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2019-10-21王学军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加工制造业属于重要的经济形式之一,为提升我国GDP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但是,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制造企业近几年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环保型生产企业使得很多制造企业难以满足社会的生产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最后总结了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及措施。

关键词: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为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加工制造业每年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但是,随着国家的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制造业的竞争逐渐加剧。制造业只有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才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在内部管理中,成本管理属于重要的一部分。

一、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公司简介

恒大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49年1月,2002年6月,改为郑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工厂转变为了公司。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制造大型、配套、精密的纺织设备,比如化纤设备、棉纺设备、非制造布设备。企业的配套产品已通过国家认证,在纺织行业中属于首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已经拥有完善的科研体系。

(二)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之所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我国有很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我国政策比较支持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在多元化社会下,物价逐渐上涨,使得制造企业逐渐重视成本管理。制造业只有实施动态成本管理模式,才能够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得到更好、更稳定的发展。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实际工作中一味地强调降低采购成本,将企业的管理带入误区,结合相关资料,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主要如下。

1采购与生产没有衔接,主要是因为采购计划不够严谨,通常采取的是整体采购方式,使得原材料堆积现象较为严重。若是原材料放置时间一久,将会导致原材料变质,进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加了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一些制造企业即便引进了高端的科技设备,但是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导致设备闲置,影响了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

2.劳动力与生产效益的差异,部分制造业未能正确评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在人员雇佣上,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使得人员闲置情况严重。

3.基础的成本控制模式在成本管理上缺乏动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加之企业缺乏审计部门,导致成本管理落实度不强,只停留于理论层面,使得制造企业的预算成本评估未能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三、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及措施

(一)动态成本管理特点

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根据市场环境,调整生产组织模式,必然需要探索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动态成本管理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实时生产变化,分析成本管理中的影响因素,根据客户需求计划制订生产计划,再根据生产计划制订采购计划,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总结出成本管理结果。这种生产模式可能会造成企业生产排产的不均衡,从而影响产品的单位成本,因为不同的产量对固定成本的分摊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失去了其假设的均衡生产的前提,因此,以动态的目标成本对生产进行管理和控制才更有意义。动态成本管理的特点主要如下。

1.系统化管理

由于当前的时代为信息化时代,制造企业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及时上传数据。相关部门能够依据数据,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成本计算的精准性。

2.信息化管理

制造企业需要整个各项信息,及时反馈信息,使得员工能够依据信息及时调整管理模式,确保成本预算的科学性、精准性。

3.动态性管理

动态成本管理具备储存功能,能够依据实际的数据调整成本管理系统,将动态成本管理的动态性发挥出来。

(二)动态成本管理措施

动态成本管理措施的优势在于具备较强的动态性、时效性,相关人员需要明确,动态成本管理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结合相关资料,动态成本管理措施主要如下。

1.精益研发

精益研发,就是把满足和引领市场需求作为研发产品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按照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做好产品技术水平定位,设计之初就要做好产品成本价格定位,同时要考虑为转批生产、制造质量的控制打下良好基础。设计之初就要有“易制造”理念。通过市场调研,真实了解客户对产品特性、功能、质量与销售价格的需求,确定竞争性价格,按照企业战略要求的必要利润,应用价值工程技术进行产品研发、设计,通过“确定一分解一实现一再确定一再分解”这样一个连续循环的实施过程,达到对成本的持续改进。

2.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其核心是准时性、均衡化,全面推行按时按量配送制度,推进均衡生产,提高订单快速交付能力,用最低成本、最少存货、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3.部门协作

由于制造企业内涉及的部门较多,为了确保成本管理的合理性,需要完善部门的职责,依据部门工作范围,制定针对性的动态成本管理机制,促使制造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在发展中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职责,依据上层管理决策,实时调整本部门的成本管理模式。

4.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为了确保制造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生产情况,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结构。虽说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企业在人才选择上也需要择优录用,确保人力资源水平。由于我国的制造企业偏向于劳动型产业,部分企业只一味地选择基层劳动力,没有重视先进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引进。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制造企业会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为了确保生产质量,需要引進先进的技术、设备,制造企业只有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够实现制造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5.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物价上涨迅速,一些加工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为了确保制造企业内成本管理的良性发展,需要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在进行原材料采购,严格执行采购程序,综合考虑原材料的质量、价格等因素,确保在保证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原材料成本。

6.实施成本管理动态评价

在多元化当前,制造企业涉及的业务也逐渐增加,实施动态成本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制造企业在实际的动态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管理层次,针对能够为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动态成本管理进行动态评价。主要是动态成本管理并不完善,为了确保动态成本管理的时效性,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制定短期成本控制,对制造企业的生产、发展结果进行考核,为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意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时代属于信息化时代,制造企业必须要融入信息化技术,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制造企业通过开展动态成本管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提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制造企业得到迅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试析制造型企业的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J].管理观察,2017(20):139-141.

[2]邓瑜.加工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3);166-167.

[3]李正兰.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7):186-187.

[4]张青.试析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7(21):65+67.

[5]牛占文,荆树伟,杨福东.基于精益管理的制造型企业管理创新驱动因素分析——四家企业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07):116-126.

作者简介:

王学军,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雕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