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2019-10-21张淼李金萍贺晓清陈琪崔璨余桂林刘晓柳

健康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养老

张淼 李金萍 贺晓清 陈琪 崔璨 余桂林 刘晓柳

摘要: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全面剖析失独老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针对需求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符合失独家庭养老诉求的具体救助机制,以期提高失独老人的生活质量,帮助其走出养老困境。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失独老人;养老

一、失独老人养老研究现状

失独老人是指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因各种原因不幸离世的60岁以上的人口。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易富贤[1]推算出,中国从1975~2010年产生的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中会有1009人死亡或者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久后的中国将有1000万个失独家庭。失独老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养老成为他们最为关心和担心的问题。国内目前对失独家庭养老已有不少研究,主要集中在失独家庭养老现状和困境分析以及从不同角度提出完善失独家庭养老保障这两个方面。失独老人养老困境主要体现在养老政策边缘化、政府补贴力度小、养老机构严重短缺、心理慰藉匮乏这几方面[2]。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为缺乏专门针对失独老人的法律规范、各地救助差异大、缺乏非经济补助和缺乏完善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体系[3]。针对这些养老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完善国家政策和法规,提供制度保障、以社区为载体,搭建养老平台、自我救助、借助社会力量弥补政府福利不足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4]。

二、基本概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1943年由马斯洛首次提出,此理论指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性的,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此理论以人为中心,从人的需求出发探讨人的心理、研究人的行为,之后又因提出“不管人处于何种层次的需要,管理都可以把人从此层次上引向好的结果”的观点,使其在许多研究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管理学中运用此理论能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使人充满振奋精神,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效率[5]。如通过研究员工行为动机,挖掘和调动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6]。医护人员和心理学家则通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如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方式,能明显改善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焦虑情况[7]。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初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自我效能感,促进产妇身体健康[8]。教育家将其应用于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睦,提高课堂效率[9]。

虽然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目前已有不少研究,但针对不同状况的失独老人进行不同层次需求的研究还较少。相应地,在对策上没有考虑失独父母需求的差异性,出现了扶助措施与实际需求之间的错位缺陷[10]。因此本文旨在利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失独老人的需求,并根据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帮助失独老人建立自助自立的生活态度和信心,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三、失独老人的养老需求

3.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主要包括食物、衣服、水、住房等一系列维持人基本生活的需求。失独老人失去了子女这一传统养老模式中重要的经济支柱,加上收入低和各种医疗费用的支出,会使其生活陷入窘迫之中,而有些甚至为了救治子女倾家荡产。虽然政府已出台相关补助政策,但随着物价飞涨,这些补助将难以维持失独老人的正常生活,嚴重影响了失独老人的生活质量 [2]。

3.2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指自身安全和维持生活稳定方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医疗保障、财产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随着年龄增加和各种疾病的出现,失独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对生活和病痛照料的需求也愈加明显。根据王娟[11]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老人养老最担心的问题是和生存直接相关联的疾病医疗问题。有调查显示[12],失独父母中有50%患有慢性疾病,15%患有重大疾病。虽然各地已出台相关医疗保障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存在内容模糊、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失独老人的需求,并且目前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经济补偿方面,对于就医保障、医疗陪护等其他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13]。因此,失独老人的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

失去子女给失独老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几乎是毁灭性的。调查显示,失独父母会存在思念、自责、抑郁和过度哀伤等情绪反应,继而产生消极、错误的自我认知,将子女离世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出现自我贬低的思想,逃避社会,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14]。另外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失独老人预估很难适应越来越智能化的生活,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纠纷和各种保障制度很难解决和获取,这更加增加了他们对生活的无助感,这些都让失独老人心理上缺乏安全感。

3.3社交需求 社交需要也叫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朋友、妻子或者爱人、孩子以及在所处群体中恰当的位置,另一方面需要得到社会与团体的认可、接受以及与同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5]。有研究表明,老人们最快乐的事就是从子女那里获得关怀和敬重[16]。而对于失独老人来说,他们的家庭结构遭到破坏,不仅失去了与子女相处的天伦之乐,而且其离婚率也高于一般老年群体。同时,失独老人大多无法走出失去子女的悲伤情绪,常常抑郁、自闭、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人来往。为了避免触景伤情,部分失独老人选择离开曾经生活的环境或者断绝与周围人的来往而选择独居,有些人甚至排斥和害怕与人交往,如此更是阻碍了他们的社交。

3.4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许多失独老人会把子女的离世归咎于自己的过错,一直处在自责的状态中,加上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每况愈下,他们开始否定自己和人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也降低。

受社会上某些“不吉利”观念的影响,在有些场合人们不愿意与失独人群有交集,使得失独老人感到不被他人认可,甚至是被歧视。而自我评价的降低和不被社会尊重又加重失独老人的自卑感、虚弱感和无助感,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3.5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指最大程度发挥个人的能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这是基于前面四个需求产生的。失独老人本身就存在情感脆弱、心思敏感的问题,加上失去子女后老人们性格行为的改变也常常不被人理解,容易被社会区别对待。这些均可导致他们情绪低落,不愿参与社会活动,不和其他人交流,难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这种逃避社会的行为又会进一步恶化他们的其他需求。

四、需要层次理论下失独老人养老工作的对策

4.1针对生理需要的对策 解决失独老人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也是最迫切的问题。对于积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失独老人,国家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并根据地方的经济状况和实际物价水平,不断增加补贴标准。对失独老人宣传相应的补助政策,增加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取度。另外还要将扶助失独老人的责任明确化,实实在在地帮助失独老人解决生存困难,使失独老人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

4.2针对安全需求的对策

4.2.1社区开展健康教育 绝大多数失独老人缺乏对常见慢性病的护理知识及对健康生活的认知,所以社区应该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从饮食、休息、运动等多方面引导他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其正确评价自身身体状况,缓解他们对疾病的恐惧。

4.2.2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 政府应该完善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除了经济补助外,还要将陪护方面的问题也纳入其中。继续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政策,放宽扶助条件,让更多失独老人参保。另外,社区也应提供紧急救助、保健、医疗、定期上门体检的社区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失独老人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也能让失独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对其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2.3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慰藉失独老人心灵 对社会工作者进行相应的培训后,安排其定时到失独老人家中、养老院与失独老人聊天、谈心,建立良好关系,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痛苦,帮助他们走出绝望,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

4.3针对社交需求的对策 解决失独老人社交方面的需求主要是帮助失独老人融入社会,获得归属感。对于失独群体来说,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大,又有相同的遭遇,更能体会对方的伤痛,这些相同点使他们可以互相信任、相互倾诉、相互支持。所以,政府应积极帮助失独老人建立自组织,选择和培养专业人员协助管理,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并积极调动外部资源,确保这一组织的正常运行,积极引导失独老人自组织更多地走出去,避免“内卷化”和集体抗议活动的发生[17]。

社区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帮助失独老人重新融入社会,使其获得爱与归属的体验。对配偶在世的老人,唤起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激励,共渡难关的意识,重建家庭这一“归属地”。鼓励失独老人的亲戚、朋友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帮助失独老人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丰富社区文化,引导失独老人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去。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及志愿者关心失独老人这一群体,让他们感到被重视。通过媒体的宣传,弱化社会歧视与偏见。

4.4针对尊重需求的对策 可以通过助人的方法来提高失独老人对自我的认识。积极组织失独老人参加志愿者活动,例如打扫社区、到孤儿院做义工等。还可以让身体健康的失独老人去照顾身体不好的人,并记录其工时,等其生病时来换取他人的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失独老人的自我认知,发掘其潜能,还能帮助失独老人建立积极正面的形象,改变社会其他群体对失独老人的固有印象,获取他人的尊重。

4.5针对自我实现需求的对策 随着年龄的增大,失独老人的无用感也会上升。所以政府应以地区为单位,开展各式各样的学习班,如剪纸、太极、柔力球、广场舞等一些目前适合老人的活动,激发失独老人的潜能。可能的情况下,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所长来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一方面可以体现他们的价值,让其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大众群体对他们的偏見。

失独老人当前的主导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如经济状况、身体健康情况、心理状态等来制定不同的政策,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失独老人真正的养老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易富贤.大国空巢[M].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37-54.

[2].韩振燕,夏林,李跃.失独老人养老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9):2282-2286.

[3].程娟,牛原,刘芳.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失独老人的养老风险及其保障问题[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第38卷(7):1775-1777.

[4].刘祥敏,张先庚. 失独老人养老现状与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第36卷(13):3327-3328.

[5].王玉莲.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谈管理中的激励[J].经济师,2003(05):14-15.

[6].周斌.基于需要层次理论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中国商贸.2011(23):46-47.

[7].陈清清,黄丽萍.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白内障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3):3520-3522.

[8].孟秋红,代辉,王芳,杨凤.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文关怀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2):2759-2761.

[9].陈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30):79-81.

[10].熊亮,韩冰.近年来我国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回顾与反思[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01):57-60.

[11].王娟,李莉,林文娟,王枫,陈端颖,庄红平,况成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老年人口养老需要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06):130-132.

[12].蔺际俨. 我国失独家庭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江月,2012(21):120-121.

[13].赵仲杰,陈敏.失独老人就医困境及医疗保障政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30):148-151.

[14].何丽,唐信峰,朱志勇,王建平.殇痛:失独父母哀伤反应的质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792-798.

[15].蔡继红.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述评[J].理论界,2011(05):86-88.

[16].曹子建,胡晓萍,肖化戎,柳长翥,赖国毅.成都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和社会支持网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20-24.

[17].方曙光.心灵共同体与双重内卷化:我国失独老人自组织的建构研究[J].人口与社会,2018,34(03):90-100.

通讯作者:李金萍

猜你喜欢

养老
漫 画
养老生活
漫 画
新型养老模式需法律赋能
今天,我们如何养老
86.1%的受访青年担心父母的养老问题
嵌入式养老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居家养老应对“银发浪潮”