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究
2019-10-21文仲清
文仲清
摘 要: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的发展,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方面,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降低教学难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能深刻地感受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推广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本文将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究为重点,从课堂效率、教学难点和教学内容三方面围绕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系统地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向来是学生提升能力比较明显的学科,但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困扰着学生。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不仅是让学生感到困惑,同时也为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教学压力。而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不仅仅丰富了教师在课程设计阶段的教学思路,还有效提升了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对于学生理解难度大的问题也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得到了有效解决。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写板书和讲课方面消耗大量的时间。课程实践本身就比较少,教师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没有时间进行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导致课堂效率偏低。对学生而言,所学知识未能及时消化容易忘掉。而信息技术的出现,教师能在讲课之前设计好所有课程环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同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做一些知识点的演示,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在《长度单位》一课中,主要讲日常生活常用的部分长度单位,例如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测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对于长度单位这种抽象性较强的知识点来讲,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教师的讲解形成深刻的认识。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教师很多操作可以通过电脑进行,直接在装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讲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通过观看课件展示完成对于《长度单位》的认识和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学而言,教师不仅仅可以省下写板书,擦黑板的实践,更可以利用翻页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极大地便利了学生的学习,提升了数学教学课堂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如何将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解决教学难点带来了希望。信息技术可以集中全网的教学教育资源完成数学教学。而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普及到日常的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帮助学生完成知識点的学习,突破教学难点的阻拦,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这部分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挑战较大,学生由于惯性思维和想当然的思想引导,极其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但是学生却无法在做每一道题的时候,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物体从正面、上面和右面进行观察,而这也不是教师能够替学生做的事情。但是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完成不同视角做出相应的投影,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本部分地知识点。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带来更加完美的数学教学课程,探索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古人云: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教师的人力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但是信息技术的普及,能够为数学教学带来更大的便利,可以在短时间内调集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见识到更加具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实现对于当堂课知识点的认知,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
例如,《认识时间》这一节课,介绍的主要是日常生活常用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秒。并且能够根据一定的道具的辅助,实现学生的对于时间的认识,且需要掌握如何书写各种格式的几时几分,如1时和1:00,8时30分和8:30等格式的转换。但是板书,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往往容易形成刻板印象。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丰富的教学素材可以让学生在本节课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大的收益。例如时间的流逝可以通过钟表动画来进行展示,而日夜则可以通过电脑效果实现,对于学生的深入认知十分有效。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能够有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教学难点知识的突破,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得到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收获更多的知识。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更大的福祉。
参考文献
[1] 陆依萍.教学形象生动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81.
[2] 张琪.信息技术条件下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基本策略[J].甘肃教育,2019(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