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城市地铁安全隐患防治的多元制度优化

2019-10-21刘航

名城绘 2019年2期
关键词:城市地铁安全事故机理

刘航

摘要:地铁是当今世界城市公共交通中最便捷、高效、舒适的电气化快速交通工具。它也是安全隐患集中、事故频发的重要场所。为此,各国一直把安全保障放在地铁发展的首位,但事故仍然频繁发生。有鉴于此,地铁的隐患和安全保障应从实际回避人们的诱因和责任因素入手,注重先进的研究、预防、主动管理,注重制度规范、准确管理,严格操作,对人负责。注重社会防卫、意识强化、长期管理、正常锻炼、全民参与、外部监督。

关键词:城市地铁;安全事故;原因;机理;防治对策

城市地铁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高风险性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带有很大不确定性,尤其随着地铁建设进程的推进,新建隧道往往要近邻既有地下基础设施及地上建(构)筑物施工,必然会对其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若控制不力则极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近年来在新建地铁工程,比如北京的4号线、5号线、10号线(含奥运支线)及机场线的建设过程中,就曾发生过多起隧道洞内塌方、地表过度沉陷、地下管线破坏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事故(据不完全统计40余起),造成了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这在留给人们惨痛教训的同时,也为我们鸣响了城市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警钟.为深入分析城市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理,汲取深刻教训。

1中外地铁的历史演进与多元比较

1.1历史演进

地铁,是世界公认的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中最便捷、高效、舒适的电气化快捷运输工具,所以,早在1863年,英国伦敦就建成了世界第一条城市地铁。此后,地铁在发达工业国家的大城市迅速普及,运营里程都在数百公里以上,其中,历史悠久、里程超常、规模宏大、比较著名的城市主要有,伦敦、巴黎、纽约、东京、莫斯科、柏林、首尔、米兰等。我国北京于1969年开通了大陆第一条地铁,以后陆续在天津(1984年)、上海(1993年)、广州(1999年)、深圳(2004年)等大陆特大城市开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10月,已有包括上述4城市以及南京、重庆、武汉、长春、大连、该城市、沈阳等的12座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约为1270公里,其中上海地铁的运营里程、硬件的现代化程度、日均运能等均居全国首位、世界前列。另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有29座城市获准建设地铁,在建总里程约1500公里;至2020年线路规划总里程将达6100公里,所需车辆将超过3万辆。

2地铁运营隐患

2.1地层变形塌陷

该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多采用盾构掘进及暗挖法,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地面沉降出现预警,如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出现地面塌陷,造成恶劣影响。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地铁以砂卵石及夹砂地层为典型,其结构较为松散、呈不均匀颗粒状,且渗透系数大,这使得区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顶部会由于下部的扰动及应力释放,出现松散及空洞,造成地面下沉2)该城市地面以下4m范围内多为杂填土、素填土,且因管线、地下构筑物施工多次出现扰动,多数在施工过程中回填不密实、部分管线渗漏水,时间一长稍有扰动就会出现空洞,造成地面沉陷,如该情况出现在老旧建筑物旁后果将不堪设想。3)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盾构参数控制不当,导致出现出土超量现象;同时暗挖施工因地质原因容易出现拱顶坍塌,二衬施作不及时,以上情况地面或洞内处理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地层变形。

2.2地下管线破坏

城市地层中各种管线交错密集、分布复杂,在该城市地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线破坏事件层出不穷,主要原因在于几个方面:1)设计图对部分管线位置描述不清或遗漏,同时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管线准确位置、管线施工方式、接头处理情况等信息调查不详。2)施工方施工前安全意识不强,部分项目未在施工前按照要求沿车站基坑四周开挖环形探沟,或探沟深度不足,导致个别管线未被发现,近两年多次发生施工单位打桩、打降水井钻断管线事件;同时,施工现场过程管理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部分项目在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未及时进行盯控,导致机械设备操作失误损坏管线。

3安全隐患防治措施

3.1加强地铁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

地铁目前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平台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视频监控及网站的实时参数监控,管理人员可以在不在场的情况下及时掌握现场的施工情况,做到风险实时监控。但就总体安全风险管控来看,该系统投入有限,现场视频监控摄像头配置不足,部分工点区域存在视频盲区;现场数据传输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周边施工及环境的干扰;部分数据尚需要人工传输,同盾构自身监控系统兼容性有待改进。再者,该系统功能偏为简单,与北京、上海等高端的复杂应用系统相比,在数据分析功能、自动化系统管理等方面需要大量改进。

3.2防控地层过量变形

主要措施包括:①在勘察阶段详细把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前提;②在设计阶段对围岩稳定性准确判释、合理加强支护措施,是降低事故发生的有效保证;③在施工阶段谨慎选择施工方法、重视加强初支力度,以满足围岩稳定的要求,这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尤为重要;④结合现场施工安全措施的完善和施工管理的有效落实,将地层过量变形以及围岩坍塌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3.3规范施工管理及提高现场施工技术

加强地铁施工过程管理对高质量完成地铁工程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措施:1)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是各项施工安全的有力保证和基本前提,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和现场施工人员都应以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为先.2)施工现场的整顿清理和安全防护,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问题,尽可能消除事故隐患,鉴于北京地铁施工中曾发生数起因外界交通违规造成施工人员伤亡的惨重事故,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3)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及故障排除,杜绝事故隐患.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制度.

3.4实行运行、监控、预警、应急的目标问责

没有目标的管理是无效无果的管理。实行目标问责,就是要以管理保证目标的实现,这个保证的责任应由目标的承诺者负责。实行地铁运行、监控、预警、应急的目标问责,就是要把各项任务目标分解到团队,进而分解、落实到当事个体,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压力,人人有目标、个个担责任,阶段有檢查、终结有考核,动态有调控、静态有问责。

4结语

规范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施工管理是杜绝事故和保证安全施工的关键.实际中事故原因往往是极其复杂的,但都与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环节息息相关,可以说,在各方管理、操作以及施工措施都不遗余力地严格执行到位的前提下,很多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大大削弱的.

参考文献:

[1]张顶立,吕勤.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浅埋暗挖施工地层变形模式[J].岩土力学,2006,27(增刊):249-255.

[2]张成平,张顶立,王梦恕.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分析及其控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增2):3601-3608.

(作者单位: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城市地铁安全事故机理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图示题的考查例析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聚能水压爆破控制技术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研究
电力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地铁车辆转向架常见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