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我国军旅题材音乐作品创作方面的一些思考

2019-10-21郑阳

黄河之声 2019年11期
关键词:歌曲音乐创作体裁

摘 要:军旅(战争)题材音乐作品在我国音乐创作领域,多年来一直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首先客观而简明地梳理了我国军旅音乐的发展脉络和创作局面,并分析了推动其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原因。然后,又对歌曲体裁作品在我国军旅音乐创作中的特点、地位和状态进行了阐述。最后,引出了对于我国严肃性军旅题材作品創作所进行的深入思考,并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领域在艺术与学术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发掘出了对于我国作曲家群体而言,其中所蕴藏着的巨大发挥与研究空间。

关键词:军旅题材;音乐创作;体裁;歌曲;严肃音乐

一、推动我国军旅音乐的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

我国的军旅(战争)题材音乐作品创作一直以来都呈现出非常兴盛的状态,这与中国充满灾难、曲折和斗争的近代历史有着直接而巨大的关系。众所周知,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那一刻起,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篇章便被揭开了。在将近百年充满无情灾难和痛苦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获得了觉醒并奋起抵抗,无数爱国英烈用鲜血打倒了帝国主义,最终实现了民族解放。在战争阴云的笼罩下的民族存亡之际,具有鲜明战斗风格和爱国情怀音乐创作需求被空前的激发出来。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曾经创作出优秀军旅题材音乐作品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对于鼓舞战斗士气和激发爱国热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拥有时间特性和情绪特性的音乐艺术,其听觉传达的优势可以无需转化过程实时以最快捷的方式引起人内心的共鸣,所以这些音乐作品对于增强部队战斗精神意志的效果是无可取代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始终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历史教训,大踏步走上了富国强军的探索实践之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思想,仍然不断强调巩固的国防、强大的军队,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虽然中国也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和平的年代,但对“军旅”这个宏大主题的回顾和发展却一刻也没有停息过。所以,对于军旅音乐作品的内在需求促使了其创作热潮始终良好地保持着,创作作品的效率和体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二、歌曲体裁作品在我国军旅音乐创作中的地位和状态

军旅音乐在艺术本质上属于一种题裁类型,而题材则是一个包容性极广的因素,它可以在一切体裁、形式、技术、思维和时代特征中得以体现和发挥,就如同“爱情”、“自然”、“神话”等题材一样,都拥有可挖掘的无限艺术空间与潜力。

通过对我国军旅题材音乐创作进行整体分析和归纳可以发现,创作作品体裁类型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点。其中,歌曲体裁作品一直作为我国军旅音乐创作领域的主体组成部分是毋庸置疑的,形成这种格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歌曲本身所具有的诸多独特属性。其带有歌词的特点使得音乐这一抽象的艺术形式,通过与文学结合的方式获得了可以叙述复杂的情节,以及描绘具体的事物的能力,所以相比其他的音乐体裁要更有利于理解。在很多特殊时间、事件和节点中,现实需要大量能迅速产生时效性、功能性和动员性的艺术作品。此时,音乐通过听觉直达人心的能力使得其在众多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而歌曲体裁的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和便于传唱等特点,更让其在众多音乐体裁中占有了显著优势。

历史上成功的军旅歌曲都拥有的共同点是,每一首作品几乎都具备明确的功能性和针对性。例如充满杀气的《大刀进行曲》是在1933年3月,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取得胜利之际创作的,词曲以真实历史型态为依据,用直接、简洁、勇猛的音乐风格描绘了大刀队的英雄事迹,起到了极大地鼓舞全国军民抗日热情的卓越效果。

再例如《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是在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时期应运而生的名作。当时的新中国刚刚经历过了漫长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元气尚未恢复、百废待兴、经济困难,此时冲过鸭绿江迎战强大美军需要何等的决心和勇气。笔者的祖父和祖母曾是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战士,他们回忆起当年赴朝鲜展开慰问部队任务时,就经常与战士们合唱这首歌。每当歌声响起,在场无一人不热泪盈眶、激动万分、斗志高涨,其场面和效果之震撼超乎想象。

这类歌曲体裁作品往往都具有短、平、快的特质,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实现功能和满足需求。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上也有不少成功的经典范例,如二战时期苏联的著名卫国歌曲《神圣的战争》,是在德国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的民族存亡之际,由作曲家亚历山大罗夫连夜谱写出的。歌曲迅速传遍苏联的大街小巷,战士们听着广播中的音乐奔向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军队和人民的顽强斗志,最终由防御转为胜利。

三、对于我国严肃性军旅题材作品创作的具体思考

在我国军旅歌曲这一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同时关注其他体裁和形式的军旅题材作品。而与通俗性、传唱性、精炼性的歌曲作品相对应的领域,即是学术性、艰深性、宏大性、复杂性的严肃音乐领域,如交响乐、歌剧、协奏曲、室内乐等更大型的体裁。这类军旅作品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则可谓屈指可数,这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状况和现实条件等因素所致的,其中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交响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是最具代表性的。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当代音乐的创作中,歌曲体裁的军旅音乐创作仍然保持着极大的繁荣态势,近些年来更是涌现出了如《强军战歌》、《我们从古田再出发》、《不忘初心》等众多优秀经典新作。与此同时,中国音乐界也陆续诞生了一些优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严肃性军旅题材作品: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965年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其主要特点是歌词凝练、曲调优美,民族风格浓郁,以及拥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是一首拥有强烈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讴歌共产党、红军、英雄气概、民族精神的,颂扬了无比传奇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音乐作品。

在例如1969年改编创作的《黄河钢琴协奏曲》,是一首充分借鉴了西方古典钢琴协奏曲写作手法,并在结构、材料和风格等方面融合了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的作品。此作品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注,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着重要意义。

再例如2005年作曲家叶小纲创作的大提琴与乐队作品《我遥远的南京》,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兼顾了古典主义理性审美、先锋探索性音乐思维的大型深刻音乐作品。作曲家以人类重大历史事件为内容核心,使用了具有中国化思维的世界性音樂语言,并以音乐艺术为载体实现了人文主义关怀①。此作品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公演,获得了很高的专业性评价和社会反响。

严肃性军旅(战斗)题材作品虽然陆续也有精品问世,但相比之下此类作品的产量和比例却始终不太乐观。由此可见,对于中国的作曲家群体来说,军旅题材严肃音乐创作(各类体裁)领域尚存在着大量空白点,这意味着其中蕴藏的广阔发挥空间是不可估量的。纵观世界音乐史中的各个时期,很多民族乐派中的作曲家都留下了有关军旅(战斗)题材的伟大严肃音乐著作。

例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三交响乐“英雄”》,作品中描绘了英雄灵魂中的丰富世界,以及宏大而激烈的斗争场景。将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引入到交响乐体裁中进行艺术创作,在世界音乐史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例如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率俄罗斯人民击退入侵的拿破仑大军,最终取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而创作的。这首交响乐作品同时具备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极深的人民基础,将奋起反抗、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和气魄描绘得淋漓尽致。

再例如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是其受到有关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真实历史事件的触动而创作的。此作品以朗诵、合唱与管弦乐队的新颖形式进行呈现,使用12音序列作曲技法进行音高组织,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思维模式,带给了听众全新的艺术冲击。

而波兰作曲家潘德列斯基创作于1960年的《广岛罹难者的哀歌》,则是一个更具有突破性的例子。为了描绘战争中极致的恐怖、痛苦和悲鸣等,作曲家创造性地使用了微分音及音块技术,并使其充分地贴合于所要表达意向,获得了超乎想象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实际效果。此作品是一个将内容、技术和创新完美结合的成功范例,为后人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启发和可能性。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都以极高的审美理念和创新性的作曲技术手段,对于战争和人性层面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艺术化表达。而在规模和体量更为宏大的音乐体裁中,作曲家则拥有了充分的拓展空间将一系列复杂的精神能量注入其结构中,以完成更为极致和立体的艺术探索与情感抒发。当然,军旅题材严肃音乐作品也不仅限于大型体裁,如波兰作曲家肖邦的很多钢琴独奏文献就是非常成功的典范。

通俗性的军旅歌曲体裁作品与严肃性的军旅题材作品(各类体裁)之间拥有着内容方面的内在联系和共通点,但从其功能性和艺术性角度却各有千秋,存在着极大差异。相比之前阐述得军旅歌曲的相关特点,严肃性作品在创作、呈现和推广方面都显得异常艰难,这使得其必然不具备歌曲在流传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其所蕴含着突出的深刻性、思辨性和学术性,所以往往这类成功的作品可以在本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力。因为严肃性音乐作品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国家在前沿艺术领域上的最新理念和最高成就,是一个民族深刻思想和高峰文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将有可能获得更为开阔的艺术视野和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严肃音乐创作在几十年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令世界瞩目的优秀的作曲家和音乐作品。但中国现代音乐的起步和发展时间毕竟还是较为有限,所以在此领域中就必然存在着大量有待开发和充实的空白区域。通过本文的分析可见,军旅(战争)题材严肃音乐作品创作领域就是一片极为广阔的沃土。仅希望通过笔者的相关论述,能够引起更多的作曲家对于此方面的关注和兴趣,并能从此题材中挖掘出不可估量的丰富可能性及艺术潜力,并以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思维创作出更多的优秀军旅(战争)题材严肃音乐著作。

注释:

① 郑阳.在颤抖中技术有关灵魂的诉说—对叶小钢《我遥远的南京》[J].人民音乐,2016,03.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 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

[3] 靳希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初编[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郑阳(1988-),男,吉林省白山市人,研究生学历,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艺创演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作曲。

猜你喜欢

歌曲音乐创作体裁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茫然的体裁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关于萨蒂的音乐学分析(一)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体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