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

2019-10-21魏大力高仲强

青年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生产力公正

魏大力 高仲强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2010年春天,温总理那句朴实而感人的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顷刻间响彻大江南北,让无数中华儿女为之热血沸腾。

一、公平正义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含义

我们今天所有倡导的公平正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出发来研究社会公正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公正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而生产关系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有计划的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的、愈益丰富的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按照马恩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和差别,极大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特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只有在那时,才能真正实现无产阶级追求的彻底公平。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观上升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類解放的高度,为人类追求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指明了正确方向。

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指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遵照一定规则行动,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是囊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公平、分配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二、公平正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公平正义是我们党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社会公正观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在具体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继承,又是对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是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对我们当前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首先,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

邓小平深刻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能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积累越丰富就越能满足更多人们的需求,公平正义就越容易在经济层面上得到实现。其“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是为公平正义的实现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阶级差别的消灭不仅为生产力的发展打开桎梏,而且使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这是公平正义在政治层面上的实现。其“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是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只有全体人民都富裕了,才有可能消灭各种差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可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

其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任何社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而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影响这个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那么如何有效的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更好地投身和谐社会的建设呢?“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此,抓住公平正义也就抓住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源泉。同时,公平正义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得以缓和,社会矛盾也就得以化解,从而使人民群众的意志统一起来,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再次,公平正义是改善民生的目标所在。

民生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十六大以来,我们出台的各项政策无不围绕此展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无不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目的出发。而改善民生的归宿就是实现社会的公平主义,着眼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着力点,要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着力规范收入分配制度,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全方位多渠道扩大就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这些任务和目标,我们的工作就做到了有的放矢,同时也就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公正的实现,是从经济上实现公平开始的,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要发展,首先,要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创造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才越能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此,社会公平在经济上的实现就有了保障。其次,党和政府要下大力进行改革,消除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如此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更多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在人们面前树立起自己的权威,这便有利于制定和实施促进公平正义的政策和措施,从面确保公平正义在社会其他方面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制度具有强制性、导向性,社会生活是通过它来安排实现的,没有制度的约束和规范,社会生活就难以正常进行。因此,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社会生活的秩序问题,所以,要建立一系列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制度。当前,应着力加强和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正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这六方面的制度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坚持制度正义,消除制度障碍,弘扬制度创新,并努力推进、实施这些制度,力求达到预期目标,合理调整社会结构,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利益,实现社会公正。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引导群众公平参与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这是因为实现社会公平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涉及政治性的问题,而政治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政府机构的介入,所以政府必须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要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使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合理调节,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要关眼于改善民生,加大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社会管理;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通过扩大参与,明确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增进他们与政府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拉近距离,从而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要遵循公开、公平的原则,加强群众对决策的监督和反馈,切实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是一届负责任的政府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总而言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学习和践行公平正义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把公平正义的光辉洒遍每一个角落,使人民更加平等幸福,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生产力公正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来不及生产力
名家谈教育
道德愤怒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不公正
大公无私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