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肠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9-10-21文双妹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灌肠结肠黏膜

文双妹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45-01

灌肠就是将准备好的药液灌入患者的直肠中或是结肠中,机体的肠黏膜会主动吸收药液,发挥药液效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灌肠是一项综合性操作,既属于治疗方法,又是护理操作。药物在灌入肠中后,药物的保留时间长短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密切关系。但大量研究认为,药物在肠腔中保留的时间越长,药物利用效果越佳,药效持续时间越长,临床治疗效果越好。灌肠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最广,合理灌肠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能够更好的辅助临床治疗疾病。再者,有研究认为,灌肠给药治疗能够弥补静脉给药或是口服给药的不足之处,在治疗肠道疾病中,优势非常突出。笔者简单介绍了灌肠方式,灌肠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1 灌肠方式

1.1不保留灌肠

不保留灌肠更适合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检查中以及各种手术开展前的肠道准备中。对于部分特殊疾病,不保留灌肠可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比如慢性顽固性便秘或是肠梗阻等,通过不保留灌肠,能够清洁患者的肠道,进而缓解患者腹胀、腹痛等症状,并可以实现排除毒素的效果。不保留灌肠也有大量灌肠与小量灌肠两种方式,其中大量不保留灌肠往往是应用生理盐水或是浓度在0.1% -0.2%的肥皂水,一次灌入500ml至1000ml。而小量灌肠则针对年幼患者,小量不保留灌肠使用的灌肠液较少,往往遵照“1、2、3”原则,也就是使用30ml硫酸镁(浓度50%)、60ml甘油、90ml温开水。也可以将各种植物油作为灌肠液,或是在温开水中添加液体石蜡油或是甘油作为灌肠液,从而达到刺激患儿肠腔,加速肠蠕动、软化肠内粪便,从而实现排便目的,缓解患者的腹腔压力,缓解腹胀与腹痛等症状。清洁灌肠往往是使用大量的生理盐水亦或是肥皂水对患者结肠进行反复灌洗,彻底清除患者结肠中残余粪便。清洁灌肠非常适用于神经源性结肠功能障碍患者。

1.2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是指将各种各样的药物通过肛管灌入患者的结肠内,刺激肠黏膜吸收药物从而达到效果。保留灌肠适用于各种肠道局部或是周围器官病变患者。这种肠道给药的方案一方面避免了口服药物对上消化道造成的刺激与不良反应,同时也减少了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对于一些需要应用高效、但是不良反应比较严重药物的患者而言,保留灌肠给药能够减少不良反应,达到理想疗效。同时,保留灌肠治疗也能够避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现象。

2 灌肠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2.1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生在粘膜以及粘膜下层的疾病。给予保留灌肠治疗,能够直接在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作用,药物通过肠道发挥药性,能够促使肠道病变部位最大程度上的吸收药物,实现高效治疗。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使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以及粪菌等药物。这些药物均有口服给药与灌肠给药两种,目前临床最常应用的给药方法为口服给药,方便简单,耗时短,患者可以随时随地用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而灌肠给药虽然疗效确切,但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临床有研究发现,口服用药虽然能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但是无法有效治疗远端结肠病变。灌肠给药,可以直接在病变部位给药,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治疗所有结肠病变。

2.2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的主要表现有:肠黏膜受损糜烂、缺血、坏死。该病比较严重,因此临床更为推崇局部用药,也就是保留灌肠用药。临床治疗常用地塞米松、思密达与庆大霉素等药物。有研究针对放射性肠炎开展了研究,研究纳入的放射性肠炎患者应用思密达+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方案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临床用药疗效明显,治疗有效率高达97%。灌肠给药,思密达与地塞米松能够在患者的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改善并增强患者肠道黏膜的屏障保护功能,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再者,联合用药,能够在病变局部实现抗炎与改善局部缺血现象,疗效理想。

2.3慢性肝病

肝性脑病属于晚期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通过灌肠治疗能够改善肝病患者的肠内环境,减少氨吸收。临床常用的灌肠液有生理盐水、乳果糖以及米醋等。近年来,我国临床发现,中医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更好的实现临床治疗目的。中成药则是中西医联合的一种产物,常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中成药灌肠治疗,能够避免机体发生胃肠道反應,能够在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维持血药高浓度。但是,中成药灌肠治疗慢性肝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临床并未明确。是否应用中成药灌肠,仍然有待商议。

2.4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因为肠道血供的突然减少,肠道黏膜受损、肠道黏膜屏障受损,继而引发肠道菌群移位以及继发性感染等症状。再者,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一段漫长的禁食期,对于肠道功能恢复是非常不利的。通过灌肠实现肠道局部给药,能够有效改善肠道功能恢复不佳的现象。合理应用中药(清胰汤以及大黄)保留灌肠,能够有效的清除患者肠腔内的毒素,缓解腹痛,抑制胰酶活性。

猜你喜欢

灌肠结肠黏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鼻中隔手术穿孔并发症的防范和病理评估
左半结肠一期切除术探讨
肠道与艾滋病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久用泻药要警惕结肠黑变病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