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人事工作策略之研究

2019-10-21周潇晓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人事工作策略分析互联网+

周潇晓

摘要: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人事工作意义进行简述,从“互联网+”时代高校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开展高校人事工作的主要策略,将从加大信息化管理、重视并做好数据保密的安全工作等多个方面,有效开展高校人事工作,进一步促进高校实现良好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人事工作;策略分析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事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已经成为了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开展“互联网+”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时候,高校还需要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整改和解决措施,从而为高校人事工作的整改和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让新业态和传统人事管理工作实现有效结合,进而构建出全新的人事管理工作模式。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人事工作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人事工作效率

人事工作在高校运营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从人才引进到师资管理,高校人事工作需要面对不断更新的数据且内容复杂繁重,如果在工作中没有进行详细分析和及时沟通,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人事工作,能帮助传统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及时整改更新,让工作人员可以合理运用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在电脑终端或手机终端上随时查看和更新工作内容;“互联网+”的工作方式能有效减少传统纸质文件的使用,从而实现节约纸张、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也降低了传统纸质工作导致的大量打印复印等工作量;同时,改善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受到办公地点限制的困境。

(二)有助于人事工作科学管理

当前大部分高校传统人事工作都是依据我国相关政策及上级领导意志进行安排部署,严重缺乏自主性,缺少与实际生活工作的结合。国家所创设的政策不一定充分考虑各高校的总体特点与差异性、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等。因此,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人事工作,不仅能合理配置人员,增加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还能拓宽学习发展途径,明确教学任务。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有效针对传统人事工作实现精细化、程序化管理,最终实现科学管理的主要目的。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信息化管理缺乏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及领军行业领导都已经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甚至还把“互联网+”作为当前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促进了企业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相对比我国高校发展现状,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没有像企业家一样灵活,与现代社会保持与时俱进。高校竞争较小和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让高校管理人员在思想方面存有落后保守的问题,没有快速感知到社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也没有从战略角度充分认识“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化管理在高校人事工作中的必要性,从而导致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人事工作数据没能实现共享

在高校运行工作中,会涉及到人才管理系统、劳资管理系统、人才考核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以及财务管理系统等多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区块,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运用不同的系统,各个系统数据库之间没有实现共享,增加了数据统计工作量,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比如:以某高校为例,该院校在其师资管理系统和人才管理系统中都需要录入教师学术背景等信息,如果各个系统能够实现共享,教师只需要录入一次有效信息,各相關部门即可查看,反之教师就需要反复录入。

三、“互联网+”时代的高校人事工作策略分析

根据上述内容可看出,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人事工作存在数据信息没能实现共享、针对信息化管理缺乏重视等问题。因此,以下是针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人事工作策略展开的分析:

(一)对信息化管理加大重视

高校要想有效打破传统人事工作模式,就需要和现代社会做到与时俱进。不仅需要从思想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还需要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做出相对应的整改措施,不断加大技术和人员方面的投入。比如:先从硬件设备抓起,高校可以构建完善的学校信息库、运用先进的数字化设备等,虽然在前期会需要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则可以构建出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网络系统,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人事工作乃至运用于各个部门的常规工作中。

(二)做好数据保密的安全工作

虽然现如今已有部分高校正在人事工作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工作者从最初的重复纸质文件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无纸化文件审批,但是由于学校每年的教师及工作人员都在增加或流失,新旧交替叠加产生了巨大的工作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员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了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高校能够针对这一问题,在设计高校信息系统时,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作为核心内容,让信息的提供者可以安心提供信息,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三)构建信息人才培养体系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才是核心,所以这就需要高校能够重视互联网信息人才培养,通过培养高素质互联网信息技术人才的方式,保障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创新。同时,不仅需要增加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系统化培训,还需要增加对从事高校人事工作人员的自身思想素质及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培训。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人事工作人员,不仅要在业务方面做得出色,同时还要保证工作的严肃性和保密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人事工作从传统的事务性管理逐渐向着互联网新型管理方向发展,是属于高校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还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保障。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不仅给高校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还有效提升了高校人事工作效率,但是在融合发展中还需要注重两者产生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高校能够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当中,有效减少问题的产生,从而实现高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娜仁娜.“互联网+”视阈下的高校人才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3):237-238.

[2]李睿达.浅议“互联网+”背景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科技经济导刊,2018,v.26;No.643(17):175+184.

猜你喜欢

人事工作策略分析互联网+
广电行业人事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渗透思考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践行群众路线提升人事工作服务能力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企业组织人事工作与人文关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