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2019-10-21龙根平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策略

摘 要:小学科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能够引导学生认知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和现象,有助于促进学生科学认知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本文通过对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挡墙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趣味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案,旨在促进小学科学综合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问题;策略

引言: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能够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有基本认知,也能够为学生以后进行物理、生物以及化学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因其重要的教学地位,使得如何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也成为授课教师研讨的重要课题。教学改革要求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化、教学形式多样化,使学生能够提升对于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感受科学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其参与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而对于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进行讨论,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科学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虽然教学改革已经推进数年,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也已经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但是还是有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实验教学对于小学科学的重要意义,教师能够认识到让学生进行科学学习,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于科学产生最直观的感受,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教学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不是将科学放在书本中去解读,放在脑海里去幻想,去捕捉科学的影子,科学其实可以以极为简单的方式发生在生活中,发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科学是神秘的,其中也蕴含了无穷的奥秘等待人们去探索,但是科学更是具体的,进行科学学习和研究,其本质目的便是应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实验教学便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难以让学生理解学科学习的本质,也难以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缺乏专业的科学学科师资力量

科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具备这些专业素质,教师才能够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科学的含义、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科学学科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而是由其他课任老师兼任学科教学,特别是教育欠发达地区,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导致教师的身兼数职,教学压力较大,进行学科教学也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课堂教学质量受到限制。

(三)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改革中明确和深化的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需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导进行课堂教学,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缺乏对这一教学理念的正确认识,认为小学生的思维意识还不成熟,自身对于学习的需求也不够明确,教学大纲对于教学进度又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便会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为主,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进行教学实验也只是教师在演示,学生观看教师的实验操作和科学现象,科学实验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二、趣味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效率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情境,有效吸引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利用兴趣和思维意识作为行动力的引导,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教师在进行《水》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将生活中的瓶装矿泉水、自来水以及白开水分别用相同的容器进行不同的标注,组织学生对三种不同的水进行观察,让学生总结这三杯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水的颜色、气味都是相同的,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用途?教师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即有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有助于学生促进学生对生活常识的理解。

(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挥团队学习力量

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还处于逐渐发育阶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对于有些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挥团队团队学习力量。比如:教师在进行《简单电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班内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进而将学习和操作能力进行平均分配,每四到六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教师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演示操作和引导,学习小组在通过小组的力量能够将课堂实验复制,使学生能够实现动手和动脑同步的学习过程,实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三)重视因材施教,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同年龄段的小学生也会因为个体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教师要对教学对象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应用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进行《声音的变化》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基于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让具有音乐表现能力或者音乐表现欲望的学生在教学准备阶段,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进而向同学们进行发问“为什么同学在唱歌的时候会有歌曲曲调的变化呢?”使学生们能够直观感受到声音变化的认知,引发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思考,教师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声音的不同变化,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师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拓展新的思路,利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教师在进行《动物的繁殖活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向学生展示海马、蛇类等这些具备特殊繁殖行为的动物是如何进行繁殖活动的,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利用课外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乐趣。

(五)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

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因而其心理的成长状态也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教学学习态度、动手能力提升情况、思维拓展情况等多方面的内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能够树立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能力,完成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六)减轻实验教学的功利性,降低学生的学习负重感

实验教学不仅是为了配合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讲授,而是形成学生对科学直观认知的过程,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为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途径,更需要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科学、参与实验的乐趣,教师减轻实验教学的功利心理,降低学生的学习负重感,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论:

小学科学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挥团队学习力量、重视因材施教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重视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减轻实验教学的功利性降低学生的学习负重感等措施,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充满乐趣,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的认知和感知,促进学科综合学习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顾婷婷.以“趣味实验”为抓手,综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J].新课程·上旬,2015,(8):30.

[2] 胡晓兰.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新课程·小学,2015,(2):66-66.

[3] 吴燕.多开展趣味实验[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6,(6):26-27.

作者简介:龙根平(1984-06—),男,苗族,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本科学历,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第二完小,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面。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问题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