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

2019-10-21赵海燕梅傲雪赵娟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抑郁情绪抑郁症护理效果

赵海燕 梅傲雪 赵娟

【摘  要】目的: 观察于抑郁症护理中开展共情护理对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到2019年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6例进行比对分析,按照电脑随机分组,将58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将58例患者纳为研究组,开展共情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在身体功能、情感状态及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于抑郁症护理中开展共情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利于改善患者生活功能。

【关键词】抑郁症;共情护理;抑郁情绪;生活功能;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79-01

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考虑患者不同的成长环境及心理状况,致病因素较多,考虑疾病的特异性,临床疾病具有较强的复发性,治愈难度较大[1]。为了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提升生活功能,研究特于抑郁症患者开展共情护理模式,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選取2018年到2019年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6例进行比对分析,按照电脑随机分组,将58例患者纳为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31例,年龄区间在19岁到59岁之间,年龄中位值为(35.46±2.43)岁,将58例患者纳为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32例,年龄区间在18岁到60岁之间,年龄中位值为(36.08±2.61)岁,比对两组患者患病年龄及性别及基础资料差异,提示无差异可进行后续比对分析(P>0.05)。

纳入标准:(1)研究观察对象均符合《精神类疾病诊治指南》中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持知情授权。排除标准:(1)言语交流障碍、意识障碍;(2)恶性肿瘤等危重疾病患者;(3)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4)自杀倾向;(5)治疗依从性差。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遵医嘱给予用药干预;研究组患者开展共情护理,建立共情护理小组,由年资高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对组内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强化护患沟通技巧,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主动询问患者护理需求;给予患者抑郁自评表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郁结所在,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进行针对性的排解,并做好实时的问诊记录;加强疾病宣教,针对疾病机制、先进的治疗方式、自我调节等相关问题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疾病知晓,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2];对家属进行宣教,提高家属对疾病的关注度,建议家属多陪伴及开导;加强社会支持,普及相关精神类疾病的社会关爱,避免异样眼光;鼓励患者参与社区、社会集体活动,提高生活热情[3]。

1.3评价标准

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生活功能评估表(SF-36)对患者护理前后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收集的数据借助SPSS23.0软件进行客观对比,P<0.05表达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分相较

护理前比对两组患者抑郁自评比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功能护理前后生活功能相较

护理前比对两组患者身体功能、情感状况及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评分显著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身体功能、情感状态及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患病几率不断上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疾病既有反复性及持续性等特征,疾病持续进展极易导致厌世、自杀倾向[4]。随着社会对心理疾病关注度的提高,临床护理模式增加以心理护理为基准的共情护理,针对抑郁症相关疾病患者,通过打开患者的心门,鼓励患者倾述,运用情感宣泄法,改善患者情绪低落情况,采用鼓励及安慰的方式,提高患者对生活的热情,缓解抑郁情绪[5]。本研究表明,护理前比对两组患者抑郁自评比显示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护理前比对两组患者身体功能、情感状况及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评分显著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身体功能、情感状态及社会功能三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数值可以看出,于抑郁症护理中开展共情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利于改善患者生活功能。

参考文献

[1]熊贵芬,张慧,彭国美等.优质护理服务在住院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6-19.

[2]朱伟玉,徐美英,高志虹等.针对性睡眠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4):2675-2677.

[3]沈鸣雁,李清.1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 (4):502-505.

[4]周苏明,陈新霞,赵玲玲等.家庭功能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8):739-741.

[5]李秋敏,王再生,李元玲等.老年病专科护理人员继发抑郁症的风险模型及应用[J].广东医学,2017,38(23):3653-3657.

作者简介:

赵海燕,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1月 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 学历:本科。 科室:精一科  现任职称:护师 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四医院

猜你喜欢

抑郁情绪抑郁症护理效果
焦点解决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
发病6个月以上性早熟女童与在校女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差异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团体音乐治疗对于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