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诊治

2019-10-21裴超英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治疗措施病原流行病学

摘要: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稳定发展。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在我国多个规模化猪场暴发流行,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仔猪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根据近年的研究成果,该文对猪伪狂犬病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治疗和预防猪伪狂犬病的具体措施做出介绍。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3.068

0 引言

猪伪狂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发,猪一旦感染伪狂犬病毒,在猪的生命周期内就不能避免死亡和傳播病毒。携带病毒的猪具有多种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经呼吸道黏膜、破损的皮肤等传播。妊娠母猪能通过胎盘侵害胎儿,哺乳期的母猪也能通过乳汁传播病毒。多种传播方式下病毒的蔓延速度极快,因此应做好猪伪狂犬病的防治工作。

1 病原

猪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完整粒子呈圆形,直径为150 - 180 nm,核衣壳直径为105 - IIO nm,有囊膜和纤突[1]。这种病毒能在多种动物胚胎上进行生殖和繁衍,并且能通过胚胎进行传播。病毒主要集中在动物的脑髓组织中。患病猪在发病的中,病毒会通过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血液等传播,在病猪的身体器官中也有大量病毒。病毒能在具有严重污染情况的猪舍中生存30 d以上,在已死亡猪肉中存活35 d以上。消毒通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或0.1%升汞,能较好地杀灭猪伪狂犬病毒。

2 流行病学

猪伪狂犬病主要高发动物为猪、牛、羊等大型动物,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冬春季、产仔旺季病毒活动尤为活跃。携带伪狂犬病毒的猪和带毒鼠类是病毒的重要传染源,健康猪、病毒携带猪、患病猪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都会导致动物患病,病毒会通过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血液等传播,并且在病猪的身体器官中也有猪伪狂犬病毒[2]。在动物感染中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破损处或者是使用感染病毒的饲料导致感染。

3 临床症状

新生猪以及4周内的仔猪在感染伪狂犬病毒后会出现大量死亡,尤其是1周内的仔猪是感染死亡的高发阶段,死亡率可以达到1 00%。仔猪在感染初期会m现明显的发热、进食不佳、情绪较为低落,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呕吐、腹泻、高声尖叫,情绪逐渐失控,兴奋不安逐渐出现癫痫症状、高频率抽搐、身体麻木、不断转圈等现象[3]。

4周至4月龄的猪在患病初期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呼吸急促并且不通畅、偶尔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现象,严重病猪会伴随神经性症状。

育肥猪的患病症状是突发性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困难,食欲废绝,一部分病猪会出现神经性症状,病猪的呼吸道症状能够持续25 d左右。

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临床表现不明显。

怀孕阶段的母猪表现为难产、死胎、木乃伊胎等,其中死胎现象较为明显多见,即便是母猪能顺利生产,产下的小猪也会在3d左右死亡。

伪狂犬病的另一发病特点表现为种猪不孕症。带毒母猪屡配不孕。公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表现出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

4 剖检症状

猪鼻腔中出现明显的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上呼吸道内有大量泡沫样水肿液,扁桃体肿胀、咽喉发炎。肺部淤血、水肿,呈现支气管肺炎的病变。心包积液,偶见心内膜的斑块状出血。胃黏膜呈卡他性炎症,胃底黏膜出血。小肠黏膜充血、水肿,大肠黏膜呈斑点状出血。肝和脾均有散在的渐进性白色坏死灶。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有神经症状时,脑膜明显充血、出血、水肿,脑脊髓液增多,子宫内感染后可发展为溶解坏死性胎盘炎。

5 预防与治疗

5.1 预防

从健康种猪场引进种猪,并且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隔离,隔离时间为1个月左右。并且采样送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一切合格后才能进入正常生产。猪舍的墙壁、地面、设施等应阶段性消毒,7d为1个周期。猪的排泄物进行沼气处理,保证卫生质量过关。种猪场的母猪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清检测。

病猪场的净化处理工作应参照种猪场的措施操作。首先,对于携带猪伪狂犬病毒的猪全部淘汰,这种更新形式适用于成本较低的猪场。猪舍的消毒也应按照种猪场标准进行,以防二次感染造成的严重损失。其次,注射伪狂犬病油乳剂灭活苗。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注射疫苗的时间阶段也有一定的不同。种猪应每6个月进行1次疫苗注射,母猪在生产前应抽血检测。种仔猪在1月左右进行第1次免疫注射,在3周后注射第2次疫苗。在生长过程中6个月为1次注苗周期,保证种猪的健康安全。发病猪场为减少经济损失,可以对未发病的猪进行疫苗注射,开展全面防疫措施,对已经患病的仔猪进行捕杀。

5.2 治疗

当病猪病情恶化直至出现神经性症状前,可向病猪注射高免血清或病愈猪血液,能有效改善病症。即便是病猪出现一定好转,也不能杜绝病猪向外排毒,因此,应对病猪进行隔离饲养,确保隔绝传染源。对猪伪狂犬病的治疗现在还仅是在免疫预防阶段。种猪的免疫治疗方式是在第1次注射疫苗后4-5周进行二次注射,提升种猪的免疫能力,并且在生产前进行加强免疫注射,能保护种猪不受传染直至哺乳期结束。种用的仔猪在哺乳期结束后首先注射一次,4-5周进行二次注射,后可以按照种猪的预防措施进行。肉猪在哺乳期结束后注射一次,直到出栏。

治疗方案:清开灵+阿莫西林+地米,混合肌注;VE-亚硒酸钠粉针,肌注;抗病毒1号粉+恒福特+磺胺嘧啶钠,混合拌料。

6 结束语

猪伪狂犬病是近年威胁养殖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对猪伪狂犬病的治疗和预防主要采用的是灭活苗和弱毒苗,在实践和临床治疗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注射后产生的抗体较少,不能有效缓解已经患病的猪,只能对未患病的猪进行有效预防。其中基因缺失苗也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在注射后能产生大量抗体,适用于已患病的猪群。但是在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不能使用2种以上的疫苗,避免出现基因重组的现象,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减弱。由于猪一经感染会终身携带病毒,并且成年猪在携带病毒中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应定期对猪舍内的猪进行检测,有效清除猪舍的内在安全隐患,提升猪舍中猪的健康标准。加强对猪饲料的日常安全卫生监管,提升健康猪的繁殖能力和繁殖水平,并且控制母猪的生产质量,保证母猪具有充足的乳汁喂养仔猪,维持猪舍中健康的生长环境,杜绝疾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剑.猪伪狂犬病的诊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 9,35(2):92

[2]张欣兴.猪伪狂犬病的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 (4):84

[3]安永恒.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1):108.

作者简介:裴超英(1975-),男,陕西,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治疗措施病原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分析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