病例,同时,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邀请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现身说法,从而增加患者对于治疗疾病的信心。在此过程中,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促使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有效配合,共同促进疾病治疗。

3.2.5强化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尤其是对于失明的患者,以及悲观面对治疗甚至放弃治疗的患者,需根据患者心理特征以及病症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讲解盲人优秀事迹,从而增强患者自信心,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青光眼病症护理人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青光眼能治好吗?
浅谈第一致盲眼病——青光眼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阿呆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