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9-10-21肖调贵
肖调贵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逐渐实现发展目标,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力学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基础性知识,一直都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力学解题思维,提升学生的力学学习能力,是实现初中物理力学的有效教学的关键。为了实现初中物理力学的有效教学,应该更好的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
力学知识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内容,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应用先进教学技术,演示多样化的实验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力学内容,实验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提高初中物理力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只取决于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还取决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插入形象生动的图画,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灵活的引入话题,启发诱导策略,培养学生浓厚的力学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频繁,在相互启发和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学生掌握力学知识的能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
力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基本上每一个力学知识点都可以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运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所以在学习力学知识时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以生活为基础,借助物理力学知识解决各类问题,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力学知识。比如在讲解“浮力”时,可以举人在游泳时遇到的浮力,船在水面上行进需要浮力,飞机在高空飞行需要浮力这些例子;在讲解“大气压力”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小型实验,在一个杯子里装满水,然后盖上一张纸,再杯子倒过来,把手拿开,纸不会掉下来。通过这个实验证明是大气压强托着水。这样的实验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直观形象,可以反映大气压力真实存在和力的效果。通过这些联系生活的例子可以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让学生更好的接受。
三、加强课堂互动
物理的力学理论知识有时显得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力”就属于摸不着看不见的内容,在进行力学教学时,如果只是结合课本来完成讲解,学生的接受度和掌握度肯定不高,不可能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如果想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课堂互动,结合物理实验。通过加强课堂互动,来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摩擦力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活跃起来,比如可以分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粗糙的桌面上,水平推出书、文具盒、粉笔盒这些不同的物体,然后记录推出的滑动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物体在滑动中不仅受到了重力,还受到了人的推力和桌面的摩擦力。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想要物体滑的更远,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通过这些简单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对运动中的物体的受力有所了解,可以更好的掌握力学知识。
四、应用先进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在大范围内实行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也要应用信息教学技术,力学的抽象定义就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感官会得到刺激,把这些抽象的知识深刻的记在脑子里。教师可以制作一些PPT或者短小视频,把抽象枯燥的知识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把将传统枯燥的课堂变成活泼有趣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五、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在讲完课后,可以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讨论是进行思维交流最好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来互相启迪,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课本有关的内容,并且进行讨论,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在交流完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总结可以梳理课本内容、知识结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
总之,要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只要教师深入学生心理、关注学生主体、注重课堂设计、更新教学方法、讲究学习方法等,就一定会使课堂教學变得高效。
参考文献
[1] 罗万将.关于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5:134-134.
[2] 陆红军.基于初中物理趣味教学策略的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3,11:41-41.
[3] 张玲.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0
[4] 谭志云.在物理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