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类作品的美学建构
2019-10-21惠宛炎
惠宛炎
摘要:作为一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第一批电视剧推荐参考剧目”,《你和我的倾城时光》摆脱掉了观众对此类电视剧固有的印象,呈现出不一样的观剧体验。本文将从“战场、商场、情场”这三条叙事线索对该剧的美学元素进行分析;然后从受众的认知出发,以“艺术接受、以‘和为美”这两个美学角度对该剧进行解构。
关键词:美学元素;美学表达;现实题材
曾庆瑞先生说:“所谓电视剧艺术文本类型的社会学划分,我主要是从题材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及其社会学的意义来思考这个问题的。”[1]《你和我的倾城时光》作为一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第一批电视剧推荐参考剧目”,却融合了现实题材类作品的多元方面,将情感励志、军旅情怀、与传统文化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叙事也一气呵成,足见其品质和成色。
一、多线性叙事的真实表达和细腻呈现
(一)百战无前之战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唤起悲悯与畏惧之情使这类感情得以净化。”[2]“悲剧固然要有悲剧的效果,但革命的悲剧给人主要的是“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的、振奋的效果,具有净化作用。”[3]在故事的开始,在云南山林中,一支特种兵部队正在执行秘密任务,中国士兵在枪林弹雨中以少敌多、勇往直前,让人看得紧张不已。而正是这种戏剧冲突,让接收者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碧血丹心与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这种悲剧性的感染力与该剧的主题表达相得益彰。
(二)变幻莫测之商场
恩格斯提到:“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細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地典型人物。”[4]“在这里特别注意的是恩格斯把‘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看作是现实主义的主要因素,双方都因此获得一个新的更明确的涵义,就是符合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5]而“真实”能够让影视作品不落俗套,再加上极具细腻化的表现手法会让其具备更加深刻的感染力、独树一帜。从人物形象上看,金瀚饰演的军人出身的厉致城,从衣着打扮、谈吐气质再到行为准则,都与军人的形象如出一辙,让受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亮剑精神,感悟到了军魂。
(三)风雨同舟之情场
费肖尔父子作为“审美移情说”的先驱代表,提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6]从开播到现在,网友们对该剧中人物情感表达的话题的讨论乐此不疲,并且可以概括为一个词——舒适感。之所以称作为“舒适感”,这无疑是因为受众对剧中美好的事物所引起的心理上的愉悦,而心理上的愉悦是对剧中男女主人公高甜爱情互动的观照,并因此产生了移情作用。剧情的真实化及细节的生活化,让受众有了共同的情绪和内心体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认可。
二、美学表达下的受众认知与情感共鸣
(一)艺术接受论中的共鸣现象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是与艺术接受和消费联系在一起的;创作主体和作品与接受和消费主体构成了特定的对象性关系。”[7]在主人公制作生产抢险衣的过程中,很多人对国内生产的特殊服装面料的质量耿耿于怀时,厉致城站出来引以为傲地讲道:“在中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已经上天了,高铁已经卖到了全世界,在中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句话戳人心骨,使人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在剧中抢险衣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发生的,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与进步,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受众在认知过程中也领略到了精神内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个人理想上升到国家理想,同时使受众产生了强烈地共鸣和国家认同感。
(二)孔子美学中的以“和”为贵
“根据这种‘美‘善统一的观点,孔子提出了他对艺术的审美标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艺术包含的感情必须是一种有节制、有限度的感情,孔子的这个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8]在剧中,当外资企业妄图打垮充满生机的“倾城”计划时,面对这场民族与外资的收购之战,曾经相互竞争和敌对的企业家们精诚团结、同仇敌忾,抵制外资企业的垄断和不正当商业气节的侵蚀。在民族大义面前,三位本土企业家放弃自身的利益,同力协契地守护民族企业的尊严和荣耀,他们能够在民族利益至上的前提下一笑泯恩仇、化干戈为玉帛,而这一切都体现出了孔子美学中的以“和”为美的主张。
三、结语
真实感是现实的承载,而“美”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无尬点、无槽点的流畅剧情体验,必须基于真实性强的情节走向和准确的叙事表达。现实题材类作品的创作视角也将更加的丰富新颖,让受众在感受戏剧冲突的同时留下独立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曾庆瑞.电视剧原理·第二卷·文本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55.
[2]亚里士多德.诗学[M].第19页.
[3]王朝闻.美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1981,8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2,453.
[5]朱光潜.谈美书简[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98.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584.
[7]王宏健.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320.
[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