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形成及有效治理研究

2019-10-21钟海燕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1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治理企业

摘要: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外部融资难、经营决策风险增大的重要因素,在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和外部监管机制缺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有效治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建议,期望对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负面影响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治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市场的资源合理配置受会计信息有效性的影响程度较大。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存在着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经理人与投资者、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增加逆向选择和职业道德风险,出现违法违纪的财务行为,进而阻碍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为此,有必要加强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治理,加大会计信息披露力度,为投资决策、经营管理以及社会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一、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成因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形成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但是各个机构未能严格执行其职权,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情况,造成内部治理结构矛盾加剧。具体表现为企业“一股独大”问题影响着股东大会职权的履行,各项决策受制于大股东的操纵,阻碍了企业会计信息在内部各部门的共享;企业董事会内部权力重叠,呈现出多头领导的现状,大部分董事会成员兼任经理层职务,难以保证董事会工作的独立性;企业监事会的职责不完善,其实质只是董事会下设的附属机构,未能履行监督职能;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经理层人员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短期经营行为;企业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对会计信息造假以及虚假会计信息传播的有力约束,严重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

(二)企业外部成因

企业外部生存发展环境是产生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间接因素,如经理人市场不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会计诚信环境缺失等因素,都会促使企业加剧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表现为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税法、会计准则等法律准则,但是上述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较小,当有关部门查出企业存在会计造假信息时,只对企业进行小额罚款,使得企业一直存在侥幸心理,经常对外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的会计信息;经理人市场管理不完善,缺乏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教育,使得部分职业经理人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他们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干涉企业会计工作;外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形成联合监管机制,税务、工商、审计、证券等部门各自为政,弱化了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

二、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治理建议

(一)企业内部治理

1.优化股权结构

对于企业而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股权过度集中时,可能会引起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为使公司治理结构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并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应当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对股权结构进行持续优化,将集中的股权进行适当分散。企业可提高在股票市场中的流通股比例,借此对高管手中持有的企业股权进行稀释,减轻他们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股权结构优化后,会有外部持股人士参与到企业管理当中,相关信息的扩散渠道会随之拓宽,由此能够使原本“一股独大”造成的会计信息隐瞒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实行独立董事制度

为有效治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应当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借此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样除了能够使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之外,还能使董事会的运行效率显著提升。鉴于此,企业可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即引入独立董事,由他们制衡本企业的执行董事。企业采用独立董事制度后,能够避免大股东随意使用控股权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发生,可以有效解决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比过高的问题,由此不但能够使董事会的工作更加透明,而且还能增强董事会的公正性,有助于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会随之消除。

3.完善监事會职责

监事会作为企业的内部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对监事会成员的提名进行明确规定,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避免董事会直接任命。作为监事会成员,应当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好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企业可推行累积投票制度,借此来对监事会的各项职责和权利加以明确,如财务会计工作监督检查权、职务监察权、纠正请求权等等。其中财务会计监督检查权是企业监事会的核心职权,由董事会送交的会计报告,监事会有权对其进行审查确认,签署同意意见后为合格。通过完善监事会的职责,能够使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健全内部激励机制

企业在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并逐步健全合理可行的内部激励机制。一方面,企业应选取科学的激励方式,在不影响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对经理人的收入标准进行适当提升,在此基础上,确保企业管理层地利益与股东利益相一致,并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企业要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落实,使经理层能够分享到企业的所有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才能,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

(二)企业外部治理

1.完善经理人市场

职业经理人作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其责任非常重大。然而,由于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尚不健全,致使职业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常常会出现各种权益纠纷。不仅如此,企业很难通过有效的渠道对职业经理人的诚信进行验证,如果企业聘用的经理人职业道德缺失,那么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发生。为此,加快完善经理人市场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健全职业经理人档案制度和评估体系,为企业验证经理人的诚信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构建经理人介绍网络,并设立中介机构,为企业推荐诚信可靠的经理人。

2.加强外部审计监督

企业经理人与股东和债权人获得的利益有所不同,致使部分经理人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和手段,导致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不仅如此还给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加强外部审计监督。通过外部审计,不但能够使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得到有效协调,而且还能发现企业内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外部审计可以保证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由此可促使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管理中,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的职权,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有效消除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隐患。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监管,加大对企业会计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从而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创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艳芳.大数据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河北企业,2018(12):152-154.

[2]崔镕.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LH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9.

[3]樊大宏.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风险承担[J].会计之友,2018(9):102-105.

[4]佟鑫,王袅.基于信息不对称下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J].经贸实践,2018(6):73-76.

[5]李玉,杨楠.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披露[J].全国流通经济,2017(10):121-123.

作者简介:

钟海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西局(原江西储备物资管理局),江西南昌。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治理企业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上海企业100强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