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2019-10-21罗树聪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农村

罗树聪

摘要:在应试教育理念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农村小学教师普遍过于注重学生在分数上的表现,却忽视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长此以往,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实事求是的说,如今很多农村小学生都存在着行为失范的情况,农村小学教师只有保证《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据此,本文明确了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其担负的教育责任较大,不仅仅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促进学生道德思想水平的提高。然而,很多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都只是关心他们的成绩,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也不够了解学生,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不能在此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提出提高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较为重要,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农村小学教师都忽视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性质。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开展来说,其是农村小学教育积极性的集中体现,需要农村小学教师进行重视,同时帮助学生自主对“品德”“社会”等进行理解,进而促进其自我人格的完善。农村小学教师必须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意识,持续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其日后的全方位发展打下基础[1]。

二、提高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农村教师加强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理解

想要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提升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品德与社会》的理解。通过对资料的查阅以及对多所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了解,发现很多教学过程都较为乏味,即便一些教师为了更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安排了一些教学内容,学生也仅仅是对教师进行机械性的配合,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认同感不高,兴趣不浓。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缺乏理解,使得其具体的教学手段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而想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则需要教师对传统监管者的身份进行转变,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如此就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之后获得教师对其答案的认同,这样的《品德与社会》教课堂无疑是和谐地,也是高效地。

(二)多与学生交流

在对《品德与社会》教学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农村小学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如此就可以保证《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合理开展。具体的说,对于学生而言,其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学校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只有增加其对学生的影响力,才能够更好的完善《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学校里,除了上课之外,农村小学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这其中教师必须要注意一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代表不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是无可厚非地,然而,即便是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也可以开展交流的方式,在保证双方平等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教育。

农村小学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注,同时对学生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目前的一些缺陷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丰富《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长此以往,《品德与社会》教学就能够具备有效性。

(三)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适当树立榜样

之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需要合理树立榜样,主要是因为借用榜样的力量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激励。农村小学教师需要立足于现有的教育环境,精心對教育活动的过程进行设计,通过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设计,丰富《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榜样教育的构成,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

此外,教师必须要对其基本的意义进行明确。《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水平,无形中调动他们的思维神经,促进道德水平的提升,培养其思想境界。除此之外,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品德与社会》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借助榜样教育无疑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热爱祖国,学会尊重他人,这都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教师还可以在树立榜样的基础上,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述,通过情境塑造引起学生的兴趣,巩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2]。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来说,在开展具体《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保证其有效性,就必须要在其中适当树立榜样,借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农村小学教师需要对多种教育模式进行利用,对《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教育设计进行优化,启动实践体验,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打下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晓智.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35+165.

[2]郭永平.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22):79-80.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小学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