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

2019-10-21陈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教学心得新课改小学语文

陈超

摘  要:概括来说,主体性阅读教学就是遵循新课标基本教学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应积极探索和总结有效的实施策略,要能够结合课文具体特点灵活该种阅读教学模式,在保证课堂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促进主体作用的发挥。本文以部编版版《大自然的声音》一文的教学为例对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作一简要探讨,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教学心得

所谓主体性阅读教学,概括来说就是在阅读教学中遵循新课标基本教学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学与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它能很好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有机统一。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当下,主体性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展现得愈加明显,目前也已引起了广泛重视和积极探索。本文拟结合笔者自身的思考和实践,以部编版版《大自然的声音》一文的教学为例对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作一简要探讨,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在主体性阅读教学中,由于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课题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进入状态。就《大自然的声音》一文而言,就可以以多媒体播放一段包含课文中所描述的各种声音的大自然动画(两到三分钟,课前准备好),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揭示课题课题:“同学们刚才通过动画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听到了各种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后,在以简洁的话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呢?是否和我们刚才听到的一样呢?现在我们就打开大自然的课本,去探索大自然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结合课文特点采取合理方式加以引导,使学生切实掌握文章大意,从而为接下来的细读奠定良好的基础。就本文课例而言,在学生自由阅读数遍后,教师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引导大家共同纠错,重点纠正学生朗读节奏,提醒其对于较长的句子要注意停顿。然后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大自然中的声音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描述一下你曾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大自然的声音,与文中的描述相比有什么想法。”在学生短暂讨论、师生共同解答后,以口头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寻找文中对声音的形容词,尤其包含生字的词语,以此巩固学生的初读认知。这样,通过初读、思考、回答、填空,步步推进,较好的使学生通过初读了解了大意。

三、细读全文,引导学生产生感悟

这一环节在主体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雖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其细读课文,但教师要切实做好引导、点拨和把控工作,并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对文中中心思想的理解,为后续环节做铺垫。这是确保课堂活动的顺畅推进和学生的阅读效果而不可或缺的。在本文案例中,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来进行:

(一)细读二三自然段(风和水的声音)

根据课文特点,提醒学生第一段中“呢喃”、“温柔”、“雄伟”、“威力”几个词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以突出大自然声音的多彩;第二段中的“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啦啦”等几个词语读出象声感,突出各种声音的特点。在学生自读、齐读之后讨论:“刚才我们从文字中领略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找出各种的形容词,你觉得这些词语用的好不好?”学生发过言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的阅读指导,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大自然声音的丰富和美妙。

(三)细读第四自然段(各种动物的声音)

先让学生按照阅读前三段的阅读方式,注意节奏和语气,对剩余的一个自然段进行自读,即有感情的阅读,然后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针对第三段讨论:“动作是大自然的歌手,除了文中所介绍的这写歌手之外,你还知道大自然中的哪些歌手?它们的声音各有什么特点?根据你的经历用自己的话说说。”学生发过言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的问题设置,主要是为了适当拓展,让学生领略大自然声音的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美妙而丰富的。

四、总结全文大意和中心思想

在总结全文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齐读两遍,从整体角度再次体会课文的主题和内涵。然后在教师引领下,师生一起分析全文结构,概括文章大意。为使学生更深刻的感知和把握,在总结中心思想前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大家发挥一下想象力,如果你身处大自然中听到了文中所描述的哪些美妙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心情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在学生发过言后,教师顺势进行中心思想的总结,突出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以及大自然的美好,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同时可适当拓展,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五、学习字词,布置作业

在学生细读了全文并掌握了大意和中心的基础上,再进行生字生词的学习,利于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记忆和理解。具体方式为:以投影展示课文中生字生词,指名试读,师生共同纠正,然后教师范读和领读;学生掌握发音后对生字进行描红书写训练,对生词进行造句训练。另外,注意引导学生讨论“演”、“激”、“滴”的结构和偏旁,在此基础上适当讨论字形记忆方法。至此本课结束,下课前教师布置作业:①抄写生字和生词进行巩固复习;②按课后要求背诵全文;③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向父母讲述学了本课的收获和感想,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形成书面文字。

如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较好的彰显,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点拨作用,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事实上,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课题,本文所论也仅为一家之言。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应积极探索和总结有效的实施策略,要能够结合课文具体特点灵活该种阅读教学模式,在保证课堂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85-87.

[2]  次仁欧珠.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3(5):198-198.

猜你喜欢

教学心得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