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棘球蚴病感染调查报告
2019-10-21华吉卓玛
摘要:牛棘球蚴病又俗称“包虫病”,它是由细粒棘球绦虫所引发的寄生虫传染疾病。该文采用随机抽样法针对久治县智青松多镇的牦牛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以求获得真实调查结果,形成总结报告。最后对牦牛棘球蚴病的感染症状、防治方法进行针对性分析。
关键词:棘球蚴病;牦牛;感染情况;调查;结果;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3.002
0 引言
近年智青松多镇牦牛养殖数量有所增加,但也面临严重的棘球蚴病威胁,作为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它对地方畜牧养殖业的影响较大,也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棘球蚴病,确保智青松多镇牦牛规模化养殖规模逐渐增大,展开了牦牛棘球蚴病实际感染情况调查,以求获得相关信息情报。
1 感染情况调查
目前牦牛棘球蚴病感染情况严重,它已经严重威胁牦牛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及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因此,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希望开展一次实地的牦牛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
1.1 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与总结能全面掌握牦牛棘球蚴病感染情况,为将来更好防治棘球蚴病提供合理且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同时为镇内畜牧产业的综合发展扫清一切病害障碍。
1.2 调查方法
智青松多镇每年7-10月迎来畜禽屠宰旺季,在旺季专门对被屠宰牦牛的内脏,诸如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胰脏等进行肉眼观察与触摸,主要是对牦牛内脏中的棘球蚴包囊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登记与后期分析。
1.3 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为2015-2018年的9-10月,此时正值智青松多镇牦牛屠宰旺季,可展开牦牛棘球蚴病感染情况的相关调查。
1.4 调查结果分析
结合上述抽样调查法对智青松多镇的1 000头牦牛进修抽样调查,其中被检查出患有棘球蚴病的牦牛头数为449头,感染率为44.9%。
对牦牛内脏主要感染部位进行调查发现,牦牛棘球蚴病的主要感染部位包括肺脏、肝脏以及脾脏等脏器器官,其中心脏和肾脏未发现感染情况。感染程度最严重的是肝脏,有牦牛的肝脏被感染了25个棘球蚴包囊,它们呈现弥漫性分布,甚至已经蔓延到脾脏位置。感染轻微的牦牛脏器上也有5-6个棘球蚴幼虫包囊。根据我国《动物防疫法》中第38条规定,久治县智青松多镇牦牛被检查出的所有感染脏器均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调查情况见表1。
结合表1进行分析,4年智青松多镇牦牛的棘球蚴病感染率较高,在1000头牦牛中有440头染病,感染率达到44%。但在调查中也发现,4年智青松多镇牦牛的棘球蚴病感染率也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其中牦牛肝脏的棘球蚴包囊荷囊数呈现不稳定发展趋势,4年的平均感染强度为0.71。但在4年调查中未发现牦牛的心脏与肾脏部位出现棘球蚴病感染情况[1]。
2 疾病分析
2.1 常见种类
目前根据智青松多镇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镇内牦牛棘球蚴病的寄生部位不同,表现出的病害种类也有所不同,其主要病害包括脑棘球蚴病、肝棘球蚴病、肺棘球蚴病等,其中脑、肝棘球蚴病最为常见。
以肝棘球蚴病为例,牦牛肝脏部位一旦患病其肝脏会持续重大,胆汁分泌量减少,牦牛就此出现消化不良、肝解毒功能下降等情况。通常会引发牦牛的咳嗽、气喘、血氧交换障碍等疾病症状。严重时牦牛的机体代谢也会出现严重紊乱,同时伴有酸中毒症状。通常牦牛肝脏部位患有棘球蚴病是因为病牛神经体液调节在受到脑棘球蚴病影响后,棘球蚴包囊随血液流入肝脏并寄生所造成。
2.2 流行特点
根据调查发现,牦牛棘球蚴病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饲草、饮水等而感染。牦牛感染棘球蚴病后,它们排出的粪便污染了牦牛饲草、饲料和水槽,导致牦牛在进食中误食入棘球蚴包囊,棘球蚴包囊虫卵节在进入牦牛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后再钻入到肠壁并寄生,长此以往会在牦牛体内的各个脏器器官内甚至是头部繁殖扩散,导致牛被棘球蚴病感染。而某些农户随意处理病死牛内脏及死体时,狗再次采食病牛肝脏与死体,棘球蚴病又有机会展开下一轮传播。
3 防治措施
3.1 预防措施
首先是预防工作,当地牦牛发生棘球蚴病病变后,保证在3-4个月内避免新牛群进入圈舍,将该期间作为牦牛棘球蚴病的预防过渡期。在该期间要做牛舍的消毒工作,实现棘球蚴病灭源。同时,牦牛牧户也要做好牦牛与犬类动物的隔离饲喂、养殖工作,建立牛舍外围封闭式的围墙,同时避免家犬以及野犬进入。也要下派专业人员向牦牛牧户传授有关棘球蚴病的感染途径、繁殖过程、症状表现、临床检查、生物安全以及健康危害预防等工作。保证牦牛棘球蚴病预防方法得当,降低牦牛的患病率[2]。
3.2 治疗措施
智青松多镇针对牦牛棘球蚴病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丙硫咪唑、吡喹酮等,这些药剂对虫体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要根据患病牦牛的临床状况进行对症下药。某些非脏器感染而是脑部神经感染棘球蚴包囊的患病牛应予以淘汰处理,因为它们的神经症状表现明显且治疗价值不高。如果仅是发病初期阶段可考虑采用抗寄生虫药剂进行治疗补救。
该疾病的治疗宜早不宜晚,因为棘球蚴包囊的繁殖速度较快,数量不断增长且感染组织器官面积越来越大,当牦牛脏器损坏后就无药可治,极难修复,即对牦牛身体形成了实质性的伤害。当牧户发现牦牛群中有疑似染病现象必须进行隔离,并大剂量使用抗虫药进行预防,避免棘球蚴病进一步蔓延发展[3]。
4 结束语
棘球蚴病近年一直威胁、制约智青松多镇牦牛规模化发展局面,因此,开展了基层牦牛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调查,希望借助调查结果进一步了解棘球蚴病,并提出针对牦牛棘球蚴病的防治措施,以实现智青松多镇牦牛养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明华,金晓毅,陈彩英,等貴南县牦牛、藏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的调查报告[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5,45(2):25-26.
[2] 斗多加.牦牛棘球蚴病调研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 (6):308
[3]黄国莲.牦牛脑棘球蚴病的药物治疗[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 (6):313.
作者简介:华吉卓玛(1989-),女,青海久治人,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