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21张雯静
张雯静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2-2019.2年段中选取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传统手术护理,随后观察两组手术室综合评分(手术护理、手术配合质量、器械管理)和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室综合评分(手术护理、手术配合质量、器械管理、术中用药安全)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1.1% 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5.6%,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这种措施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模式;手术室护理;质量;应用效果
前言
医护一体化的模式是一种医师和护士之间配合的护理模式,截至目前为止,很多医院均都有开展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当然大多数社区医院也在逐渐慢慢地重视这一方面[1],但是现阶段此类模式才刚刚开始,许多患者以及医生对这一块的模式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本次实验选取本院3年来手术患者90例进行观察,分别对45例患者进行常规的传统手术护理,对另外45例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结果表明护理效果相当乐观。
正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胡
在本院2016.2-2019.2年段中选取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传统手术护理。观察组45例,男 17例,女 28例;平均年龄在32-45岁;对照组45例,男19 例,女26例,平均年龄在20-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以及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手术之前禁食禁水,术后如何调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干预:
1.确定医护一体的成员,分为三个等级管理,一级(主要是落实质量管理的要求):住院医生和护士;二级(实施专科的质量监察):护理组长、主治医生;三级(建立质量监控的标准和监察标准):主任、手术室的护士长。在手术之前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方法等,对于有些容易出现情志不稳定的情况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积极地缓和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提高对手术的信心和依赖。2.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必经给予患者足够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3.手术结束后,也要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心理干预,医师应该告知患者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并且及时积极地同患者进行术后心得交流,缓和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医护成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如何进行接下来的处理做好详细规划,每天定时查房,检查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是否感染、是否渗血等相关情况[2]。
4.检查手术器械在做完手术之后是否能够一一对应,有无遗漏,手术标本是否合格,手术是否正确,器械是否运用得当,手术患者的信息是否正确,手术的部位标识是否合理,若出现差错,应当严格上报患者的信息、医师姓名、原因、损伤的程度如何、目击人、事情的经过、如何处理等相关信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室综合评分(手术护理、手术配合质量、器械管理),运用百分制,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等相关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两组的护理总满意度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手术室综合评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用 t 检验。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观察组手术室综合评分(手术护理、手术配合质量、器械管理)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手术护理:观察组:护理前(40.34±5.62)、护理后(70.26±6.78);对照组:护理前(39.65±4.76)、护理后(50.45±3.76)。手术配合质量:观察组:护理前(41.73±3.34)、护理后(67.98±4.97*);对照组:护理前(36.75±4.25)、护理后(52.47±4.56)。器械管理:观察组:护理前(40.45±4.92)、護理后(67.84±3.67);对照组:护理前(38.46±3.57)、护理后(53.34±3.67)。
2.2。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1.1%,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75.6%。其中观察组满意人数为32例,一般为9例,不满意为4例;对照组满意人数为24例,一般为8例,不满意为13例,P<0.05。
3 讨论
手术的护理质量与手术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关系的,同时可以了解该医院的技术水平,但是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由于护理人员管理不到位而出现差错,从而影响到与医师的配合方面大打折扣,致使手术的效率下降。与此同时。增强手术相关器械的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开节约成本以及加长器材的使用年限,科学、高效[3]。长期稳定的使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很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还有对器材的合理保护以及对手术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次的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室综合评分(手术护理、手术配合质量、器械管理)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1.1%,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75.6%,P<0.05。因此可以得出医护一体化护理的干预之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这种措施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一致认可。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量是巨大的,但是可支配的人员是稀缺的,也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之后,护理人员可以很好地了解医师在手术室中的操作习惯,进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有效率[4]。
总之,实施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管理,而且可以科学高效的提高患者的手术有效率,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水平,因而这一种模式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孙天红,赵晶, 等.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29-30.
[2]吴翠萍,张林.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5):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