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2019-10-21徐端东
徐端东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出现较大的变化。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来说,应进一步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建设更加高效的物理课堂。这也就需要教师创新课堂,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充分的迎合新课改要求,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物理教学;策略;创新模式
引言:
在教育领域,更需要追随时代潮流,引入新思维、新观念,让教育始终迎合学生的成长需求,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在高中教学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逐渐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发挥出对于物理课程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以学生为导向构建更加高效的物理课堂。另外,在物理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相关概念以及理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让学生适应社会与生活,提升实践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课堂
对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来说,教师通常采用统一的讲解以及教学方法,并且以高考为中心,进行对于物理的讲解与传授。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维也停留在较早阶段,并没有融入新时代思想,故而与学生脱轨。这样不仅僵化了物理的教学方式,还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将高中物理置于一个较为窘迫的境地。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教师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教学注入新鲜的思想。其次,教师还要创建多元化课堂,丰富课堂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积极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在位于高中的这个阶段,正处于思想逐渐成熟期,其自我认识与自我控制等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学生更应该充分抓住这个时机,顺应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进而创建物理高效课堂。在这个阶段,教师应立足于新课程改革,深入剖析物理课本,抓住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以此为中心点创设教育情境,而在这其中,创设问题情境则是创设教育情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开始之初进行提问“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并让学生进行翻书查找并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在沟通与交流中,做到把握课堂内容的大概,做到一定程度上的预习与回答,随着教师对于本次课的讲解,在课堂中段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度,进行提问,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所学习的原理与概念,将物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课堂的最后再提出问题“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什么?”让学生充分思考,总结与回顾所学知识点,并通过相应学习总结出自身的学习规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为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奠定基础。
三、以情感策略为主要内容,强化课堂的效果
教师在讲授物理课程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因为情感教学在强化课堂效果的方面上成效显著。因此教师在课上,应充分的与学生进行互动,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更好的推动了物理的学习与研究。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后也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时刻跟进学习进度,理解与掌握每一位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与性格特点,以此为基础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为其进行引导与讲解,让学生更好的攻克自身难点与弱点,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与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科学有效的以情感策略为主要内容,创建更加高效的物理课堂。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在时代的大背景下,高中课堂也应引入科技成果,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物理的讲解与传授仅限于教师的口耳相传,由于物理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所以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不高,但是引入多媒体,可以让物理“活”起来,对于相关实验的操作或物質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用动画进行演示,将物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增强现实感。例如在《摩擦力》这一章中,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还是可以进行动画演示,以三组实验对象为主要参照,进行对比,让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到不同东西的粗糙程度会影响其摩擦力的大小。通过这样的演示会使得学生更加理解摩擦力的有关定义,将抽象变为具体,更加了解到物理的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一是需要教师把握关键知识要点,深入研究,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计划。二是要求教师创新课堂,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展现,让学生更加融入其中,促进对于物理的学习。三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拥有辩证的思维,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有自身的观点与想法。通过这些方法,来更好的构建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虎山.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8,10:27-28.
[2]王国华.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