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与可持续发展

2019-10-21卿雪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信贷可持续发展银行

卿雪梅

摘  要:信贷有助于调节暂时或者长期的资金余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维持信贷市场的有序运行,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总量和投放实施引导,国家制定了相应的信贷政策,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信贷领域的不良贷款量急剧增加,民间高利贷款屡禁不止,银行存款量流向地下市场等问题层出不穷。信贷的存贷差较大,存贷比例不协调,不良贷款剧增,严重影响县金融市场的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落实好信贷政策,从而提升信贷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关键词:银行;信贷;可持续发展

国家的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调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中国人民银行近年围绕信贷总量的扩张、引导信贷投放、限制新信贷等方面加强了信贷的宏观调控。但是县域面临的存信贷投放平衡,贷款供不应求,不良贷款增加,银行内部信贷机制不完善,信贷风险剧增。这限制中小企业以及小微企业、农业的发展。近年来,信贷领域不良贷款增加,信贷紧缩,结构不平衡,直接影响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要与时俱进,完善金融对县域信贷的宏观调控,提高信贷效率,实践中探索完善银行信贷路径,促进银行市场化发展。

一、信贷的概述

1、信贷的概念

所谓信贷,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货币借贷行为。广义上,包括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以及结算;狭义上,多指银行或信用社的贷款。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剩余资本,这些资本的流动有助于盘活更多现金资源,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就银行而言,信贷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信贷增强与客户的联系,从而拓展其他相关业务;发放贷款既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调剂暂时性或者长期的资金短缺,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货币相搭配,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金融市场化,完善金融市场制度。

2、信贷的理论来源

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与银行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从“商业货款理论”而言,信贷是资金的主要来源,资金需要流动性,以应付意想不到的资金需求,这是贷款产生的源头。而是从H.G.莫尔顿的“转换论”而言,将可用资金一部分投放于二级市场,满足流动性的需要,这为信贷运转的重要路径。从赫伯特.V.普罗克的“货款流动性的预期收益理论”而言,贷款须有归还日期表,以借款的预期收益或者现金收入为依据,这是信贷发展的动力源泉。信贷市场的扩大,可以延伸至国际,从而盘活更多的资源,实现资本的全球化。

3、信贷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信贷商业银行未来拓展的重要业务之一;随着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信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用作为人的无心资产,挖掘信用潜在的商业资源,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必须把握的重点之一。它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提出新挑战。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就是个人借贷款或者企业借贷款以及其它的一些金融方面的业务。依托信用来发放贷款,有助于促进经济市场活跃性,也会加大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信贷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银行间的竞争日益剧烈,各大银行承受巨大压力。银行为了增加收益,就必须在业务以及经营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非常传统,而且单一,无法适应现在信贷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必须创新发展模式。

二、信贷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现代现状

首先根据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相关数据,分析今年我国大致的信贷总体情况。根据数值分析四大银行的信贷收支情况(图一),无论是存款量、资金总计量还是贷款量都在增加。但是根据数值分析(图二),资产总量与贷款量的差额有缩小,也有扩大。总体上而言,呈现差额扩大趋势。

农业银行作为重要金融服务机构之一。以中国农业银行荣县支行为例,对当前商业银行支行的信贷数据进行一个简单分析。荣县支行存贷差距越来越明显,存贷差距的拉大,存贷差越来越明显。如图四所示,贷款逐年增加,但是其中主要是个人贷款,而个人贷款主要来源房贷,而不是投资、创业,侧面反应了当前的地产热。这些信贷结构的不平衡与国家近年的战略不相符,不利于未来经济的发展。近年,农业银行荣县支行受经济下行影响,不良贷款量剧增,直接影响银行创造价值的能力,在同地域同行业的竞争力受损严重。

2、信贷问题

一是银行关注类贷款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潜在风险上升,不良贷款急剧增加,贷款利差变薄。所谓次级类贷款是指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近年来,经济下行,很多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原本就风险较高的贷款,极易变成不良贷款。不良贷款中,次级贷款的风险越来越大,但是对次级贷款的把控却不到位。根据银监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追踪数据表明,关注类贷款以及不良贷款都在不断增加,而且占比也不断提高。占比的提高表明,贷款的风险越来越大。不良贷款直接影响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甚至会影响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推进,以及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银行也信贷盈利下降。

二是銀行内部的信贷管理不完善,信贷质量差,效率低下。一方面,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流于形式。贷款前期审查主要由客户经理负责,而客户经理业务量大,对于信贷前期审查不尽职,不到位,没能实事求是的反应贷款方的真实情况。审查时,受利益驱使,审查的责任机制缺失,形式上的集体决策。加之,缺少贷后不良情况追究机制。贷款后,没有定期及时追踪贷方情况,从而没能及时防范风险。贷款的前期、审查以及后期都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导致信贷风险无法把控。即使有,很容易受利益确实,且对于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不到位,惩罚成本较低,没有从源头把控信贷风险。

三是信贷投向不平衡,受利益驱使严重。许多银行出于“求稳”,宁愿将贷款投向不急需用钱的国有企业,而不愿投向急需用钱的中小企业以及小微企业,致使民间借贷风靡。一些企业为了缓解压力,不得不涉足民间借贷,很有可能加速倒闭。随着房地产大热,许多贷款流向了房地产开发。实体经济行业利润相比较低,发展较为困难,能达到标准的较少。信贷的不平衡加大了不良贷款的增加,加剧了银行信贷风险。

三、构建良好信贷市场

一是制定提升防范风险与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一方面要切实转变过去追求“量”的思想观念向“质”转变。贷款的安全性以及效益性作为银行信贷的“生命线”,兼顾社会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以及资产的最优配置。正视银行间的竞争,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信贷的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在选择信贷客户群体的时候,紧抓优质客户,压缩中间客户,清理不良客户,防范不良贷款。此外,完善信用制度,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包括预警机制,跟踪监控,从而掌握贷方情况。针对现今已有的不良贷款,加强清收以及拨备,从而减轻银行负担,在金融市场化的进程中,保证足够的竞争力,从而在银行业竞争中争得立足之地。

二是完善銀行内部信贷机制。一方面建立贷后检查机制,加大对贷款的检查力度,防范信贷风险。带后检查机制,解决重贷轻管的问题,及时发现风险,及时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保全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建立信贷管理的规范制度。信贷制度主要是实现信贷的规范运作,防范操作风险,加强信贷培训,了解国家政策走向,了解信贷最新情况,从而更好的开展信贷工作,提升信贷质量。

三是优化信贷结构,实现总量平衡。一方面坚持国家信贷政策。在信贷投放领域,支持符合国家重大战略、产业政策的领域,对于产能过剩的要严控,对于环保、文化等要积极介入。对于积极介入的领域,要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业务发展与市场、客户向匹配。银行信贷投放要与国家战略紧紧结合,实现信贷与未来紧急成长空间的紧密结合。信贷投放根据国家规划重点,加强对新兴领域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此外,信贷投向还要根据每个分行以及支行所在地方规划相结合,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挖掘需求,壮大自己,提升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信贷是银行的主要职责,也是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为了更好的调控宏观经济和产业,信贷的良好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近年来信贷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仍然与银行的发展息息相关。调整好信贷结构,消化不良贷款,平衡信贷投放,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促进金融市场化的推进,发展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  许伟松;加快涉农信贷发展的思考;经贸实践;2017年17期;99;

[2]  张敏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山西农经;2018年11期;82;

[3]  方伟芳;网络金融发展背景下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04期;325。

猜你喜欢

信贷可持续发展银行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