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阶段关于如何学好历史学科的几点思考
2019-10-21周媛媛
周媛媛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加快,人们普遍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十多年前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对教育这方面的投入大大增加。历史这门学科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文史”之首,是高中时代教育的主心骨。近年来,高考改革之下,学生自主招生的水平也渐渐提高,历史这门学科作为文史类的大头,就在自主招生筆试以及面试的文学常识中突显出自己的地位。本文将主要对在高中阶段关于如何学好历史学科做出分析思考。
关键词: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自主招生
引言:
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陆九渊曾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历史故事流传下来总是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牵引着人们去品味,高中生正处在核心素养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更加需要我们关注密切关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因为这不但在考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文为关于如何学好历史学科提出几点建议。
一、社会关注历史学科
想要提高高中生乃至全民的文学历史核心素养,政府所需要付出的很多。社会是一个大家庭,这也是一个足够好的机会去传播经典佳作。在社区或是居民中心,政府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开设与“历史讲坛”相关的讲座。还有一些大型的文艺汇演舞台,同样也可以添加一些有关历史故事的元素,例如规定在高中校园内每个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有关“历史人物演绎”的演出,可以使高中生的各个年级段参与进来,同时发现历史学科并不那么复杂,与自己的距离并不遥远。不但可以通过纸笔进行接触,还可以通过试听来感受历史文学,最终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而社会舆论群体还应当关注提高历史文学水平的重要性、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例如,像中央台推出的“百家讲坛”的类似节目就非常符合通过社会公众的渠道去了解历史的目标,而又应该尽量减少杜撰的“伪历史”电视剧,很大程度上会左右观众的价值观认知。优秀的节目不但对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济和文化建设,提高我国历史的的传播力、影响力。对整个社会体现出重要的意义,起了一个非常好的典范作用[1]。
二、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具有广泛性。高中生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不仅要学习考试需要的知识,还要认真地反思历史所带来的珍贵的启发。《中学课堂教学艺术》一书中曾强调过导入新课的艺术。一堂课里,设置疑问、直观演示、激发情感、都是重中之重。教师在教授书本上的内容时,同样也可以延伸到经典的历史事件上,在课堂上使用PPT,下载一些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短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想要去自主招生的学生拓宽自己的发展之路,能够在笔试上从容自若,在面试上谈吐大方。学生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学校的文化学习氛围的影响。而在学习压力较大的高中时代,校园的课余汇演组织活动也丰富着学生的空闲时间。校方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通过开设早课或者“课前五分钟阅读”的方式专门来学习以及复习历史文化。传统的早晚自习一般都被语文和英语朗读所填充,而高中历史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早自习上引导学生认识经典品味传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大大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树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榜样作用
高中校园作为提高中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主要阵地,更需要得到更好的关注和指导。想要提升中学生在历史学科这方面的水平,对高中历史教师的要求并不低。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热爱传统经典,首先自己能够在历史学科这方面有自己的研究和思考。高中生在这个阶段有自己较为成熟的思想,此时教师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那么学生对待历史这门学科就会更加认真,在历史这门学科上花下功夫。
当然,就像我国创设“十大年度中国感动人物”一样,在整个教师团体中也可以选拔出最优秀、最具有模范作用的教师,使整个教师群体走上良好的社会风尚。高中教师历史组不但要评选出一个历史学科的组长,还应该建立评选学期、学年的相关奖励机制。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的工作路线就是群众路线他的工作原则,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的灵魂,在现代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教师要想解决后顾之忧必须要脚踏实地,充分地了解高中生身心方面大致的发展。不但要密切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让学生持续保持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激情;还需要关爱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让他们慢慢地跟上历史学科学习的进度;同时还要鼓励成绩稳定的学生,使他们不断进步,提高历史常识的应用能力。绝对不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兴趣是可以慢慢提高的,而基础也是可以一步一步累积的。历史作为文史之首,历史这门学科的积累本身就是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四、建立奖励机制
学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得到历史教育上的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势在必行的。中华上下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是至今仍受用的。其中,儒家思想曾涉及到一个层面--建立奖励机制水准。高中生在这短短的几年内可以通过校园家庭以及社会中的学习锻炼达到成年人十几年都达不到的效果。但这个年纪段也有其独特的缺点,中学生容易被外界突发事物吸引,自觉性较差,自尊感急剧上升,并且做事情常与自我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以感性为主,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作为高中教师付出努力。试问世人谁不爱接受赞美,想要在历史学科方面贴近生活、走入实际,建立奖励机制不论在校园中还是在校外都是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同时也表现出高中生对受到尊重的强烈需求[2]。
有些人会说,人夸多了骄傲自私,实则不然,我国古代儒家的创始人以及私塾教育的创始者孔子曾说过至理名言: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 笔者在本文所说的奖励奖励机制并不是说溺爱,而是要密切关注高中生的自尊心和德育感,逐步地使学生在心里自觉地学习历史学科,让学生在自我意识中默认在智育中历史学科是重要的,做到有褒有贬、多褒少贬。
五、总结
不难看出,以上几点都是相辅相成的。中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智力与德行都在这个阶段发生较大改变,但同时易受外界干扰,所以在学习时更需要得到相应的引导。利用课堂、教师引导,以书本为载体,我们积极培养高中生在历史学科方面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彦俊.开展初中生的生活化阅读与写作[J].新课程,2018(12):30-40.
[2]吴圆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J].新课程,2018(12):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