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019-10-21韩斌
韩斌
摘 要:随着年级的增长,所学知识的难度也逐渐提升,这就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形成学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那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语文思维,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应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告别以往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语文逻辑思维,借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教学;语文思维;学科素养
引言:
紧随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社会发展的潮流,着眼于当今的教学方式,语文的学习任务量日渐增加,在高考的压力下,老师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古诗鉴赏、语文写作等几个方面的考核极为重视。因此,老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真正了解教材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深入了解语文语言学习的内涵,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
一、现今高中语文教学面对的问题及对策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国现今倡导素质教育,但现今的教学仍然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思想,将语文知识生搬硬套,不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养成。面对这种教学现状,老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告别传统老师为了应对高考而枯燥地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应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这节课中,老师应结合本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课堂上进行细致地讲解,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功课,摘抄经典的语句,积累语文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汉语言的逻辑思维。
二、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语文思维的定义和内涵
语文思维是指学生对语文文章、语句、词语的赏析思维方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不熟悉文章中语言运用的目的,这就需要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过去学习的语文基础灵活运用于解决语文疑问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深入挖掘语文语言的精髓所在。与此同时,老师应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保证老师与学生在知识层面上的交流,引导学生用语文思维解决问题。
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一)老师通过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布置课后作业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将自身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运用于课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文思维为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成绩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例如:老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林黛玉進贾府》这节课时,可以开展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在介绍写作背景和林黛玉的身世后,随机抽取几名同学上台演讲,表达自己对本篇文章的独特见解。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深入思考后,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想法,结合同学们的学习思路进行课堂授课,使学生在无形中逐渐形成语文思维。与此同时,老师应合理的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二)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单一的传授知识,还应重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老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重视发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节课中,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播放文章的朗诵音频,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教材知识为基础,适当进行课外拓展
老师在语文教学时,应坚持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在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后,适当地将课外知识带入语文课堂中,由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老师在讲授高中语文古诗时,可以将同一时代的作品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二者的异同。与此同时,老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献,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文章后,会对语言产生独特的见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
结语:
结合上文关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方法可知,语文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老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并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老师应认真备课,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孙永强. 高中语文阅读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纪恬.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丁红平.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