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探讨

2019-10-21徐丕尚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对策

摘  要: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水利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施工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引水隧洞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常见且重要的内容,主要包含边坡支护、开凿等诸多部分,在施工中需要结合不同工序的特点来开展相应的施工管理。鉴于此,作者针对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中常见的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提升施工水平的对策建议,旨在为行业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引水隧道施工;对策

引言

水利工程是促使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及和谐的重要基础,建设水利工程,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对水资源实现保护和优化,同时可以预防水灾害的发生,呈现出多重价值。正因为如此,引水隧洞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常见且重要的内容,其施工技术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聚焦点,只有搭建完善的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体系,才可以充分释放技术的优越性,满足社会发展的多重需求。

1 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

结合自身对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经历及理解,对目前常见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1 开凿技术

在引水隧道中,开凿是施工的关键所在,在对设备条件、施工地质、断面面积、隧道围岩等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科学的开凿方式,可以保障水利工程引水隧道技术的质量。第一:采用导洞室开凿。它是基于围岩断面上开始设置导洞,根据隧道施工的现状及大小来进行开凿设计,这种方式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了解隧洞内的地质状况,基于施工设计来确定边坡防线,按照自顶向下的顺序来进行支护及开凿,避免出现开裂或者滑动现象;第二:全面开凿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一次爆破方式来形成隧洞,贯通之后按照相应的施工要求进行支护设计,此方法施工效率高,适用于围岩坚硬的岩石地质。

1.2 排水系统施工技术

不言而喻,在隧洞施工准备环节,需要对洞口、隧洞顶部位置、坑口等一些地方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以有效规避冲刷或者地表水下渗的现象。为保证排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应对水质成分、出水位置、出水量等指标进行记录,从而为隧道排水施工提供数据支撑。除此之外,对于辅助坑口及隧洞口一些比较严重的渗透区域,应及时做好地表水的排水工作,对于自底向顶的工作面,采用抽水机来进行作业处理;对于自顶向下的工作面,采用顺坡排水的方式进行处理。

1.3 隧洞锚杆施工技术

锚杆施工于开凿之后进行,包含的工序为喷、锚、喷,通过三道工序的施工,应确保喷射的混凝土的整体厚度不低于45mm,且锚工序与上一道喷工序之间需要间隔3h以上。锚杆在不同围岩层中,孔之间的距离偏差应控制在145mm以内,且锚杆的孔径要大于自身杆体直径15mm。在灌浆时,管路应处于锚杆孔低于50mm至90mm距离位置处,待砂浆灌入之后,然后匀速进行拉出,再迅速将锚杆插入孔中,反复操作,直至孔口中出现砂浆溢出的现象为止[2]。

1.4 混凝土喷射施工技术

混凝土喷射模式需要严格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作业条件、混凝土的强度标准、施工现场设备的养护条件、防渗防漏等级、回弹值等要求来进行界定。在引水隧道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喷射混凝土的相关技术指标:选取颗粒直径小于16mm的碎石和选择细度值大于2.5的硅酸盐水泥等进行融合;混合水的配比时,不允许将pH小于4的酸性水与污水等进行搭配;在混凝土配比调制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来对喷射混凝土进行试验,确保混凝土质量[3]。

1.5 塌方的预防和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中,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以有效预防塌方:一方面,在隧道施工环节,应充分做好现场勘测工作,最大可能排除由于位置及地质因素所形成的塌方,避免在软质围岩、断层、溶洞等一些不利于开凿的地方进行施工,运用先进设备,严格按照施工工艺等进行现场施工作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隧道内塌方施工的检查,形成水利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一旦在隧道内出现塌方现象,要第一时间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塌方出现的原因,及时制定科学有效的加固方案,来避免在同一地理位置出现二次塌方反应。

2 提升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水平的建议

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从技术及人员管理两个维度来提出改善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对策建议:

2.1提升水利施工技术

(1)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建设中的基础性施工技术,按照工程项目周围的地质、环境、地形地貌等情况对其地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第一步就是要将地基的表面处理干净,接下来再使用其他先进的地基方法进行处理,比如回填灌浆技术、固结灌浆技术等。常见的地基加固技术包括桩基技术、砂垫层技术等等,其中桩基加固技术又分为分层填砂、并振亚碎石等步骤。

(2)导流技术。水利引水隧洞施工中的有效解决导流问题至关重要,为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一方面在设计阶段应进行模拟,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降水径流等,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序,确定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另一方面,需要对导流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处理,确保对导流标准、方案及施工進行科学要求,选取一个性价比高的导流方案,来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执行。

2.2 提升施工团队的综合管理水平

构建高素质的施工团队是施工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所在。针对每一个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人员的配置需要严格依照工程的需求制定,做到隧洞施工岗位人员与工程相互匹配。首先,水利工程隧洞施工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水利工程有足够的认知,在进行管理人员组建及施工人员招聘时,按照需求进行展开,而非盲目的组建团队。第二对现在的管理人员及具体施工人员应展开不定期、多频度的质量安全、技术层面的培训,加快更新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养。最后需要持续强化团队人员实地经验,在完善水利工程隧洞施工质量体制的同时确保形成良性循环的反馈体系,及时发现在目前水利工程隧洞施工中所衍生的各类施工质量问题,从而为后续的风险管控及施工预警机制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4]。

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及时、完善、系统的进行设备自检及维修是水利工程隧洞施工施工管理的核心发展环节[5]。应及时做好施工设备的升级改造,对年久失修的设备进行维护,如果发现了已经老化的并且是无法再进行维修和保养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更新换代,若机械设备在更新换代过程中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可采用融资租赁换新的方式,确保老化设备不再参与施工过程,以此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提升隧洞施工的效率。

3结束语

精湛的施工技术及高效的施工团队是水利工程引水隧洞质量可靠的有效保障,因此唯有强化员工的综合素质、引入多元化的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的配置效应,才能提升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的质量,本文对水利工程引水隧洞施工中常见的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及人员管理制定提升施工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项目施工提供一定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树生.引水隧洞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201.

[2]  白拥军.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5):54-55.

[3]  冀超.水利工程中引水隧洞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陕西水利,2018(04):173-174+179.

[4]  袁文凯.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工艺及管理[J].甘肃农业,2018(03):44-45.

[5]  朱建勇.水利工程引水隧洞竖井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0):75-76.

作者简介:徐丕尚,男,1977年10月,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本科学历,设计师,高级工程师,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工程投资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