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绘本阅读习惯的培养探究

2019-10-21陈文英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早期阅读实践探究阅读习惯

陈文英

摘  要:绘本阅读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是3-6岁的幼儿,从小培养其阅读兴趣,能为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无论是对幼儿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来时,选好绘本,就是选好了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本文将从幼儿绘本对孩子阅读习惯养成和培养上的作用着手,探讨如何引导幼儿养成阅读兴趣,旨在为家长和幼儿园早教教师的授课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绘本;早期阅读;阅读习惯;实践探究

绘本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图画书,而是简短的文字和大幅图片相结合,向幼儿传达一定信息的载体。一本优秀的绘本,能成为孩子知识启蒙的老师,令其了解阅读带来的乐趣,进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绘本不单单属于孩子,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揭示或教授孩子人生的道理,即使是家长阅读起来也能有一定的收获。一本好的绘本应当具备以下的特点:首先,其本身应当具有一个明确、正确的主题,并且是孩子容易阅读和理解的内容;其次,无论是书名还是内容,都应当浅显易懂,语言上要做到生动活泼,故事情节有趣味性;再者,绘本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加以区分,每个年龄段的绘本都应当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且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最后,绘本并不是强迫孩子学习的工具,而是用图画吸引孩子打动孩子,令其主动接受从而了解自然、学到知识、辨别是非对错。

1、幼儿绘本阅读对于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

绘本主要由大篇幅图画和小部分文字组成,其中蕴含一个简单的人生道理,而绘本在幼儿启蒙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是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并且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幼儿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

1.1 创设全面阅读的语境,提高幼儿创造性学习能力

绘本书上主要的知识表现形式就是图画,对于没有接触过文字和刚刚接触文字的幼儿来说,图画的表现形式更为直观易懂,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都表现在绘本画面中,能给幼儿一个更加直观的呈现,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创设一个全面阅读的语境,在以后阅读文字较多、图片较少的书籍或者听家长老师读书的时候,孩子们脑海里也能自然而然浮现出一幅画面,进而提升孩子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1.2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成为学习语言认知事物的载体

绘本上的文字,是对图片的解读,优秀的绘本上的文字文风轻松活泼,是感知中文语言的优美的载体。通过绘本阅读幼儿可以对基础字进行简单的了解,加上家长和老师的必要指导,能成为学习语言及认知事物的优良载体,为孩子认字、识字、读字提供指明灯的向导作用。

1.3 涵养性情,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

绘本需要家长或者老师协同幼儿完成绘本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老师或家长也应当为孩子提供导向作用。只要用心阅读仔细感受,从绘本中能教会孩子要合作、要关爱他人、要赞美别人等等积极的价值观,而这足以令孩子受益终生。

2、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实践

阅读是一个自主性较强的事情,因此家长不应当人云亦云,看到别的孩子在学习绘本,就盲目为孩子增加绘本阅读这项“死任务”。要求幼儿在学习绘本的时候认识几个字、一天读多少页书显然是不合理的指标。绘本一定要是孩子喜欢的、对孩子胃口的,让孩子享受纯粹的阅读的乐趣,在图画和文字的带动下,为孩子的阅读和学习启蒙。但是绘本阅读还是要有一定的技巧,掌握了技巧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2.1 以满足幼儿发展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绘本读物

教师或者家长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应当以幼儿发展为原则,因为每个年龄段对知识的认知不同,因此在购买阶段都应当结合幼儿的年龄段选择。针对一岁前的小朋友,该阶段主要的目的就是“感受”和“认知”事物,因此这个年龄段绘本加上大量的文字和复杂的图片,显然是不合理的。同时,因为该年龄段幼儿容易出现啃书撕书的问题,绘本读物也应当选择布书、有声的纸片书,比较推荐的书籍有《猜猜我是谁》、《蹦!》等;一岁的小朋友比较适合内容简单、动物形象为载体的书籍,例如《可爱的鼠小弟》、《小猪佩奇》、《0-4岁幼儿认知小百科》;年龄再大一点,两到三岁的小朋友就可以选择有信息量、有故事情节的绘本读物了,这时候再让其学习《猜猜我是谁》就不合适了,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较为推荐《郑渊洁给孙女的好习惯书:十二生肖童话绘本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大卫不可以》。

2.2 创设良好的阅读空间,营造书香气息的阅读氛围

在幼儿园或者早教班,校方应当开设图书角,墙面上也应当张贴绘画图示。在小班、学前班班级图书角铺装软垫防止孩子摔倒,在图书角的布置上,应当营造出良好、安静的读书氛围,并且通过墙面张贴“保持安静”等遵守常规,来引导孩子遵守读书规则,进而营造一个书香气息浓厚的阅读氛围。学生看到的一切都会对精神面貌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家长在家引导孩子进行绘本学习的时候,也应当处以一种较为安静放松的氛围,避免环境嘈杂对孩子的阅读情绪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沉不下心阅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墙面张贴常见的汉字卡片、水果卡片等引导孩子学习,只要潜心发现用心布置,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不是问题,而这对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大有帮助。

2.3 开展多种形式绘本阅读活动,增进亲子、师生感情

幼儿教学较为开放,没有严格的教学指标,更多的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生活习惯。孩子天性活泼爱玩,教师和家长也应当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幼儿园和早教班可以定期开展主题活动,例如:“字宝宝找妈妈”、“拼图游戏”等,投放不同类型的彩色卡片让孩子分门别类放好,甚至针对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引导其自主创造,或者“我给妈妈讲故事”主题互动,让孩子在学习完一本绘本后有所收获,在学习中也能增进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2.4 潜移默化,培养幼儿阅读好习惯和人生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除了教师以外,父母的言行举止也会影响幼儿未来的习惯养成。因为很多幼儿刚刚接触阅读,玩心很重可能将书籍当成玩具,或者更低年龄段的孩子,其撕纸就是一种天性,这时候就需要父母或者老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孩子在出现撕书、卷书行为的时候,应当及时制止,“不可以,你这样做,书是很疼的”;在孩子自己阅读书拿反了的时候,应当引导他们认识,怎么认识封面;如果有图书角,要教导孩子读完的书放回原位,“送书回家”。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习惯甚至可以终生受益。

3、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的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都想让孩子多学知识,这就突出了早教和绘本的意义。当然,我們在教育幼儿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时候,更应当呵护孩子的初心,幼儿的心灵纯洁未受荼毒,我们应当精心呵护他们的纯真,孩子的眼睛会因为接触美好的事物而变得愈发明亮。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才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  胡静. 亲子绘本阅读在幼儿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  袁玉冰.论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推进幼儿趣味绘本阅读的意义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2):120-121.

[3]  车梦.以绘本阅读优化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01):7.

猜你喜欢

早期阅读实践探究阅读习惯
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
幼儿早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
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