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短期流动性与典当风险的关系分析
2019-10-21刘娟娟
刘娟娟
摘 要:典当行具有放款速度快、融资手续简便、经营灵活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的亲睐,然而,随着典当行业务的迅猛扩张,典当行业的金融安全受到影响,风险增加,不利于我国类金融机构的体制改革和发展壮大。控制典当风险,成为促进典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中小微企业短期流动性与典当风险的关系方面来研究典当风险,以期控制和防范典当风险。
关键词:企业短期流动性;典当风险;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典当风险
典当是一种以当物抵押或者质押的融资方式,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非常大。典当行作为一种处于中国金融行业边缘的类金融机构,由于其服务的客户都是个人和一些中小微企业,当户都比较复杂,经营范围广泛,我国典当行业发生典当业务风险相当高。有些当户无法按期归还当金,一旦当户发生这种情况,典当行需要花费成本去处理这些当物,造成典当行资本的占用,增加典当行风险。与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典当风险具有如下特点。
(一)独立性
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通过社会存款来筹集资金,各个银行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程度高,一旦某家银行出现破产情况,就会使社会民众出现恐慌,导致其他银行受到影响甚至遭遇倒闭的情况。而典当行主要是以自有的资金向当户发放当金,不能从社会公众筹集资金,也不能从其他典当行拆借资金,各个典当行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家典当行出现倒闭不会引起其他典当行的破产,即使典当行倒闭也不会引起社会的恐慌。
(二)致命性
银行作为大型的金融机构,有着充足的资本量,同时规模相对庞大。当发生风险时,有着完善的风险防范体制,可以避免风险蔓延,不会因为一笔贷款收不回来而对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除非产生更大的风险损失才会导致银行无法正常经营。然而,典当行作为一个小的类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小,若在经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盈利来补偿风险,就会侵蚀典当行的资本,特别是对规模较小的典当行。一笔典当金发生损失无法收回,对典当行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造成资金链断裂,重则导致典当行破产。
(三)可控性
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众多,规模巨大,能够进行信用贷款,同时也进行各种投资,风险控制难度大。与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典当行类金融机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比较容易控制。典当行从事的主要是财产权利质押、动产质押、不动产抵押等业务,是有当物作保证的贷款活动,只要审慎经营,做好对客户充分的调查,就能控制风险。
二、企业短期流动性及其与典当风险的关系
(一)企业短期流动性
企业短期流动性是指企业在短期内支付现金和获取现金的能力。流动性不但要考虑偿债能力和企业的全部现金需求,更要意识到流动性与时间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满足现金支付的需要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具有流动性。企业的持续经营需要有财务资源作为支撑,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来考虑流动性。若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协调一致是企业长期流动性的基本前提,则企业的短期流动性标志是:现金在流动性上能够具有良性的造血功能,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在数量、时间和速度方面能够保持有机协调。
(二)企业短期流动性与典当风险的关系
一个企业迅速发展的时候,盈利能力很强,但仍然会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不断扩大业务筹集运营资金,片面追求销售收入的增长,增加公司固定资产以及存货,应收账款也相应增加,导致企业缺乏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现金,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重则导致企业破产。
从典当行的角度出发,贷款企业的资产变现能力和流动能力意味着企业的还款能力。贷款企业的流动性能力越强,意味着此笔交易的典当风险等級低,反之,若贷款企业的流动性差,将会使典当风险高。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的资产和利润,并不能完全说明企业的还款能力,若一家企业的现金总是入不敷出的话,账面上再好的利润也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创造会计收益有利于现金流入,但这些收益能在一定时间内快速转化为现金的情况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不论是偿还债务还是缴纳税款都需要现金而不是账面上的收益。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显示80%的破产公司都是属于获利公司,致使这些公司破产的最终原因不是账面亏损而是严重的现金不足,流动性不足。在典当行与当户(企业)进行交易时,如果当户(企业)流动性充足,典当的风险低,企业良好的流动性,可以防范典当风险。
三、典当行的风险管理
典当风险管理应贯穿于整个典当业务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以避免风险发生带来损失,实现典当行利益最大化。防范风险的能力是典当行发展的基石和核心竞争力,防范风险是典当行经营过程中经久不衰的话题,是典当行的头等大事。典当风险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减少典当行的损失,实现收益最大化,保证贷出去的资金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确保典当行健康有序的运行。
典当行所承接的每项业务都可能会带来风险,大部分风险都可以通过事前防范来避免和减少,并且事前预防成本相对较低,如果等到整个风险都到来时才采取一定措施,这时成本会高出很多并且效果不佳,所以典当机构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风险形成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及时地察觉和控制才能有效防范和消除风险,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早期控制为主原则。典当风险按照其程度,可分为五个等级。第一,正常类,当户能按期归还本金和利息,贷款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第二,关注类,当户目前能够偿还本息,但也存在不能偿还的可能性。第三,次级类,当户已经不能按时偿还本息,还款能力存在明显不确定性。第四,可疑类,经过抵押和担保程序后,当户仍不能偿还本息。第五,损失类,采取所有措施后,当户仍不能偿还本息或者只能清偿部分本息。典当行应在典当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对典当风险级别进行划定,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及应对措施,以达到消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典当行产生的经营损失。
参考文献
[1]车嘉丽.企业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研究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12).
[2]陈树元.中小企业投资的流动性分析[J].浙江经济,2011(21).
[3]郭煜晓.改进中小企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