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

2019-10-21李艳利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李艳利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IPA(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50例IPA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清GM水平均采用ELISA(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结果:研究中50例患者中,确诊患者共有3例,构成比为6%,临床诊断患者共有9例,构成比为18%,拟诊患者共有20例,构成比为40%,还有18例患者被排除IPA感染,构成比为36%;将确诊、临床诊断与拟诊患者归为观察组,共有32例患者,构成比为64%,将排除IPA感染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有18例,构成比为36%;GM试验敏感性高于G试验,利用两种联合检测时,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结论:IPA诊断中GM试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G试验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但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基础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最大程度上将临床诊断率提高,降低假阳性率。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半乳甘露聚糖;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28-02

以往临床上通常会选择采用传统检查方式对IPA进行诊断,但存在较高误诊率与漏诊率,极易导致患者过度治疗或者治疗不及时,将IPA患者病死率提高[1]。所以临床亟需寻找一种高特异度与灵敏度、快速、简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2]。现阶段,血清特异性抗原检测备受临床关注,GM(半乳甘露聚糖)是临床用来对侵袭性真菌病感染进行检测的一种抗原[3-4]。有研究显示,GM试验属于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病检测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5]。本研究主要针对IPA诊断中GM试验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50例IPA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②同意行肺组织活检或者纤维支气管镜下取肺泡灌洗液进行GM检测;③存在曲霉菌感染病史;④可从痰标本中找到真菌菌丝。排除标准:①行实体器官移植;②化疗后存在严重黏膜炎;③透析;④高剂量应用激素治疗;⑤年龄在18岁以下。

1.2方法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若有发热现象出现,那么马上采用广谱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若未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则对其行抗真菌治疗。

GM测定方式:采集所有患者3ml清晨空腹静脉血,在标本采集24h之内对其行离心处理,然后再-20℃的冰箱中保存,行分批集中检测,GM抗原采用ELISA(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每次操作均对试剂盒提供的阴性与阳性对照血清行单次GM检测,若cut-off(单次临界)值≥0.85,则可以判定GM试验结果为阳性[6]。

1.3统计学分析

在统计软件SPSS 20.0中将数据均录入,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t、χ2检验,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资料分析

研究中50例患者中,确诊患者共有3例,构成比为6%,临床诊断患者共有9例,构成比为18%,拟诊患者共有20例,构成比为40%,还有18例患者被排除IPA感染,构成比为36%;将确定诊断、临床诊断与拟诊患者归为观察组,共有32例患者,构成比为64%,将排除IPA感染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有18例,构成比为36%。

2.2血清GM及特异性与敏感性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行GM检测,将确诊、临床诊断与拟诊患者归为观察组,将排除IPA感染的患者归为对照组;GM试验结果显示,确诊患者中3例患者(3/3)均显示为GM试验阳性,临床诊断患者中共有6例(6/9)显示GM试验阳性,拟诊患者中共有19例(19/20)显示GM试验阳性,对照组中有3例(3/18)显示GM试验阳性,诊断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3.3%。

2.3 GM检测和BG(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对比

本研究中共有50例患者行BG 检测,即G试验,将确诊、临床诊断与拟诊患者归为观察组,将排除IPA感染的患者归为对照组,G试验结果显示,确诊患者中3例患者(3/3)均显示为G试验阳性,临床诊断患者中共有2例(2/9)显示G试验阳性,拟诊患者中共有8例(8/20)显示G试验阳性,对照组中有4例(4/18)显示G试验阳性,诊断敏感性为40.6%,特异性为77.8%;GM试验敏感性高于G试验,利用两种联合检测时,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 (P<0.05),见表1:

BG+GM联合检测时,观察组中有30例被诊断为阳性,敏感度为30/32=93.8%,对照组中2例被诊断为阳性,特异度为16/18=88.9%。

3 讨论

IPA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存在特异性,具有较高误诊率,极易促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具有较高死亡率[7]。以往临床上通常会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菌培养以及镜检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但不仅需要耗费较长检查时间,同时敏感性较低,难以及早做出明确诊断。现阶段,临床用来诊断真菌感染的有效方式之一為通过血液检测真菌抗原[8]。GM属于曲霉菌细胞壁的抗原成分之一,在曲霉菌侵犯早期便会释放到血液中,通过对血清GM水平进行测定,能够获得理想的早期诊断效果。现阶段,国内外在GM试验阳性界值上一直未有一个统一标准,欧美地区通常控制在0.7—1.0之间,而美国则将其控制在0.5,我国也有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究,本研究采用0.85为临界值时,具有较高特异性与敏感性。为了将试验假阴性与假阳性降低,我国IFI(侵袭性真菌感染)指南中将连续两次GM试验结果阳性当成微生物感染的判定标准。但因为早期进行了经验性治疗,所以可能会导致血清GM浓度降低,并且重复进行检测也具有较大血液标本需求量,所以本研究认为,可与临床高危因素进行结合,以此来进行诊治。本研究中,GM试验诊断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3.3%,均高于G试验,并且将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更高。临床对IPA进行诊断时,因为具有较低诊断敏感性,行单一G试验可能很难达到诊断要求,在此基础上联合GM试验有利于明显提高诊断敏感性。有研究显示,联合应用G试验与GM试验对IPA患者进行诊断时,要对患者临床表现、基础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各方面进行充分考虑,最大程度上将临床诊断率提高,降低假阳性率。

综上所述,IPA诊断中GM试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G试验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但需与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结合。

参考文献

[1]林鹏程, 赖茜茜, 周颖, 等.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12):929-933.

[2]张成飞, 翟甜甜, 张岩钊,等.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28(9):12-15+23.

[3]王颖, 黄梅, 奚海燕,等.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 2018, 36(1):29-33.

[4]何骞,沈思梅,周威 .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7, 30(4):380-383.

[5]李明, 李功杰, 周娟,等. 肺部 CT 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实验在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6, 11(1):20-23.

[6]Zhou W, Li H, Zhang Y, 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Galactomannan Antigen Test in Serum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Nonneutropenic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17, 55(7):2153-2161.

[7]郭慶玲,郭禹标,廖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价值[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 32(1):130-133.

[8]蔡学究, 戴建强, 邓小玲,等. 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在非粒细胞缺乏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广西医学, 2017, 39(6):871-873.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