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2019-10-21郭佳佳石红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郭佳佳 石红

【摘 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Harris髋关节功能、满意度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焦虑、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67-02

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身体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身体创伤,还会滋生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这些均会造成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变差,针对这一现象,患者的护理质量显得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如何选择护理方法成为了关键所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应用效果显著[1-2]。本文为探讨综合护理在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对比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在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用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60.00%),女性患者12例(40.00%),年龄在37-79岁,平均年龄位(54.54±1.3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10例、大专以下学历患者2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63.33%),女性患者11例(36.67%),年龄在35-79岁,平均年龄位(54.44±1.3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12例、大专以下学历患者18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的诊断标准[3-4],确诊为髋关节置换微创手術患者,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严重器官疾病患者,排除手术禁忌者。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依据原有的护理制度,严格执行,给予安慰、鼓励、病情监护。

观察组为综合护理,措施为[5]:①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充分掌握,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病症等,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后,引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选用硬板床,将患者的患肢制动处理,呈现外展中立体位,固定处理,防止骨折移位,在对患者实施移动或搬动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患肢托起,避免对髋关节造成不良影响,针对疼痛比较剧烈的患者,可以适当的选用止痛药物;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面带微笑接待患者,引导患者熟悉病房,减少患者对于医院的陌生感,进而缓解心慌、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手术的作用、实施方法等基本知识,进而提升患者的认知度,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同时,引导患者实施深呼吸、床上大小便、患肢屈伸等训练。②术后护理:术后为患者的身体恢复期,患者的体位护理极为重要,为了防止患者的髋关节出现脱臼或外旋,在对患者搬动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的肢体外展,在患者两腿之间放置枕头,防止患肢出现内旋内收的现象;对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针对压疮、髋关节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进行提前预防,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疼痛、Harris髋关节功能、满意度评分情况。焦虑评分依据焦虑评分量表实施评估,总分40分,当0分时,表示无焦虑症状,当40分,表示焦虑症状极高,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轻,反之,表示焦虑症状越剧烈。疼痛评分依据疼痛评分量表实施评估,总分10分,当0分时,表示无疼痛症状,当10分,表示疼痛症状极为严重,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症状越剧烈,反之,表示疼痛症状越轻。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实施评估,总分100分,当0分时,表示Harris髋关节功能极低,当100分,表示Harris髋关节功能极高,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Harris髋关节功能越高,反之,表示Harris髋关节功能越高[6]。满意度评分依据满意度评分量表实施评估,总分100分,当0分时,表示极不满意,当100分,表示非常满意,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分析

将数据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用( ±s)来表明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P值<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疼痛、Harris髋关节功能、满意度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的焦虑、疼痛、Harris髋关节功能、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焦虑、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Harris髋关节功能、满意度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焦虑、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功能、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最为临床上极为典型的骨科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使得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患者极易滋生焦虑、心慌等负面心理情绪,应给予重点关注[7]。

针对这一现象,患者的护理质量显得极为重要和关键,呈正比关系,如何提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极为关键和重要,综合护理作为全方面、针对性极强的护理护理服务措施,通过在术前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心理辅导等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进而有利于患者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实施,应用效果显著;术后为患者身体的康复期,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身体恢复情况,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肢体恢复计划,加快患者肢体的康复速度,应用价值极高,因此,综合护理在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极高[8]。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综合护理值得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孔丹,李欣潞.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18):106-108.

[2]康志敏,孙启才.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5,5(12):147-149.

[3]张海燕,郑春兰,纪宝琼.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77-78.

[4]刘云,李海艳.舒适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5,22(A02):870-871.

[5]郑海伦,黄巧萍,流于莹,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花在你和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21(11):1327-1333.

[6]李小燕,彭彩虹,龙春梅,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全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1):2994-2996.

[7]张秀清.综合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7):44-46.

[8]葛连.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0):6028-6029.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