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炎发病原因及诊治
2019-10-21刘洪森俞磊赵彦青
刘洪森 俞磊 赵彦青
摘要:鸡腺胃炎是一种以腺胃炎性肿大、胸腺、法氏囊萎缩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已成为鸡养殖领域容易传播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在任何年龄和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并且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腺胃是鸡重要消化器官,当腺胃出现严重病变或溃疡病变后,饲料进人腺胃难以消化利用,一方面影响鸡健康生长,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饲料利用率,增加养殖成本,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文分析了引起鸡腺胃炎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鸡腺胃炎;发病原因;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88
0引言
由于腺胃是鸡重要消化器官,它能分泌胃酸和酶,当腺胃出现严重病变或溃疡病变后,一方面会导致腺胃出现发炎、肿胀,胃壁严重扩张变薄,严重的还会引发糜烂,溃疡穿孔,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饲料正常消化利用,导致患病鸡采食的饲料不经消化,直接随粪便排出。鸡腺胃炎出现后会严重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发育不良,严重的成为僵鸡,进而影响鸡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
1发病原因
1.1饲料营养价值差
鸡腺胃炎的传播流行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制约引起的一种综合症,其中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价值较差,是引发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主要因素。在鸡养殖中,如果饲料中营养元素投人不足,铜元素投喂过量,日粮中氨基酸配比不平衡,某些含有生物氨的饲料原料投入过多,日粮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禁食、断水不合理均会引发该种疾病。另外,没有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鸡群饲养密度过大,接触频繁,在早期育雏期间饲养管理不良,运输时间过长,机体严重脱水也会诱发该种疾病。向鸡群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造成腺胃、肌胃和胰脏肝脏严重损伤,也会诱发鸡腺胃炎的发生。
1.2免疫缺陷
在选择雏鸡时,鸡品种选择不当,鸡群存在先天性的免疫障碍或者继发性的免疫缺陷,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较差,抵抗外界多种致病源的能力较差,为多种致病原传播蔓延提供可能。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状态下,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会受到很大影响,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菌群失调,胃肠道中的厌氧梭菌、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会显著增加,在这些有害致病菌的共同作用下,氨基酸和羟基结合后生成生物胺。机体内的生物胺含量过高,会导致胃内部环境发生改变,胃酸显著增多,大量幽门螺旋杆菌滋生,使腺胃严重肿胀,肌胃出现溃疡病变。另外,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条件下,也很容易造成腺胃炎发生。当机体抵抗能力下降,会使很多致病源趁机侵袭,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侵袭。
1.3应激刺激影响
鸡群在生长中,外界环境存在多种应激因素,如温度过高、机体代谢旺盛、机体抗应激能力逐步下降,在应激条件下极易产生大量糖皮质激素,而糖皮质激素会对机体免疫细胞的形成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影响整个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转。胃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后,会进一步影响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最终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使机体内的生物胺数量逐步增加,引发鸡胃溃疡病变。雏鸡阶段很容易受到多种应激因素影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2流行病学
鸡腺胃炎的发病十分复杂,发病原因和致病因素多种多样。通常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不受鸡品种和日龄的影响,任何年龄和品种的鸡均可以感染发病,自然感染的鸡主要以雏鸡为主,其中以商品肉鸡、蛋鸡、肉杂鸡的雏鸡发病率最高。该种疾病的发病日龄十分不稳定,最早3日龄可出现临床症状,最晚16日龄也有报道。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0~60日龄,发病5~7d后逐步进人到死亡高峰期,随后死亡率逐步下降,呈现慢性经过或慢性感染[1]。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最高,尤其是秋季向冬季过渡中更容易加重疾病的传播蔓延,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鸡腺胃炎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肉鸡养殖主产区发病率较高。
3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鸡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症状,十分兴奋,在鸡舍内惊恐不安,对外界刺激表现十分敏感,随后患病鸡精神状态逐渐变差,畏寒怕冷,呆立缩颈,不断的甩头甩鼻。仔细听,能听到患病鸡从呼吸道发出呼噜声,少数患病鸡张嘴呼吸,羽毛杂乱,双翅下垂,采食欲望明显下降,随后排出黄白色黄绿色的粥样稀便,有时在粪便中还能看到大量未消化的饲料。发病3~8d后患病鸡身体迅速消瘦,发病严重的在发病3d后出现死亡。
4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鸡解剖后,可见腺胃肿大,颜色苍白;腺胃壁增厚,指压有浆液性液体流出,腺胃粘膜肿胀变厚,腺胃乳头融合、出血、溃烂,甚至消失。患病后期腺胃存在乳头性溃疡,病灶部位向内凹陷,肌胃严重菱缩肌肉松弛,消化道黏膜很容易剥离[2],在消化道中充满大量未消化的饲料,肠道空虚。胸腺、胰腺、法氏囊严重菱缩变形,肾脏外观呈现苍白色,将肾脏剖开后,内部存在少量尿酸盐沉积。肠壁粘膜脱落严重,肠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炎症,盲肠显著肿大,出血,囊肿内部蓄积有大量浓稠的胆汁[3],喉头气管表面存在大量出血病灶,鼻腔内存在脓性分泌物。
5防治
对于鸡腺胃炎应该做到早确诊、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应将症状较为严重、没有治疗效果的患病鸡立即淘汰无害化处理,剩余患病鸡单独隔离养殖。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对整个鸡群进行一次紧急疫苗免疫接种,对进一步预防该种疾病的传播蔓延有一定作用。由于鸡腺胃炎是有多种传染性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因此应采取综合药物进行治疗。在没有明确致病原的基础上,采用抗病毒、抗菌、开胃健脾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在治疗中抗病毒抗生素可以连续使用5~7d,开胃药物、西米替丁最好使用7~10d,直到鸡群恢复正常。通过上述治疗7~10d,患病鸡的症状即可消退,生产性能得到有效恢复。当精神恢复健康后,应密切观察鸡群的具体生长情况,将生长较为缓慢的鸡立即淘汰处理。另外,还应做好养殖场的净化处理工作,对于阳性鸡立即淘汰处理,构建健康鸡群,这样对防控该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蔓延有很大幫助。在日常养殖中,应重点做好免疫抑制类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雏鸡在7~10日龄可接种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连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预防该种疾病的传播蔓延有一定作用。同时重点做好鸡传染性鼻气管炎、喉气管炎、传染性法式囊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做好饲料管理,避免给鸡群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更不能随意添加氨基酸或者精饲料。
6结束语
目前鸡腺胃炎的致病原因还不明确,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类综合性疾病。在日常养殖中,为更好防范该种疾病传播流行,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旦发病,应将患病鸡单独隔离养殖,并将病情上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另外,兽医人员还应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整个地区鸡腺胃炎的具体发病及流行情况。在疫病流行高发期引导养殖户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控,预防疾病的传播蔓延。
参考文献
[1]何亚萍,康晓丽、蛋鸡病毒性感染诱发腺胃炎的诊治[J].当代畜牧,2016(26):92.
[2]闫淑梅.鸡腺胃炎的综合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105
[3]呼卫平,李炫均.鸡腺胃炎致病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7(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