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有效教学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2019-10-21苏丽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苏丽丽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衡量一节课的关键指标。在有效教学的大背景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侧重关键能力培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涵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历史;实践探索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习得方法,继而进行有效学习,终身学习,使之能按照自己的性向得到盡可能充分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的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往往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既有源自社会环境、生源差异等客观因素,亦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抛离开主客观因素,每位教师都应发挥教学智慧,提升课堂效率,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在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一些尝试,不揣浅薄,求教于方家。

一、一以贯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给谁,教什么,怎么教,这是一切教学的核心问题,只有把这三个问题思考清楚,理顺清晰,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教与学,教学也才会真真正正地发生,而这其中,教给谁(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班级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差异很大,一个班级内部不同学生之间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大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针对不同情况,在教学内容、讲授技巧上做出改变,因班而异、因人而异。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尽管已关注到学情、班情的差异,但在教学检测环节上,如不能因地制宜,仍无法实现教学有效性的达成。

比如,一节复习课同样采用前二十五分钟测验,后二十分钟总结的形式,但是实施下来,班级之间效果竟大不相同。基础较弱的班级疲于应付各门学科,上课直接测验带来的只能是“唉声一片”;基础较好的班级接受新知本来就快,学习习惯也好,考前会自觉复习,直接考试对于他们来说不难,反倒是对测验之后二十分钟的总结提高兴趣不大。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复习课的流程“倒转乾坤”。在基础较弱的班级,先安排复习,然后进行测验。学生往往复习热情高涨,学习的效果明显改观。基础较好的班级继续先测验后复习,但是在此后的二十分钟时间里,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进行查缺补漏,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调动起来。这样,同样是一堂课,内容还是那么多的内容,只是顺序的颠倒,但不同班级“各得其所”,教学的气氛更为浓厚,课堂学习的效果也明显提高。

实践,反思,再实践,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所有环节,只有在教学活动的全环节中始终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一以贯之,将学情、班情的差异化全盘考虑,才能真正为学生而教,教学生所需,做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举一反三,侧重关键能力培养

课堂上所学,掌握的效果如何检测,除了采取传统的方式,老师命题学生考外,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命题,进行互测。这种形式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我反思意识,也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实践能力。当然,让学生自主命题,不是放任学生天马行空,不加约束地出偏题、怪题、难题,这就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例如,在复习课上,笔者尝试着发挥一张小小A4纸的作用。即,课上每人下发一张A4纸,按每课两题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自由出题。题目出好后,要求学生对照标准,对所出的题目进行分类:

A:认为严重超范围的,“偏、难、怪”、小字、注解的内容的,用铅笔在题目序号上打叉;

B认为出的题目很简单,只是一问一答的,不费脑筋的,划“圆圈”;

C认为已经有点水准,将知识点进行比较、筛选的,打对勾;

D在选择题的题干中有引用相关的材料的,标五星。

学生互查互评后,老师再给每人下发一张A4纸,要求学生“以旧换新”,领取新的任务:每课一道选择题。看似任务的减轻,实际要求学生对于所学知识重难点进行进一步梳理。经过一轮的出题、做题、评题、改题,学生们已大体掌握了出题的侧重点,学生在绞尽脑汁的同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甄别、判断的能力自然提高,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迁移运用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从做试卷到出试卷,从选择题到材料题,从一道题到一个专题,从一个学科到一个项目研习,课堂复习追求的是有效性的提高,而铺就的则是关键能力的培养之路。

三、三五成群,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016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具备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成为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是其中重要的载体,学生在学习、求知过程中,在集体中学会互助合作,进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也是达成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为例,这一时段涉及到的政权、民族众多,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加之教材编写存在的时序问题,时常会引发学生记忆的混乱。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笔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大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信任学生,放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式、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以自愿组合的形式,分为五组,分别选取“朝代兴替”、“经济发展”、“经典战役”、“民族融合”、“科技文化”五个主题,各小组根据主题需要进行小组式专题学习。

为了能够使学生分组研讨学习切实有效,课前,笔者先期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如何科学地使用地图、古今地名、大事年表等工具;怎样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的有效信息;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指导学生努力在宏观上把握时代脉搏,在微观上体悟历史温度。

课上,每个小组内部选取一名同学进行统筹安排,以自愿为主进行分工,如史料搜集,归纳整理,PPT制作,课堂展示等环节。这样的分组研讨,还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同学们结伴学习,在乐中学,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所在,让学习真的在发生,而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的团队协作、自我教育与探究中也渐渐达成。

四、七嘴八舌,涵养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知识的掌握也需要思维的碰撞。如今是互联网时代,知识点的获取轻而易舉,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进行选取和解读,形成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也是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两大素养的落实。

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是重点内容之一。其中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引用爱迪生的经典名言“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众所周知,这句名言只截取了前半段,一些知识面较宽的学生,有时会质疑老师有断章取义之嫌。如何才能正面回应学生的质疑,这里就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面对学生的质疑,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过其中的原由。为什么一开始我们只说前半句,重点想要强调什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习惯呈现整句话,侧重点有何不同?面对同样一句名言,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体悟?嘈杂的教室开始渐渐安静下来,环环相扣的问题抛出,抽丝剥茧的引导之后,学生们似乎明白:宣传侧重“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强调的是实干精神,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至关重要;侧重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则着重于创新精神,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使命。

一句名言的截取,为什么截取,意欲何为,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探讨其中的缘由,实质是跳开纷繁芜杂的历史表象,思考其背后的历史原因。课堂的魅力就在于这些不经意的现场生成,帮助学生在知识的习得中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树立大历史格局,学会用思辨理性思维认识历史、认识世界。

一堂课对学生来说是否有意义,对多少学生有意义,对这些学生有多少意义,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基本依据。教育不是认知结果的堆积,我们需要注重长远的教育意义。教师应成为教学研究者,增强教研意识,努力把研究方法转化为工作方法,竭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艺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2]  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9月;

[3]  施忠华:《浅谈历史思辨能力的课堂生成》,《文理导航》,2012年第29期;

[4]  叶新美:《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文教资料》,2019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