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血反应--急性溶血反应》微课设计与开发

2019-10-21杨丹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微课

杨丹

摘要:“互联网+”与微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着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微课即是这一形式下的产物。本文以“静脉输血反应--急性溶血反应”为例,从选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来阐述与探讨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关键词:急性溶血反应;微课

微课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的、完整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微课的组成包括:核心内容--课堂教学视频,及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本文从选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出发阐述与探讨《静脉输血反应--急性溶血反应》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一、选题

静脉输血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输血反应,给病人带来新的健康问题。其中,急性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一旦发生,危及生命,因此掌握急性溶血反应的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输血性急性溶血反应大多是由医疗过失所致,临床上极少发生,教学上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场的真实案例,且它发生机制抽象,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用适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更直观的、更形象的呈现。故选择这一知识点制作为表现力更强的微课,有利于学生掌握此部分知识。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本次授课对象为大专二年级护理学生,他们没有上过临床,生活中也没有见过输血,对此部分知识很陌生,但他们听闻过相关事件,且对此类新闻事件充满兴趣,因此笔者用三条输错血而导致病人溶血死亡的新闻引入新課,新闻中由于护士的过失引起病人溶血死亡给了学生极大的冲击,他们意识到急性溶血反应的严重性与危害性,促发了学生的职业情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

1.通过讲授法让学生明确急性溶血反应的概念

2.原因及发生机制

急性溶血反应发生机制抽象难懂,是一难点内容。笔者先通过静态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熟记红细胞膜上的A抗原、B抗原,血清中的抗A抗体、抗B抗体,再通过动态的flash动画直观的呈现输入异型血后,红细胞怎样在血管中凝集、破裂、发生急性溶血反应。最终,通过图片及动画引导,使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更易于接受及掌握急性溶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3.预防措施

急性溶血反应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死亡率高,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怎样预防急性溶血反应是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内容。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增强学习效果,预防措施采用视频纠错进行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静脉输血技术并进行了操作练习,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实施静脉输血技术操作中,容易引起急性溶血反应的关键环节进行设计,提炼出同学容易犯的错误,录制成短小的视频,再针对此错误录制一段正确操作视频,以起到对比、强调、反思的作用。

3.1视频纠错一

3.1.1常见的错误操作:在为病人输血进行查对时,仅由一名护士查对,且“三查八对”的内容不全。

3.1.2正确的操作:为防止输错血,在输血时应两人共同查对,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即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病区、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的种类和血量。检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3.2视频纠错二

3.2.1常见的错误操作:换血袋时,操作护士剧烈摇晃血袋以让血液充分混合。

3.2.2正确的操作:输入变质血可引起急性溶血反应,操作时血液应避免剧烈震荡,以防止血细胞破裂。需要摇匀血液时,应以手腕旋转动作轻轻转动血袋。

3.3视频纠错三

3.3.1常见的错误操作:按输液的常规方法调节输血滴速。

3.3.2正确的操作:为避免急性溶血反应发生时速度过快,无足够时间进行抢救,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以每分钟不超过20滴的速度滴注,观察15分钟后,再调整至正常速度。

4.课堂小结

本次课,学习了输血性急性溶血反应的概念,原因及发生机制,预防措施。其中,发生机制是本次课的难点内容。在操作中怎样预防急性溶血反应的发生则是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5.布置课后思考题

请同学思考问题1:还有哪些原因可导致急性溶血反应的发生?问题2:在取血、备血的过程中怎样预防急性溶血反应的发生?

(三)结束语:名言共勉,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时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促发职业情怀、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以此增强学习效果。

(二)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做一体化,从已学的操作中进行总结反思,进行知识建构,既促进新知识的掌握又巩固了旧知识。

参考文献:

[1]苗泓丽,张迈.输液反应之空气栓塞的微课设计与开发[J].卫生职业教育,2015,(10):29-30.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3]皮国良,高中生物课堂微课的应用与教学设计分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21-22.

猜你喜欢

微课
数学习题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微课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基于微课的构建与应用的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研究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