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价值分析

2019-10-21蔡陆施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并发症高血压

蔡陆施

【摘 要】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预防并发症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各50例,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对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并发症;慢性病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01-02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控制血压以预防心、脑、肾等并发症发生,患者需从用药、饮食、运用以及行为等各方面共同干预以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本病患者100例,患者知情同意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6-78岁、平均(61.28.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5-79岁、平均(61.5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社区居民;沟通能力良好;依从性较佳。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临床资料不全。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给予ACEI/ARB、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2]。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知识宣传、血压监测、基础护理以及安慰等[3]。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慢性病管理模式管理,包括建立健康档案、运动治疗、测量血压、饮食管理、完善管理模式等。(1)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包括患者身高、性别、姓名、体质量等资料在内的健康档案,同时了解患者的病况与病史,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分析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的原因。(2)运动治疗。高血压患者接受低强度运动治疗,合理控制患者的运动强度,要求患者每周进行次运动操,每次时间控制在30min以上,结束后测量患者的最大心率与血压,心率在120次/min者需要在观察室内休息0.05h,待恢复正常后才允许离开,下次适当减少此类患者的运动时间。指导患者进行走跑交替、太极拳以及运动操等运动[4]。(3)测量血压,教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血压,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4)饮食管理。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饮食方案,饮食方案中增加具备降压效果的食物,增加高蛋白食物与粗纤维食物,减少高盐分、高脂肪食物,患者不得食用辛辣、寒凉食物,加大饮水量以确保大便通畅[5]。(5)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每2周随访1次以便于发现并发症的预兆,同时给予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干预90d后的血压指标,采用血压计检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检测三次取平均值。

(2)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类型划分为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疾病、肾病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 )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效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1例、肾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出现心血管病2例、肾病2例、糖尿病1例、脑血管病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000,P=0.046<0.05。

3 讨论

高血压可导致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高血压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其形成是各种致病因素不断累积的过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其重要始动因素之一[5]。肥胖、缺乏运动、吸烟可导致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高血压等,此类疾病综合作用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将有助于预防此类并发症发生,避免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还能与药物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6]。

高血压患者病情复杂,人口数量众多,给予细化、長期的管理才能取得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其能与居民进行便捷的接触,因此由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对患者的管理有助于控制血压,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社区医生采集病史,建立档案并进行健康宣传,定期进行随访,有助于动态控制血压,避免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可以联系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当高血压患者出现并发症或者其病情不稳定时,能及时转至上级医院并进行进一步诊断与治疗,以免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本次研究中高血压患者接受慢性病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低于接受常规健康管理的患者的血压,提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慢性病管理模式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患者接受慢性病管理模式管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较未接受慢性病管理模式管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提示慢性管理模式有助于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因此本次研究认为慢性病管理模式运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有助于控制血压,预防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接受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对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旭.分析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3):114-115.

[2]黄建明,胡小芳.社区慢性病监控跟踪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人群的防治效果[J].青岛医药卫生,2018,50(04):280-282.

[3]谭丽娟.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7):42-43.

[4]万仁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价值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2):1366-1367.

[5]张代民.高血压管理现状及策略[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0):1083-1084.

[6]谭勇燕.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11):4-5.

猜你喜欢

并发症高血压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高血压界定范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