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分析

2019-10-21邓传力贺威罗伟来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18期
关键词:运行维护智能变电站差异

邓传力 贺威 罗伟来

摘要:在科技的推动下,电力系统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智能变电站得到广泛的运用。智能变电站的运用与传统的变电站有着很大的区别,并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智能变电站不仅降低了人们工作的强度,而且保障电力的安全运行,并体现出现代化技术的特点。本文将先分析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的差异,从而探究智能变电站的差异化运行维护。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差异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相比有诸多优点,通过“智能化”变电站之间可以更好的“交流”,即实现信息的传输。智能变电站利用现代科技智能化的产物,达到了电网内各个变电站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的接受数据以及他们之间更好的信息传达这样一种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终会取代传统的变电站,成为我国的电网主力军,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目标,使得智能变电站有更好的应用,我们必须将它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进行比较分析。

1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背景介绍

1.1 智能变电站概述

所谓智能变电站,主要体现在智能化上,是指利用先进的智能设备,实现电力网络内部变电站间信息传达、资源共享和信息化接收,为变电站信息传输带来便利,并借助先进的状态监测和智能辅助控制技术,进行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一种电力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国家提出了智能电网构建的组织和部署规划,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智能变电站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实现和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和普及。

1.2 智能变电站应用概述

智能变电站的突出特点就是在智能化,体现出变电站智能化的运用。同时运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设备,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以及信息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测量以及控制等各项工作。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传输。因此,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有着很大的优势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使得通信更加规范化,更加便于维护和运行。智能变电站实现了整体的自动化系统,不仅是系统里面,还是设计以及维护等环节,都实现了统一管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变电站的操作水平,以及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其次,使得运行维护更加及时。智能变电站体现出GOOSE技术的运用,该技术是智能变电站的前提,可以实现正确传输系统里面的开关量,以及及时监测其他器件的性能。该技术的使用能够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解决,比较及时和高效。最后,使得运行维护体现动态化的特点。通过运用电子式互感器,可以对系统内部的不同功能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并有着很高的传输性能,从而保障了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智能变电站的差异化运行维护

相比较常规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的性能更加全面,并且信息数据处理较为迅速。智能变电站可以说是对常规变电站的升级与更新,功能变得更加人性化与现代化。因此,我们需要在常规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特点的基础上,进而认识智能变电站的差异化的运行维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保护功能装置的变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体现出智能化与网络化的特点,使得整体的网络体系更加完善与统一。用光缆进行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运行维护的设备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对压板的投退方面进行了调整,常规的“硬压板”变成“软压板”,由操作人员在后台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操作。

2.2 关于GPRS技术的运用

在GPRS技术运用方面,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常规变电站中运用GPRS技术可以保障电站操作的时间,并依据信息的规律找出相应的問题。但是智能变电站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主要体现出数字信号的保护措施。运用管理器设备可以及时信息进行及时监督,并实现了不同区域的优化处理。

2.3 检修状态压板发生改变

在常规变电站中,对于检修状态压板的运用主要是对装置故障以及动作信息进行屏蔽,不会传送到控制层。而智能变电站在该方面发生相应的改变,使其便于开展设备检修的工作。通过保护设备、测控设备等部分的配合,在面对保护装置发出跳闸信息时,不会发生开关的跳闸。这时由于智能操作箱没有加用,进而造成两者的状态不符合。

2.4 实现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整合

在智能变电站中也运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使得检测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对系统内部的实时监测,而且可以及时收集和处理相应的数据,并发现故障地方,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而常规变电站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进一步体现出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方面的突破与转变。

3 现代化智能变电站的差异化运行维护

3.1 连接介质的变化带来了保护功能装置的变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实现了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设备之间的连接媒介转变为光缆或双绞线,相应的运行维护时的装置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例如保护功能压板投退发生了调整,常规的保护功能“硬压板”转变为后台监控系统界面上的“软压板”。在投退保护装置操作上,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后台监控系统上进行计算机操作就能够完成全部工作,不在需要进行保护屏上的作业。

3.2 GOOSE回路及相关保护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继电保护时,跳闸、合闸压板是对系统故障反应后进行的自动行为,但很难实现统一控制。智能变电站系统则将这些行为结合在了后台监控系统界面上,利用GOOSE技术,将跳、合闸压板在全站设成了唯一,所有的保护装置都是通过智能控制柜操作去实现的,不仅效率更高,而且也更加准确,保护效果更好。

3.3 信息共享更加便捷,装置的影响扩大

相较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系统内数据被保护装置共享,因此在智能终端采集的开关、刀闸信息在GOOSE网络中共享测控装置、保护单元、合并单元。一旦这些装置发生了故障,整个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就会同时反映,因此信息传递的便捷也带来了准确性对于保护装置影响的改变。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4 检修状态压板作用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系统,装置检修压板主要是屏蔽装置故障和动作信息,不上传控制层。智能变电站发生了改变,更加有利于设备检修。在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智能操作箱、合并单元都配置了相应“检修状态”硬压板,并在网络上进行标注,装置间相互配合,智能操作箱未加用,当保护装置跳闸指令发出后,开关不会跳闸,因智能操作箱的“检修状态压板”未加用,二者状态不对应。

3.5 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应用提高了检测的动态化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被应用进来,它不仅能够对同一时间变电站内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能够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反馈故障位置,提出改善的方案,这一点是常规变电站无法企及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通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4 结束语

传统模式随着科技发展在不断更新,整个世界能源方面的发展方向由此受到了重要影响,智能变电站终将取代传统的变电站遍布于整个世界,我们应当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智能变电站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超.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日常维护的差异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7).
  2. 李俊强,温瑨晖,刘国英.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4.

猜你喜欢

运行维护智能变电站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消弧线圈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探讨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试析配电电缆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检修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