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19-10-21陈喃喃
陈喃喃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提高中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了民族素质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是广大数学工作者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 本文仅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数学能够很好地培养人的理性思维 数学除了是科学的基础和工具外,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与文化精神,在当今这个技术时代里日益重要的一种智力 . 它使人们能批判地阅读,能识别谬误,能探索偏见,能 活在其中的充满信息的世界 .数学在形成人类的理性思维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方面恰恰是不足的 . 一位西方数学史家曾说过:“我们讲授数学不只是要教会涉及量的推理,不只是把它作为科学的语言来讲授—— —虽然这些都很重要—— — 而是让人们知道,如果不从数学在西方思想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方面理解它,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人的所有创造和人类世界 . ”因此有专家讲:“数学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
(二)数学可以砥砺心智 数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可以使同学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随意性 . 英国律师至今要学习许多数学知识,并不是律师工作要多少数学,而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可以使人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而又客观公正的办事风格和严谨的学术品格 . 数学教育是培养同学们诚信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数学课上形成的诚信观是持久的,根深蒂固的 .苏联的数学家辛钦说:“数学教学一定会慢慢地培养青年人树立起一系列具有道德色彩的特性,这种特性中包括正直和诚实 . ”数学家狄尔曼说:“数学能集中、强化人们的注意力,能够给人以发明创造的精细和谨慎的谦虚精神,能够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 . ”
二、用数学知识去认识生活,培養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学生能在生活中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学意识。比如,二年级的学生去买橘子,买了三斤橘子,每斤6元,收银员收了18元,他马上想到3×6=18(元)。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引入生活实际需要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为今后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起到示范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些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去构建新知识做好铺垫。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现在老师要去买篮球,一个篮球80元,要买12个,需要付多少钱,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这个问题会吸引学生的好强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后,再次在生活中遇到此类乘法的实际问题会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去解决。课堂上不断地训练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一条途径.
三、强化形象及抽象思维结合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中低年级主要由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以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依据学生这一认知规律特点,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教具、实物模型,亦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等。这样符合学生的直观认知,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比如在教学五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时,给学生小组内提供一些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小组之间利用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好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小正方体的数量以及体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每组数据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会发现会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刚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积。即得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若让学生直接想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那是很难的,借助小正方体的体积来引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学生更容易推导出。小正方体的实物模具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学生在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核心问题引领教学,培养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
我认为核心问题起到统整,引领,揭示要点的作用。核心问题指向所学知识的本质,通过它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促成其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整合所学内容的关键和重点。以三年级《认识分数》为例,分数的本质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可以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以“数量”来表示分数和以“份”来表示分数。要想得到分数必须“平均分”。再引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比如三年级的《认识分数》可以通过核心问题一步一步引出分数的本质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分数的认识》的核心问题可以确定为“表示分子的数,与表示分母的数有什么联系?”因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之前的知识经验里没接触过分数。什么时候才用分数来表示,什么是分数等一系列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核心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刻的认识“分数”的本质。在核心问题确认后,可以再提几个辅助问题来推动“核心问题”的提出。分数的表示前提是“平均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分东西的经验,引入“现在有1个桃子,要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才公平”,这就是潜在说明分数的表示前提是要“平均分”。每人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认识“二分之一”后,通过类比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最后给出核心问题:“这些分数中,表示分子的数和表示分母的数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谈论后会发现,“分子的这部分”来自于“分母”。核心问题的提出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展开,不然教学效果会恰得其反,通过教学核心问题,知识点层层推进,重难点迎刃而解,在学生认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问题具有目的性,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问题能聚焦,指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具有深意,顾及当下,又能着眼未来。但是我们的课堂应该由这样的问题去引领,即用核心问题去引领教学,教学效果会得到提高。
总之,核心素养是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 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应有意识地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时,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