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9-10-21罗生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摘要: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在我国家禽养殖主产区内广泛流行发生。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3.063

0 引言

鸡大肠杆菌病的传播流行,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同时也可以危害任何年龄和品种的鸡。但随着鸡日龄减小,发病率和致死率呈现升高趋势。由于大肠杆菌是鸡肠道的一种常在菌群,当鸡群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代谢旺盛会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一旦受到多种应激因素影响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肠道中的有益菌群失调,大肠杆菌就会趁机繁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因此,在鸡养殖产业发展中了解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防范该种疾病传播蔓延有很大帮助。

1 发病原因

1.1 致病原侵入

雏鸡一出生在肠道内会携带有大肠杆菌,是鸡肠道中的一种常在菌群,在鸡整个生长发育期间随时可能发生大肠杆菌病。另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较多,并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能力较差,单纯依靠疫苗防范大肠杆菌病,效果不理想。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即便是同一个养殖场,大肠杆菌病的发生都可能存在不同的血清型。在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不可能将多种血清型制作成一种疫苗,所以在疫苗免疫接种时效果有时好有时坏,并且不能把握免疫质量。另外,随着鸡养殖产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疫病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现象不断出现。大肠杆菌病很容易和其他致病原如支原体、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十分复杂。近年养殖户不科学使用药物,使大肠杆菌病的耐药性菌株不断增多。一旦发生大肠杆菌病,多种药物使用无效,造成严重死亡。

1.2 饲养管理因素

集约化规模化鸡养殖产业发展中,养殖规模较大,一旦饲养管理条件不合理,会加重大肠杆菌病的传播流行。环境卫生较差,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会极容易造成鸡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致病性大肠杆菌会趁机侵入机体中,造成鸡群发病。另外,在鸡群转群、断喙、换料、气候突变等应激因素影响下,也会影响机群的身体抵抗能力,进而很容易导致大肠杆菌病发生。种蛋生产和孵化中,大肠杆菌病侵入到鸡胚,导致孵化出来的雏鸡天然携带有大肠杆菌。

2 临床症状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急,在发病初期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不振,胃寒怕冷,喜欢拥挤在一起取暖,咳嗽,呼吸困难。在雏鸡每次采食饲料或是每次运动后,都能听到气管中呼出哕音。发病2-3d后,鸡陆续出现腹泻现象,排除黄白色的粥样稀便,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腹泻症状加重,排出水样稀便,泄殖腔被严重污染,堵塞,有的患病鸡排便时发出呜叫声。发病中后期,患病鸡双翅下垂,羽毛杂乱,精神极度萎靡不振,并伴随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和关节炎症状,最终因机体严重脱水衰竭而死。

3 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鸡解剖后可以发现,心外膜表面和气囊表面存在大量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病死鸡的心包和胸膜粘连严重,不能正常分开,肝脏充血肿大,质地变硬变脆,在表面附着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肾脏充血严重,肠道充血,出血明显,肠粘膜严重扩张呈半透明状,很容易剥离。将病死鸡肿大的关节切开后,发现内部存在大量淡黄色的浓稠渗出物,有个别病死鸡的关节腔表面坏死,出现溃疡病变[1]。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料后,先进行涂片检测,可以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小杆菌存在。将采集到的病料粉碎后,划线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内,培养24 h,温度控制在37℃。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出了灰白色的致病菌菌落,菌落成露珠状,湿润光滑。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出了红色的致病菌菌落。在伊红美蓝培养平板上生产出了紫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致病菌菌落[2]。生化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产酸产气,不产生靛基质,不发酵蔗糖,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不能液化明胶,能还原硝酸盐,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3]。结合诊断结果可以判定致病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规药敏试验发现,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高敏。

5 治疗

大肠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在药物治疗中应该选择2种以上抗生素对症治疗,首次用药加倍,并保证合理的治疗疗程,保证机体内抗生素浓度达标,抑制大肠杆菌病的繁殖生长,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将症状较为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鸡扑杀无害化处理。全群鸡选择使用98%的盐酸环丙沙星粉剂,每1g兑水40 kg,连续饮水5d。同时对患病鸡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2 mg/kg体重,2次l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第1天用药加倍。在不使用抗生素饮水治疗的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K,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预防该种疾病再次发生。采用上述手段治疗1周后,除个别患病鸡治疗无效死亡外,剩余患病鸡恢复健康,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

6 预防

预防大肠杆菌病的传播流行,应重点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改善养殖环境,强化鸡舍卫生消毒,强化通风保温,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在雏鸡孵化中应做好种蛋和各种孵化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减少各种应激,避免大肠杆菌病的传播流行。在整个鸡群身体体质良好的情况下,肠道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仅占极少一部分,并且不具备致病能力。只有在应激因素影响下,或者在机体发生变化时,才能够表现为致病性。抗菌類药物不合理使用破坏了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机可乘,另外,某些抗菌类药物的毒性作用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诱发多种传染性疾病传播蔓延。为有效攻克传统抗菌药物对鸡群肠道菌群产生的影响,可以选择微生态制剂代替某些抗生素添加剂,通过补充微生态制剂快速补充肠道内的有益菌群,构建完善的微生物屏障,降低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3]。

7 结束语

防控大肠杆菌病关键在预防。日常养殖中一定要注重做好养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保证鸡舍通风良好,减少养殖场内部的各种应激因素刺激,提高育雏的质量。另外,应注重做好养殖场周围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积极推广微生态制剂,保证肠道菌群平衡。另外,在药物选择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崔明.鸡大肠杆菌病鸡其综合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7(2):19.

[2]朱焕星,王仁翠.鸡大肠杆菌病鸡其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6):78.

[3]张国清.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5):45.

作者简介:罗生(1972-),男,壮族,兽医师,本科,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