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019-10-21吴玉斌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22期
关键词:应用管理

吴玉斌

摘要:项目管理理论是贯穿工程前期准备至后期竣工验收的施工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针对于此,本文主要以电力基建工程为例,阐述项目管理理论的实际内涵与应用优势,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说明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旨在证明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促进我国电力建设事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项目管理理论;电力基建工程;应用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能源消耗总量快速上升,使得国内能源分配出现不平衡。这种情况对我国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严重影响,不少企业出现亏损现象。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电力基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各项管理内容也积极落实到各管理部门和工程项目中,但我国电力企业众多,且人员数量庞大,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理论性和规范性,给实际工作造成一定难度。基于此种情况,应用切实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项目管理理论的实际内涵与应用优势

1.1、实际内涵

项目管理理论主要是将冗杂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化处理,作用于管理的各个层面当中。电力基建工程所运用的项目管理理论主要是以项目建设进度管理为主要的管理依据,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如组织计划、控制协调等管理活动实现全过程建设控制。

1.2、应用优势

以往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多存在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下且无法达成预期建设目标的情况,导致电力基建工程的建设效果不理想,与最初的建设目的严重相悖。而通过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可以使电力基建工程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应用优势比较明显。具体如下。

(1)项目管理理论可以作用于工程的全部工作人员。以往基层人员在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工作当中,往往不知道自身的职责内容,无法切实地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而通过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可以强化基建工程的建设流程与程序,并将具体的工作内容作用于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当中,此时各部门可以参照工程的建设标准实现全过程管理。当各部门职员都分配到相关职务内容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对于基层工作人员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应用项目管理理论的工作模式,可以强化各部门的工作职能,落实及贯彻具体的工作内容,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1]。

(2)项目管理理论可以促进电力基建工程工作凝聚力的形成。项目管理理论主张“统筹资源、属地协调”的理论原则,目的在于推动外部环境建设与内部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项目管理主要是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或者个人,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可以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执行。如此一来,各个工作人员基本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可以协调化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作的衔接性,促进电力基建工程工作凝聚力的形成。除此之外,项目管理理论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方面的决策,达成良好建设的效果。

(3)項目管理理论可以强化员工个人的归属感。从实际上来看,电力基建工程涉及到的工作量较多且冗杂,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处理多项工作内容。而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员工个人的工作使命感是分不开的。传统的管理方法限制员工个人的言论权利,部分员工无法在日常管理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一点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通过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可以确保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畅所欲言,提出针对性建议,管理人员同时也可以吸取民意,制定建设目标。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强化员工个人的归属感[2]。

2、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质量管理方面

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应该结合项目管理理论的具体要求,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确保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质量水平。基于此,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管理理论的初级目标,结合企业内部的生产建设情况,第一时间了解用电量市场的动态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约束电力基建工程的稳定建设。除此之外,质量保证部门可以结合项目管理理论的理念要求,如全过程建设控制理念实现对原材料采购过程的实时控制,避免出现材料设备质量隐患问题,从根本上确保电力基建工程的施工安全。

2.2、员工管理方面

多数供电企业都属于国有垄断单位。受到部分因素的制约,内部职员往往呈现出的工作态度多以怠慢为主,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展现。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即“重生产、轻管理”,管理内容多流于形式。针对于此,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人员可以应用项目管理理论解决上述问题。如结合项目管理理论构建切实可行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由业绩的高低决定员工的薪资[3]。一般来说,通过此种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理论提出的要求,采纳员工个人关于对企业改良的建议,促进管理内容的转型与升级。

2.3、造价管理方面

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可以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对于电力基建工程而言,造价管理是确保基建工程按时竣工、质量安全的先决条件。针对于此,管理人员可以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观念,落实及贯彻各项工作内容,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预期目的[4]。在具体的实行方面,工作人员应该根据专业部门的要求采购原材料的数量,避免出现采购资源浪费的情况。另外,工作人员可以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做好工程量的预先估算工作,强化财政预算工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4、工程管理方面

应对繁重的工程建设任务,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做好“六个统筹”:①统筹设计、施工、监理招标,择优选择参建队伍;②统筹物资采购供应,满足施工进度需要;③统筹前期属地协调,发挥当地单位外部协调责任主体作用,提高前期质量和效率,确保项目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建设的紧密衔接;④统筹施工队伍力量调配,相互协作支援,加强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流程;⑤统筹施工高峰期有序进行跨项目、跨单位、跨地域施工机具设备调配,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期推进;⑥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密切跟踪项目前期进度,提前安排申报物资批次招标计划,组织安监、生技、调度、部门对停电接火、跨越线路施工“四措一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施工方案)进行联合会审,细化作业流程,降低安全风险;加强施工图审查,密切设计与运行单位之间的沟通,减少避免验收时发现缺漏或变更,共同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

3、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1)明确职工的工作目标。采用项目管理理论要求参与电力基建工程建设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与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确保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体现协调性、合作性工作的管理要求。(2)全面考虑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电力基建工程在实际的建设工作当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对最终的建设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不是说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就可以规避这一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实行精细化管理解决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3)注重各个部门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电力基建工程涉及到的工作量较大,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努力。项目管理理论比较侧重于各个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协调工作的管理理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据部门职能的性质进行工作划分与协调工作,确保部门的整体性与协调性[5]。

4、结论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效管理电力基建工程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升级与完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工作。通过合理地将项目管理理论贯穿于电力基建工程当中,解决电力基建工程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促进良好管理成果转化,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打造良好基础,进而有效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熊.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09):181~182.

[2]周永辉.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应用项目管理理论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5(33):38~39.

[3]谢艳.浅析项目管理理论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16):79~80.

猜你喜欢

应用管理
高校数字校园应用生态平台建设
浅谈泰州长江公路大桥CSJ950主缆缠丝机应用管理
探讨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以及管理
小城镇医院净化手术室的功能设计与应用管理
高中政治微课程的开发策略与应用管理探析
浅谈电力自动化中现代电话通信技术的应用
电子档案的应用管理与安全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