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9-10-21陈旭

速读·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布置创设环境

陈旭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风靡全球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从这一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时,环境的创设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环境创设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与幼儿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幼儿园,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一、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定位

1.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它强调了教育的三要素:学习者、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

2.环境是最佳的“记录”之一。如果幼儿园的环境具有生机,幼儿的生命也将富有活力。儿童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就获得了应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对环境也起到了影响甚至改造作用”。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

3.环境是“第三位老师”首先,环境应具有教育的功能。它能把引起幼儿相互经验的各种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构筑新知识。它能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化,让幼儿与环境“对话”。

4.环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环境创设原则

1.文化折射原则。幼儿园的环境应呈现出当地的文化风情,从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呈现在墙面上的装饰,都可以体现出幼儿园所处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地方特色。如大班幼儿教师利用我们的家乡——黑山,她所具有的独特乡土韵味,进行了主题教育活动“美丽的黑山——我爱你”。幼儿园内每一件具有黑山文化特色的物品和图片都源自于幼儿及家长的收集,莲花湖、101纪念馆、二人转、龙湾水库、太极文化、满族剪……这些幼儿和家长从家里带来的材料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2.年龄和发展原则。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环境创设的具体要求就有所不同,要尽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如在小班教室里放置相对较多的无结构玩具;还有扮演娃娃家的空间。在年龄大一些的幼儿的班级里,放置较多的能进行探索和实验的器材。

3.尊重使用者原则。环境的创设应透露出对使用者——幼儿、教师、家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的尊重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使应不断地询问自己:幼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便于幼儿的探索活动吗?我们教师在怎样的环境里更能有效地倾听幼儿、帮助幼儿、记录幼儿?家长对环境又有什么要求呢?等等。

4.评估更新原则。幼儿园的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需要定期评估和修改。应根据不同的季节特征及结合幼儿园课程进展不断更新环境布置,让环境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关于幼儿园环境的具体创设

环境创设的意义不仅因为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

1.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途径与方法。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幼儿园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教育意义。在幼儿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孩子参与创设时老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的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2.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对其发展起到的作用。智能的启发性。环境创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园各班结合教育目标和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于墙面的主题栏,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日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有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题,也有孩子们所喜爱的故事主题……丰富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情感的感染性。首先,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在教室内,由师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组合粘贴画作品,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其次,环境创设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情趣,让幼儿名副其实地成为环境设计的主动者。比如在创设“美丽的春天”這一主题环境时,可以先让儿童自己去寻找春天的特征:春天到了,花儿开了,树叶发芽了……小班幼儿在搜集“春天”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各种感官的运用,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是春天。在布置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讨论构思和布局,而不是代替幼儿去布置。在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随着不同季节的来临,教室的墙壁在孩子们手中不停地“说话”,而幼儿在布置中也深刻体会到了四季的含义和特点。

行为的激励性。环境建设应形成鼓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氛围。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把这些儿童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环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孩子们增加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因为这是对他们的最高尊重与鼓励。虽然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各有差异,但环境建设应努力做到让每个幼儿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不断向上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教室内的作品栏上,有我们每个孩子的作品,如果谁到我们的教室做客,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向他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对自己的每一幅画,每一件手工作品都非常的得意,作品栏是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用武之地。

猜你喜欢

布置创设环境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特别号都有了
环境清洁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漫观环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