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2019-10-21周玉梅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卧床医嘱病情

周玉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79-02

1 内科疾病基础护理

①护理人员应该热情接待患者,指导患者办理入院,重症患者安排在ICU或者抢救室,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②保持病房通风,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

③对于行特殊检查、治疗以及危重症患者,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禁止随意活动,按照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病情较轻的可以指导患者适度活动。

④对于刚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需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呼吸、体温、心率、脉搏、血压等,4次/d,连续监测3d。针对危重患者或者发热患者,则6h测量一次,对于体温变化大的患者,密切关注,随时监测。

⑤护理人员填写患者护理病例,并询问患者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并且告知患者入院需要完成的检查,指导患者进行检查,并且在24h内留大小便送检。

⑥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护理登记,按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临床治疗效果,还有排泄物、分泌物情况,以及监测药物使用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⑦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心中的疑问,耐心解答,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⑧根据内科疾病需求,以及不同科室的特色,准备抢救物品,为所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好先行准备。

⑨患者治疗良好出院时,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

2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2.1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2.1.1观察病情

①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②观察患者24h尿量,如果尿量过少,则表明血容量缺少,需及时处理;③观察患者黑便次数、形状及量,以及患者呕血情况;④观察患者肢端温度以及皮肤颜色;⑤预估患者的出血量,如果胃出血达到300ml,则易引发呕血;并有黑便,则表明出血达到70ml左右,甚至更多;采用大便潜血试验,结果为阳性,则表示出血量>5ml;出现柏油便则表示出血达到500ml-1000ml。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再次出血的征兆,如出现腹胀、恶心、头晕、肠鸣音活跃、出汗、心悸等症状,则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再次出血。

2.1.2症状护理

呕血护理:指导患者取半臥位或者侧卧位,针对意识不清楚的患者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负压吸引器;观察患者出血量以及血液颜色;遵医嘱进行止血、输液、输血等治疗操作,保持患者静脉通畅。

血便护理:指导患者便后清洁肛周,保持干净干燥;便后避免突然站立,缓慢起身。

疼痛护理:完成硬化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质,严重者即刻告知医生处理。

发热护理:通过硬化治疗,有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对此,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治疗以及输液治疗,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

2.1.3基础护理

指导患者出血期间保持绝对休息,病情逐渐好转可以适量的增加活动;呕血时,需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出血期间,禁止进食,停止出血之后,根据病情变化先后采用流食、半流质食物、易消化食物保持营养摄入;指导患者常常更换体位,避免局部受压;保持病房干净整洁以及病床清洁干燥;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及时将胃肠引流物和出血清理掉,防治恶性刺激发生。

2.2肾病综合征

2.2.1观察病情

观察患者尿量、水肿情况以及血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乏力、精神不振、肠鸣音减弱、腹胀等症状。

2.2.2症状护理

水肿护理:针对重度水肿的患者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直至水肿退却,同时,告知患者保持干净卫生,注重皮肤护理;严格记录尿液量,同时控制液体的流入量,每天液体进入体内的量需等同于前一天尿量,并在此基础上添加500ml;密切关注患者每天体重的变化,并予以记录。

预防感染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口腔、皮肤护理;病房定期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干净整洁,避免大量人流进入病房;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随着病情变化减少激素用量或者患者病情好转时,可以指导患者增加活动,增强抵抗力。

预防血栓感染:针对急性期患者,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摩双下肢;遵医嘱用药,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例如:肾功能恶化、肾脏重大、腰疼等;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肺栓塞,例如:脑梗死、心肌梗塞、喘憋、咯血等。

2.2.3基础护理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变化适当活动,好转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进食富有蛋白质的食物,瘦肉、牛奶、鸡蛋等,减少进食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食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鱼油、植物油等。针对出现水肿的患者,指导患者低盐饮食。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予以针对性的护理,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2.3急性心肌梗死

2.3.1观察病情

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患者自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生并发症的征兆。

2.3.2症状护理

①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必要的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观察患者意识变化,记录患者尿量。

②在患者发生剧烈疼痛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且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指导患者注意保暖。

③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可以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例如:心脏破裂、栓塞、乳头肌功能断裂或者失调、室壁瘤等。

④在溶栓治疗之后,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出血,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2.3.3基础护理

在患者病床边放置心电监护设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必要的抢救设备;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随意翻动,禁止过多的人接触患者,促使患者情绪处于平稳状态;针对病情稳定的患者指导患者在病床上适量活动,针对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指导患者增加休息时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使用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患者适当的自理生活。

猜你喜欢

卧床医嘱病情
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医嘱调查与分析
如何有效避免卧床老人发生肺炎
THE FAREWELL
遵循医嘱
好好躺着也可以治腰椎盘突出
遵医嘱
听诊器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秋雨
病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