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维引领下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改措施

2019-10-21蔡玉光

名城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

蔡玉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及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机械专业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过程中,也凸显出教学中的一些弊端与不合时宜,本文浅略分析了当下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方面的现状与不足,并阐述了教改取向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改的重要意义;教改取向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国策,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大国。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已成为全球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需要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非常紧缺,有着廣阔的就业前景。

随着经济和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机械制造类人才缺口巨大,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了严格观测落实国家政策方针、加快和推动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为该类型社会人才的补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要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需要长时间和专项训练,也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更需要高职教育在机械制造专业的进一步投入。

一、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现状

当前,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在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继、教学大纲模糊不清、教学方法理念滞后等等,直接导致了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效果和质量。

1、课程安排需优化:机械制造专业从最初的手工制造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机械制造的核心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高职院校中的该专业的教材和教学课程仍然相对滞后于时代,仍然以理论教导为主线、知识内容或浅或深,更没有重视实践教育和锻炼,与现代机械制造业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脱节。

2、教学模式需改进:传统的讲堂授课模式会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不能全身心地将注意力投入到课程中去。加上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课程偏重于理论考核来判定学习成绩,实践操作与理论课程脱节,使得教学质量不高。

3、教学方法需提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虽然被大部分人所不喜,却仍然是大部分学校的主体教学方法,为了教学课时和教案计划的按时完成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不够,学生被动学习,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观能动性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进而有很多老师因为工作量大和对先进教具和教学器材的操作不熟练等原因而选择不用、或者没时间制作更精美和更好的课件,导致了整体教学质量不好。

二、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改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机械制造产业深入推进、高职教育规模的也逐步扩大、专业细分更加精准,在教学中就更需要排除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参与技术创新和参与就业竞争、适当增加竞争压力以推进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改。

2、促进高职教学发展:引进新型教学方法、利用高科技和先进教具以及器材,推动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外资企业与中资企业的联合不断深化和加强,全球资本化、全球贸易化的格局,为机械制造行业营造了机遇与挑战。高职机械制造对于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意义重大。必须调整和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背景和人才需求模式,为教学模式注入新鲜血液、在多年的教学沉淀中推陈出新、融入更多、更先进、更优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探索专业特点,培养实践能力、突出专业知识与时代接轨以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3、提升专业师资力量:机械制造专业的教改,不但对学生是挑战,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考验。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要改进甚至放弃长期以来固有的教学模式,而使用一些新型的、陌生的甚至是未接触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对教师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其能够督促教师在专业知识上进行理论革新,更好地适应当代行业技术理念,酝酿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好感,促使他们主动付出时间去学习、探索、研究和锻炼各种技能、培养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能力。

三、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改取向

1、培养全方位人才:机械制造专业知识涵盖面广泛,包括物理学、材料学、力学、化学等学科,是一门动态的科学。在教学上应该有多方面的涉及、多方面的了解,才能全方位地发展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过硬,树立起根本的职业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握住时代性,立足于实际,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可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验课程。尽量多的让学生们去实际动手操作。并且学校应该与行业内对口企业进行横向联系,探索现代化经济环境下的学徒培养模式。一方面促成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和方便的实践场所,另一方面也对口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2、强化实践能力:机械制造专业的实训教学中的教案和设备,需要做些有必要的更新、学生们掌握相关制造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不能简单地重复,更要让其接触到企业生产所使用的设备状态和基本操作加工技能。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联系企业和同类型学校,策划和组织实训技能比赛。刺激学生们的学习和实习积极性,既能夯实基础、素质提升又能积累经验和强化技术。通过比赛发现不足,从而努力跟进、达标和赶超;还能在比赛中找到自信,利用学到的知识开动脑筋将技术应用到比赛当中去。同时也能更好地完善学生的德育培养和道德观念为自己步入社会做好铺垫。实训比赛还能全面改善学生们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缺乏、学习目标不明确、创新能力不强等缺陷。

3、以人为本,重视学生:高职院校的师生人力资源,才是高职院校立校之本,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和企业输入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可以通过综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特点强化学生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在师生传教共同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中,需要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思维动向,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和对教学方式以及改革的看法,时时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理念,因材施教并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综上所述,在当代教育体制环境下,高职教育的变通和革新尤为重要,教学改革有很多可为之事,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多方位思考,多方向发展,开拓新的教学形式、更新教材和必要的教学设备、探讨各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开辟新的路径,并通过校企结合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源源不断地输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浅谈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刘楠楠.

[2]《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赖江梅.

(作者单位: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对策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